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1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1-1113:36:09

    问题1: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到底怎样?

    问题2:曹操究竟会不会打仗,如果会,为什么赤壁之战输给了周瑜,汉中之战输给了刘备?

    问题3:郭嘉、法正、司马懿甚至魏延真的比诸葛亮牛吗?

    有时候,看得越多,反而觉得一个历史人物越陌生。

    很多人因为崇拜三国的某个人物而迷上这段历史,然后无限制地崇拜和粉饰,同时对这个人的敌人极尽污蔑之能事。

    如此说来,我们崇拜某个历史人物,便如单恋一般,喜欢的其实是自己的梦。

    本书的目的便是戳破这个千古大梦。

    因为,三国,真的伤不起!

    ===========本贴的简介,本来应该在开头发的,现在补上。

    2011-11-1121:55:12

    我知道我的态度很狂,但是我认为我尚能自圆其说,我写这个贴子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三国人物正名,所以有不同意见的请畅所欲言,而且指出具体问题,方便讨论。

    谢谢!

    2011-11-1207:32:22

    第16章:仨魔鬼:自有恶人磨恶人

    我们经常说一句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按说袁绍机关算尽,在他诈传何进命令收捕各地宦官宗族,将宦官逼上绝路之后,终于直接导致何进被宦官杀死,然后何进刚死,他便和他的弟弟以为何进报仇的名义勒兵进攻皇宫。

    《三国志-袁绍传传》载袁术放火烧“南宫嘉德殿青琐门,欲以迫出珪等。”这里的珪就是段珪,矫诏杀何进的十常侍的首领。

    段珪等太监当然不出来,现在出来那就是个死,于是劫持着少帝刘辩及帝弟陈留王刘协逃到小平津去了。

    袁术有大动作,袁绍也不是吃素的。

    他斩杀了宦官让皇帝封的司隶校尉许相,“遂勒兵捕诸阉人,无少长皆杀之。或有无须而误死者,宦者或有行善自守而犹见及。其滥如此。死者二千余人。”

    这就是上文提到过的二袁尽诛宦官,竟然杀死了两千多人,我想那一天的洛阳皇宫里,用血流成河尸山血海来形容也绝不为过。

    二袁率兵“急追珪等,珪等悉赴河死。”到这里,段珪侥幸逃跑的宦官也投河自杀了,可见当时情景惨烈到何种地步。

    这段记载很多人看过,《三国演义》里也基本按照史实来叙述的。

    但是在这里我想提一个问题:几乎在所有史书的记载里,都认为袁绍、袁术率兵进攻皇宫、诛杀宦官的举措是正义的,一是为何进报仇,二是诛杀罪恶的死太监,但这种说法真的站得住脚吗?!

    在我看来,二袁的行为,其实比后来的董卓也好不了多少,一句话,在这次流血政变之中,他们就算不是罪恶,也绝对谈不上正义。

    首先,二袁的行为谈不上为何进报仇,因为之前袁绍就明目张胆地威胁过何进,如果不是袁绍,何进基本不会死;第二,他诛杀的太监,可以说,大部分并不是十恶不赦的,因为从当时他们的表现来看,他们的性质已经改变了,已经投降了何太后和何进,只要何太后和何进的施政纲领不错,太监们就不会作恶。

    而且更值得注意的是二袁的行为:袁术火烧宫门;袁绍率兵血洗宦官。

    火烧宫门,那宫里面,可是有着何太后和皇帝和陈留王啊!

    不管在哪朝哪代,即使是叛乱,敢火烧宫门的有几个?!

    基本上可以叛定,在此时的二袁眼里,不仅何进是可以牺牲的棋子,就连皇帝和何太后,也不在话下,所以他们才能在何进死后提兵攻打皇宫,肆意妄为无所不作。

    理解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理解后来为什么袁术敢以率先称帝,而袁绍不愿意迎接汉献帝了。

    说句难听的话,在N年前,他们就敢火烧皇宫,皇帝算哪棵葱?!

    但是恶人自有恶人磨。

    在袁绍兄弟逼死何进、屠杀宦官,清洗了所有宦官、尽掌天下大权的时候,一个也不算意外的人出现了,将袁绍的算盘全部打乱了。

    如果说何进之死是打开了盛着魔鬼的瓶塞,那么放出了的第一个魔鬼就是袁绍,第二个可以算是袁术,但是第三个魔鬼,虽然晚出来半步,功力却远胜当时的二袁兄弟。

    这个魔鬼的名字叫董卓。

    说起来董卓的入京还要感谢袁绍,因为就是袁绍向何进建议召集四方猛将来威胁太后,上文说过,这四方猛将里除了袁绍的两个小弟王匡和桥瑁,还有一个就是董卓。

    先前我一直在想一件事,何进和袁绍是怎么想到要召董卓入京的?

    不管是何进还是袁绍,只要有一点点脑子,就不可能召董卓入京。

    原因不是别的,是因为董卓姓董。

    在这里,虽然我很不愿意将话题扯得太远,却又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人:董太后。下面上一段这个人的简短介绍:

    董太后,河间人。汉灵帝生母。灵帝即位,尊号孝仁皇后。窦太后死后,参与朝政,卖官求货,任用外戚。灵帝驾崩后,身为太皇太后的她与何太后争权失败,忧病而死。

    值得一提的是,董太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特殊的皇太后,因为她的丈夫不是皇帝而是一位藩王、三等侯爵(亭侯)刘苌。这个是因为她的儿子汉灵帝不是桓帝的儿子,而是由当时的窦太后和城门校尉窦武(窦太后之父)拥立为帝的。

    这个窦武也很有名,在后汉书里和何进在一个列传里面,曾经和当时的名士陈蕃、李膺关系密切,后被大宦官曹节矫诏诛杀。

    更值得一提的是,曹操的曾祖父,即后来的大太监曹腾的爸爸,也叫曹节。

    但是这两个曹节不是同一个人。杀窦武的那个权倾朝野的大宦官曹节字汉丰,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而曹操的曾祖父曹节字元伟,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虽然此曹节非彼曹节,但是我们合理地推测一下,后来曹腾在宫中能迅速成长为新一代宦官的领袖,应该与那个与他父亲同名同姓的大太监曹节也不无关系。在古代官场,同姓、几乡都是可以拉关系的重要因素,当然,这只是我个人小小的一个推测。

    回到正题,这董太后之所以要提,是因为她引发了董卓的一个重要行为: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这董太后身为灵帝的生母,还有另外一重身份:当时陈留王刘协,就是她养大的。

    现在证据链就清晰了,汉灵帝死前,没有指定太子,死后必然引发皇位之争,何进当然要立他妹妹的儿子刘辩,而董太后和蹇硕,一个是刘协的监护人,一个是灵帝托孤的,自然支持刘协称帝。

    前文我们已经说了,蹇硕失败身死,而董太后据说是忧愤而亡,三国演义中说她被何氏鸩杀赐死。

    不管怎么说,这董太后也算是死在何进和袁绍手上。

    现在问题就来了,何进和袁绍逼死了董太后,他们的脑子烧坏了吗,还敢召一个姓董的董卓进京?!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