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红色铁幕

正文 第十章:主攻方向(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整齐而下的弹幕落掩护下,一辆辆T—64主战坦克和BMP—1履带式步兵战车咆哮着冲向一片混乱中的美军第21装甲骑兵师—第13装甲骑兵团,策应两翼的数辆“拉达尼瓦”吉普车卷起漫天的烟尘,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冲进美军的防御阵地里。车员操纵着车载7.62毫米KVZT—2型重枪杀气腾腾的向第13装甲骑兵团泼洒火辣辣的金属弹丸,各种炮弹呼啸而出,飞向被遭受火炮饱和式攻击的美军装甲集群里。</p>

    同时赶来的MI—24A“雌鹿”武装运输直升机群开始压低机头,机翼上挂载的ПУР-62‘趾骨’反坦克导弹冒着白烟呼啸而出,清理那些在火箭弹雨,大口径火炮下幸存下来的美军反装甲力量。直升机携带的UV-32-57型32管57毫米火箭发射巢对准目标就是一通乱揍,天空中布满了导弹残余的洁白色尾痕,就像是一抹抹白色画笔在昏暗的天空上拉出的曲美线条一样,缠绵不断。</p>

    和T—64坦克一样,‘雌鹿’作为装备苏军新型的武装直升机,在战争爆发后几乎连最后的实验性测试都没来得及进行,就大量生产列装部队。第一批‘雌鹿’共生产220架,分别装备给红旗第13集团军,近卫第20集团军和近卫第2坦克集团军这3支东德集群部队。</p>

    格列奇科有充分的信心相信这款新型直升机的性能—列装部队以后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早在1951年代,斯大林就召见了米里直升机设计局总设计师—米哈伊尔·列昂季耶维奇·米里。原因是苏联缺少相应的运输直升机,斯大林要求米里尽快的研制出一批适合苏军的运输直升机,以取得快速实现空降兵机降作战方式的目标。1951年到1953年,MI—4从研制到列装部队仅仅用了3年时间,这款突破了世界直升机7项性能的不朽之作在国际航展上赢得了众多专家们的一致好评。无论是在载重量还是速度上,MI—4都领先于同一时期的美国CH—47‘支奴干’中型运输直升机。</p>

    MI—24‘雌鹿’作为米哈伊尔·列昂季耶维奇·米里的收山之作,可以说是集历代米里设计局产品之精华所创。MI—1,MI—2,MI—4,MI—6各款直升机的优点与特性都在MI—24的身上体现出来,这也造就了苏军武装直升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技术上占有绝对的优势,直到美国在80年代列装了AH—64“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后,这个局面才改变。</p>

    这些号称‘坦克杀手’的MI—24A‘雌鹿’悠悠然在天空盘旋着,寻找着那些可疑目标。担任起苏军装甲部队推进的空中掩护力量。一辆辆喷吐着火舌,冲锋而来的BTR—40型4X4轮式装甲运输车,БТР-60ПБ型8X8轮式步兵战车突然停住了自己的脚步。开始放出第二波散兵线,成群的苏联红军从尾舱门跳板上冲了出来。</p>

    在装甲侦察车以及各战车观察员的坐标定位下,更多的炮弹越过冲击敌方集群的苏联装甲浪潮上空,像天外飞来的陨石一样砸落下来,大片大片的地区冒起冲天的火光,接连腾起的烟雾缓缓上升,爆炸声,火炮声,装甲铿锵声,士兵的呐喊声以及直升机的桨叶声完美的融入到了一起,成为葬送美军第6集团军的丧乐。</p>

    可以说当先前的‘冰雹’齐射过来将美军那些喷涂着蓝圆白五角星军徽的装甲战车点燃成熊熊燃烧的火焰时,位于美因河东岸的第13装甲骑兵团就已经彻底崩溃了。无数纷飞的无控火箭弹雨顷刻间将整个美因河岸化为火海。</p>

    美军士兵们都忘不了那一幕,数千万的大口径火箭弹从高空坠落下来。整个地面都在颤抖着,在密集打击下,美因河的河水像是被100摄氏度的高温所喷煮了一样,滚滚翻腾着。到处都在发生着爆炸,惨绝人寰的场面距离自己近在咫尺。或许那些已经退役了的老兵们应该感到幸运,因为在他们征战沙场的时候,苏联军队还是他们的朋友,那个时候也只有第三帝国的军队和蒙古日本人尝到过苏联‘喀秋莎’的滋味。而现在,这些新生代的美国军人真真实实的体会到了这种苏联计划经济高超工业技术下的诞生出来的尖锐武器,其可怕性和破坏性是无法用言语表达清楚的。</p>

    然而悲剧才刚刚开始,对于第13装甲骑兵团来说更大的浩劫接踵而来。远近火力的紧密搭配,空地一体化的作战方式和集团军装甲部队的冲击战术让美军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狂妄自大的美军总是以他们精确的火力打击和快速的空地一体化作战技术而骄傲,这些建立在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基础国家身上的骄傲在苏联军队的面前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卑微,可笑。</p>

