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明朝时代——别样视角正论明朝三百年大历史

正文 第22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7-0620:12:37

    当时间进入崇祯朝,所有的不确定因素都大大加速了,东南经济的萧条,大批手工工场的倒闭,还有从北到南的旱灾、饥荒,满洲人的数次入侵,农民运动的此起彼伏。上个朝代的奢安之乱仍在继续,一直到崇祯十年才渐渐结束;而民变和满洲人的入侵却贯穿了整个崇祯十七年间,所以王朝陷入的是三面作战,而且东南沿海的手工业者暴动也在酝酿之中。

    面对破产的财政和凋敝的民生,古德莱彻编纂的《明人传记词典》中说道:

    “1644年初,军饷欠款已经达数百万两,而从南方来的税款只有几万两。国家的粮仓现在实际上空了。没有足够的大米充军粮,户部就买杂粮凑数。当北京被围时,驻军已有五个月没有发饷。执行任务的军队没有炊事用具。每个士兵领到100枚铜钱,由他们自己买吃的。士气和纪律涣散到这种地步,一个将军报告说:‘你鞭打一个士兵,他站起来;但与此同时,另一个又躺下了。’王朝快完了,这是不令人惊奇的;令人惊奇的倒是,它竟然直到那时还没有完。”

    无论崇祯对农民军采取何种政策都是没有作用的,现在讨论这些已经毫无意义,在17世纪上半期那场巨大的气候冰河期打击下,北半球从西向东没有多少国度能够抵挡的住,明王朝也绝不例外。

    我们这里要说的是皇帝的那种僵硬政策最终是毫无悬念的葬送了帝国。虽然他也想跟满洲人议和,但他希望能由内阁大臣堂而皇之的提出来,而且他还要推辞,甚至斥责,然后内阁大臣再以死谏之,他再勉为其难,但很显然没有人愿意这样做,因为前宋议和、割地的阴影始终笼罩在整个大明王朝。当他授意杨嗣昌跟满洲议和的时候,黄道周跳出来谩骂,当崇祯让他解决当前问题的时候,黄道周又提不出任何有效的应对措施,皇帝最反感这样唱高调的官员。当皇帝二次让陈新甲跟满洲人议和的时候,议和的事情不幸走漏了风声,当面对全天下指责的时候,皇帝再也不敢提议和的事情。

    在农民军正向京城挺进的初期,皇帝就想南迁到南京去,但他又不好意思提出,他希望内阁阁臣提出来,他再拒绝,然后再接受。可是没有人愿意提出此议,因为前宋南迁的阴影还在,人们仍然记得正统年间徐有贞因为提出南迁之议被天下的官僚骂个狗血淋头,从此人们知道,大明王朝死也要死在北京。朱由检此举的确不负责任,虽然博得个“君王死社稷”的美名,但是却使得南方的政权失去了正统,也使得南明王朝成一盘散沙之势,被清军各个击破。

    帝国在撤宁远卫,命吴三桂带兵进关的事情上仍然执行僵化的政策。到了李自成的部队快到北京的时候,帝国还在为这件事情吵闹不休,从皇帝到大臣没有任何人愿意承担撤兵弃地的责任,当王朝都快灭亡了,人们还在为关外一个毫无意义的孤城喋喋不休。这个帝国所背的包袱太沉重了,这绝不是崇祯一个人的责任,所有僵化的政策在大明王朝建立初期就已经确定了,推而广之,它在“靖康之变”的时候就已经确立了,继续推而广之,它在“安史之乱”的时候就已经确立了。崇祯并不明白这一点,在帝国将亡的时候,他发出怒吼:“诸臣皆误朕。”

    矫枉不能过正,如果矫枉过正,那么在日后的岁月中还要继续矫枉。在明王朝御宇的277年里,虽然说不和亲、不赔款、不议和、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赢得一个刚硬的形象,但现在看来这背后也透着深深的无奈。

    崇祯一朝的十七年,崇祯一直在自相矛盾中徘徊,他时而看起来意志决绝,时而看起来又犹豫踌躇;他时而看起来信心满怀,时而看起来又如影随行;他时而看起来充满温情,时而看起来又残酷冷淡。宽容与猜忌、热情与阴冷、高傲与自卑、自信与虚伪、理性与偏执、谨慎与冲动同时在这个皇帝身上体现,既折磨了自身,又折磨了帝国。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