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14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1-1013:41:45

    第13章黄雀在后:何进被袁绍包围

    这个矛盾,说起来那也是千古矛盾,即立储之争。

    《后汉书-何进列传》记载“六年,帝疾笃,属协于蹇硕。”

    上文我们提到,汉灵帝因为喜欢王贵人所生的刘协,可是碍于刘辩舅舅何进的权势一直没有立太子。现在他在病危快挂的时候把刘协托付给蹇硕,那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就是希望蹇硕能辅佐刘协即皇帝位。

    历来皇帝驾崩,只听说召顾命大臣的,没有听说把皇帝托付给太监的,至于灵帝到底是真的信任宦官还是被蹇硕胁迫作出这样的安排,那也只有天知地知他二人知道了。

    但是从这个安排可以看出,在东汉时期,宦官专权达到了何种惊人的程度,已经达到了可以参与废立皇帝了。

    其实说起太监,在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应该是明朝的魏忠贤,他比较另类,自封了九千岁,而且和东厂、东林党搅在一起,又因为年代比较近,所以名气最大。

    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在历史上,有三个朝代的宦官专权比较有名,即东汉、唐代和明代。

    在考察这三个年代的宦官作为之后,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在这三个朝代之中,宦官专权最厉害的不是明朝,也不是东汉,而是唐朝。

    在东汉时,大宦官如曹操养祖父曹腾和这个蹇硕都插手了拥立皇帝之事,但还没有达到杀掉或者废掉皇帝;而在明朝的时代,不管是王振、刘瑾,还是魏忠贤,都还没有达到参与皇帝废立的地步,而唐朝说来就有些恐怖了。

    我们先来看一份清单:

    唐宪宗被宦官陈弘志所弑。

    唐穆宗为宦官王守澄所立,服长生药死。

    唐敬宗被宦官刘克明所弑。

    唐文宗宦官王守澄立文宗为帝。后文宗欲假手朝臣杀宦,事败,仇士良等宦官大杀朝臣,史称「甘露之变」。

    唐武宗为宦官仇士良所立。

    唐宣宗为宦官马元贽所立。

    唐懿宗为宦官王宗实所立,死后宦官另立十二岁的僖宗为帝。

    唐僖宗政事全由宦官田令孜控制,僖宗呼之为「阿父」。

    唐昭宗为宦官杨复恭所立,后被宦官刘季述幽禁。

    在唐朝,六个皇帝是宦官所立,两个皇帝被宦官所杀,可见宦官最得势的朝代其实是唐朝。

    这些都是题外话,我们再回到蹇硕和何进的问题。

    汉灵帝既然遗命让蹇硕拥立刘协,但是他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铲除另一个皇子刘辩和刘辩的舅舅何进,而这个时候,何进当大将军都已经六年了,可谓位高权重,连汉灵帝都畏之三分,那么蹇硕能达到他的目的吗?

    我们一都说,宦官的权力是依附于皇帝的,现在他的主子汉灵帝都已经死了,蹇硕的权力其实已经大大削弱。他知道,想挖倒当朝大将军何进,明着来那是不可能的,于是他策划了一次暗杀。

    这次暗杀无外乎就是在皇宫内埋伏,等何进进宫的时候,趁其无意,一刀杀了一了百了。

    有心算无心,一般都能成功。其实这次暗杀也是何近距离死亡很近的一次。

    但是何进躲过去了,是因为一个人的帮忙,这个人说起来还是蹇硕的手下司马,名字叫潘隐,这个人和何进是故交,在何进入宫的时候迎上去给他使眼色,于是何进惊悟,抄近路回了自己的军营,然后称病不入宫。

    就这样,何进侥幸躲过了一次暗杀,然后拥立刘辩即位,就是后来的少帝。然后何进和袁隗共同辅政,何进赢得了重大胜利,但是这次赢的有点侥幸。从这一次事件来看,何进的确对宦官的防备之心不足,但也从侧面可以看出他比较轻信于人,这大概就是后汉书所说的谋略不足吧,但是自古以来死于暗杀的人很多,包括张作霖、林肯等等,这也不能说明何进就是一无是处。

    蹇硕既然已经出招了,此时得了先手的何进自然也不会放过他,何进此时做了一个自作聪明的错误:他去挖了蹇硕的墙角,即策反了蹇硕手下的两个人。

    不用说,这两个人就是袁绍和袁术,都因为手下有一大帮的江湖好汉而被何进重用,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袁绍是西园八校尉的第二把手,而西园八校尉便是蹇硕的军队。

    可以这样说,把袁绍挖来,何进就在蹇硕的军队中插进了一枚钉子,在这个时候看,也算是颇为聪明的举措。

    除了二袁,何进这个时候还招揽了几个鼎鼎大名的谋士,即逢纪、何颙、荀攸等,与同腹心。

    这三个谋士,我一提起来就叹了口气,为什么呢?

    因为在何进在蹇硕的阵营里插了一颗钉子的时候,袁绍已经不知道在何进的阵营里插了几根钉子了。

    简单说一下这三个人吧,第一个人逢纪是官渡之中的名人,以后再细说,只说他的一个事例,在董卓当势,袁绍逃归冀州时,逢纪跟着袁绍跑了,可以说是袁绍的铁杆小弟。

    第二个人何颙,很多人不太熟悉,但是这个人是当年的名人,那么有多有名呢?

    作个比方,相当于现在我们提鲁迅和李敖吧,那是只要一提,无论是谁都知道的,因为这位老兄曾经是陈蕃和李膺的好朋友,而后面陈蕃和李膺是东汉著名的“党锢之祸”的主角。

    简单说,就是何颙这样的人,不论到哪里都会有人争抢。

    而这个人也是袁绍的绝对的小弟。因为当年还有一个人也想抢到这个名人。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袁绍的好弟弟袁术。

    这里有两则佐证:

    其一,《汉纪》曰:颙既奇太祖而知荀彧,袁绍慕之,与为奔走之友。是时天下士大夫多遇党难,颙常岁再三私入洛阳,从绍计议,为诸穷窘之士解释患祸。而袁术亦豪侠,与绍争名。颙未常造术,术深恨之。

    这里就是说袁术也是江湖大哥,和他哥袁绍争名夺利,而何颙投奔袁绍而没有投奔袁术,让袁术非常忌恨。

    这个原因也很简单,像何颙这样的大佬级名士,只要加到哪一方,就对哪一方的名声大有好处,袁术抢不到,自然心里不好过。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