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1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1-1207:33:55

    第17章:虎出柙:董卓完败袁绍

    但是回到当时的情况来看,何进袁绍小团伙让董卓勒兵近京,提醒,这里我用的是“近”,而不是“进”,大概有两重考虑:

    1,董卓一直距离洛阳很近。

    2,何进和袁绍的叔父袁隗都是辅政大臣,可能他们觉得一个董卓没有什么可怕。

    而对于董卓来说,他从靠近京师,到真正进京作乱,其实不是别人让他去的,而是他自己跑去的,他先做成了既成事实,当他距离京师很近时,何进和袁绍一想到外朝大将就跑不了他董卓。

    可以说,何进一死,宫中一乱,再加上火起,就注定了董卓会提兵进京。

    换句话说,如果何进不死,二袁不在宫中放火杀人,董卓还不敢提兵进京,董卓作乱这一出戏还不一定能上演,但是种种元素夹杂在一起,董卓进京就成为了现实。

    这只能说袁绍和袁术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前程,也可以说是二袁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上面的我的论述可以从史书上找到以下三处证据:

    1,《后汉书-灵帝纪》记载:

    中平五年,征卓为少府,敕以营吏士属左将军皇甫嵩,诣行在所。卓上言:“凉州扰乱,鲸鲵未灭,此臣奋发暛命之秋。吏士踊跃,恋恩念报,各遮臣车,辞声恳恻,未得即路也。辄且行前将军事,尽心慰恤,暛力行陈。”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董卓两违诏命的第一次。

    早在公元188年,灵帝就下令让董卓入京当九卿之一的少府,将军权交给当时的左将军皇甫嵩,但是董卓抗旨没有遵行,理由无非是将士阻拦他的车驾不让他入京云云。

    那个少府也是一个很大的官,从秦始皇时就设立了,是三公九卿中的九卿之一,距离三公之位只差一步。

    但是更值一提的是,在同一年,董卓因军功被封为前将军。这个时候的左将军是皇甫嵩,而前文我们也提到,后来董卓入京曾封袁术为后将军,想招揽袁术为已有。

    这样看来,当时的董卓的军衔比皇甫嵩还高,竟然做到了四方将军之首,已经是除了何进的大将军之下的帝国第二军人了。

    有了这样的实职,他自然不肯去当九卿之一的少府。而且对董卓这种军阀而言,军队才是他的一切。

    2,《后汉书-灵帝纪》记载:

    (中平)六年,以卓为并州牧,又敕以吏兵属皇甫嵩。卓复上言:“臣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弥久,恋臣畜养之恩,乐为国家奋一旦之命,乞将之州,效力边陲。”卓再违诏敕,(于是驻兵河东,以观时变。笔者注:后面这两句出自《后汉书-董卓传》)会为何进所召。

    这是董卓第二次违抗圣旨,理由还是老一套,不过这次他没有拒绝当并州牧,而是要求带着他的兵马一道上任,不过这个也有可能只是缓兵之计,因为史书说他“驻兵河东,以观时变”。

    这时有什么时变呢?无非就是灵帝快死了。可见董卓此时,已经对入朝插手朝政有了预谋,一旦有机会,就会动手。

    而机会是主动送上门来的,因为他紧接着就接到何进的召书。

    对于董卓来说,他一直呆在京师附近是有目的的,但是对于他这样的投机分子来说,如果何进不死,他的算盘也很难得逞。

    我上文所说的第3处证据如下:

    3,《后汉书-董卓列传》记载:

    卓未至而何进败,虎贲中郎将袁术乃烧南宫,欲讨宦官,而中常侍段珪等劫少帝及陈留王夜走小平津。卓远见火起,引兵急进,未明到城西,闻少帝在北芒,因往奉迎。

    这里写的明明白白,董卓是在城外看到宫中火起,才带兵过来凑热闹的,而这个时候少帝和陈留王已经被段珪带着逃到小平津去了。天还没亮的时候董卓来到洛阳城西,听说少帝在北芒,于是就勒兵去奉迎天子。

    董卓大兵很顺利地找到了少帝和陈留王,然后从这一刻起,他就挟天子以令百官,成为了曹操的先驱,而从这一刻开始,也注定了袁绍和袁术兄弟在京师的算盘注定要失败。

    因为董卓的身份太特殊,一句话,他是军阀,在他进京,将少帝和陈留王掳在身边的那一刻,他就已经将汉朝政府转换成了军政府,汉朝朝廷的性质已经从根本上变化了。

    所以董卓一进京,袁绍集团名义上的最高领袖太傅袁隗,当朝唯一的辅政大臣,就失去了左右皇帝的机会。

    要对抗军政府,就必须有兵权,那我们再来看二袁的兵权,袁绍当时官居司隶校尉,而袁术还差点,前文提过官居折冲校尉,他们的官虽然和曹操比是大多了,可是要和董卓入京之前的前将军相比,那还差了不知几个档次。

    一句话,袁绍、袁术兄弟在何进死后,大肆诛杀宦官,连皇帝也不放在眼中,可是他们还是吃了莽撞和狂妄的大亏,倘若当时他们在何进死之后,能和宦官和何太后谈判,或者至少不要在京城中弄出这么大动静,最少也不要放火烧宫门,那董卓看不到火光,至少不会勒兵入京,只要他二袁能将皇帝和何太后控制在手里,那这天下还是属于他们袁家。

    但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董卓入京之后,再次将自己加官进爵,从官位上将袁绍袁术甚至袁隗远远甩在了身后。

    《三国志-董卓传》记载:

    于是以久不雨,策免司空刘弘而卓代之,俄迁太尉,假节钺虎贲。遂废帝为弘农王。寻又杀王及何太后。立灵帝少子陈留王,是为献帝。卓迁相国,封郿侯,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又封卓母为池阳君,置家令、丞。

    这起来董卓也真是神人,因为天不下雨就能免了当朝司空刘弘的官位,并且自己拿来,这在程序上便为自己加了三公之衔,然后又再升一步,成为三公中的太尉,还“假节钺虎贲”。

    然后董卓还作了一个大动作,即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不久就把把刘辩和何太后一起杀了,把陈留王刘协立为汉献帝,然后董卓又升迁为相国,封郿侯,赞拜不名,剑履上殿,达到了他人生之中的最辉煌的顶点。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