    “不惜一切代价,必须守住东岸,否则一切都将完蛋!”掏出手枪的第13装甲骑兵团团长,托菲斯上校写歇尽全力怒吼着,他那挥舞的配枪把唯唯诺诺不敢抬头的军官吓得面无血色。</p>

    装甲战车依然滚滚向前,稀疏的反装甲力量只是断断续续的出现在美军阵地上,这些钢铁巨兽们似乎想要将饱受战火摧残的东岸彻底碾压成一片人间炼狱,遮天蔽日的柴油尾烟缭绕成一团,随着空气慢慢升上天空。</p>

    “同志们,冲啊!”随着营长的一声命令,全副武装的苏俊士兵们抬起AK—47冲锋枪,大胆的放开脚步奋勇前进。</p>

    120毫米榴弹炮炮弹划过天际,—轰—的一声,伴随着四起的浓烟炸开来。数十架‘雌鹿’武装运输直升机从高空中盘旋下来,12.7毫米四联管‘加特林’重枪火力全开。在这些凶狠的武装直升机重枪面前,数名美军士兵的身体被毒辣的火链撕割开来,道道血花飞舞在空中。</p>

    压上来的БТР-60ПБ型8X8轮式步兵战车转动着73毫米线膛炮炮塔,对所有出现美军的散兵坑,战壕,单兵掩体,环形工事统统轰炸一遍,BTR—40轮式装甲运输车不断的向美军泼洒子弹。</p>

    “开火!”位于战车后面部位的反坦克导弹单轨发射架同时将这些破坏力超强的高爆榴弹投掷出去,四处乱飞的钢铁残片和重枪弹,机炮弹互相交织在一起,苏军凶悍的火力疯狂收割着这些已经丧失绝大部分装甲机动力量的美军装甲骑兵师士兵的生命。</p>

    “简直就是一群顽固分子,开足马力,压过去!”透过观察窗口看着那些仍然坚守在自己岗位上的美军士兵,坐在副驾驶座上的米歇尔非但没有丝毫的敬畏之情,反而开始在嘲笑那些整天蹲办公室的北约头头们,难以想象他们的战略眼光是有多低级。如果把那群头头放在整个苏军进攻锋线上,他们能守住一秒钟吗?“让他们尝尝苏维埃铁锤的厉害,开过去!碾碎他们。”</p>

    在米歇尔嘶哑的叫嚣声中,驾驶员伊万推开前进挡,一口气把油门踩到底。整辆T—64A主战坦克翻过崎岖不平的弹坑,稳稳的压到美军防御地段上。那些原本负伤的士兵惊恐的往前爬行。但是太晚了,滚动着的钢铁履带马上就追上他们,将整个血肉之躯死死的碾压在坦克下面,在地上留下两条深红色的印记。</p>

    美国人再也忍受不住了,不管他们的指挥官怎么去吆喝他们,都显得徒劳无功。成排的美军士兵丢掉手中的武器,跳出散兵坑向后面的美因河逃去。在发现自己面临着被击溃,甚至包围歼灭的命运时,一直讲究实用利益的美国人已经把军人的荣誉,忠诚以及自己的誓言抛在脑袋后面。现在他们唯一的目标就是逃命,逃离东岸,逃离被苏联人收割的命运。</p>

    不管那条河流有多冰冷,流窜的美国溃兵毫不犹豫的就跳下去了,拼命的向河对岸游过去。让军官们头疼的大溃败现在终于发生了,从各个部队溃退下来的士兵已经无法有效地组织起来进行反攻。军官们成了摆设,手中的佩枪即便向几个绝望逃命的士兵开了几枪也无法挽回败局。</p>

    眼睁睁的看着苏联装甲军队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想自己涌过来,甚至不少基层军官也加入到了大溃退的队伍中去。在美国人眼里,似乎只有自己国家才实行了真正的民主制度,只有自己国家的人民才是最开智的。而那些苏联人,在他们眼里永远都是愚昧,野蛮的一群。他们的国家似乎只有大清洗,政治运动,叛乱,集中营。如果被他们俘虏,那么自己要么徒步走到西伯利亚的劳改营去,要么就地折磨致死。</p>

    苏联红军并没有费多大的力气就占领东岸了,在河岸边看着那些拼命往对岸游的溃兵,部分士兵还将手里的AK—47冲锋枪举起来向他们扫射,子弹并没有击中一个美国人,而是嗖嗖的从他们的头顶上飞掠过去,不少胆小的美国人被这样的做法吓到了,接连灌了几口河水到肚子里,呛得只咳嗽。</p>

    “快回去吧!回去找你们的自由妈妈,但愿她没有背叛你和你的爸爸在外面找野男人。”不知是谁说了这句话,引的所有人都哈哈大笑起来。</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