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1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1-1010:04:27

    先发到这里,希望喜欢的朋友顶起来,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个贴子啊。

    小生不才,志在匡正世人对三国人物的片面看法。

    希望大家帮助我实现这个愿望。

    2011-11-1013:40:43

    第12章:敌友不分:何进的灭亡之路

    如果让我替何进说句话的话,那真叫“不是我何进无能,而是袁绍太狡猾啊!”

    按我的推测,何进之所以会上袁绍的当,大概有两个原因。

    第一,他一直以来的路走得太顺了,所以正值春风得意的他没把袁绍兄弟甚至另一个辅政大臣袁隗放在眼里。他本身是何皇后的哥哥,在公元184年,也就是黄巾起义那一年,以皇亲国舅的身份被封为大将军,成为汉帝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

    说起这大将军的官位,要提到汉朝的官制。基本上在古代,都有以文制武一说,即朝廷之上最大的官是丞相,后来又称宰相,由此也引发了皇权和相权之争,后来丞相之位被朱元璋废掉,便再也没有丞相了。

    以文制武在明朝非常有名,所以明末抗金名将在斩杀毛文龙时所列的十二大罪第一条便是“祖制,大将在外,必命文臣监。尔**一方,军马钱粮不受核,一当斩。”

    可见在很多朝代,身为武官总觉得自己比文官矮一截,抬不起头来,而且很多人批评岳飞,也就直接来一句“岳飞就是个粗人”,说岳飞是军中升起来的官,不是科举上来的,事实上岳飞的文采相当不错,那首《满江红》在宋词之中也算名词了。

    不过汉朝官制有些奇怪,是少数暂且说是“以武制文”的朝代。

    这大将军一职,最开始是授给韩信的,即所谓的“登坛拜将”,韩信死后即不设。武帝时,才因卫青而复置大将军,作为将军的最高称谓,位在三公上。又改太尉为大司马,并成为虚衔,作为大将军、骠骑将军的加号,如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霍去病为大司马骠骑将军。汉武帝死时,遗命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辅政,开外戚以大将军身份干预朝政先例。

    东汉时大将军原位在三公下,到汉和帝时窦宪出任大将军,由於权势太大,朝廷震动,联合奏请以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汉官仪》载:“汉兴,置大将军,位丞相上。”

    这大将军的官位还在三公之上,可见何进此时的权势是如何如日中天了。

    而且何进不仅摧毁了黄巾起义在洛阳的阴谋,还迫使黄巾起义提前爆发,为朝廷的镇压提供良机,另外,在灵帝死后,在立储的斗争中又完败蹇硕拥立的刘协,成功将少帝刘辩扶上帝位。可以说朝野内外,已经再没有人是他的对手了。即使是在对宦官的斗争中,他也已经完全占据主动,可谓手握生杀予夺的大权。

    不仅如此,他的弟弟何苗也是车骑将军,手握兵马大权,更让他没有顾虑。

    人在得意时是非常容易头脑发热的,所以我认为何进的失败原因是因成功而导致的骄傲。

    何进上当的第二个原因,我认为是他没有将敌人与朋友分清楚,这才是他迅速失败,身死人手的根本原因。

    何进一直视宦官为自己的头号大敌。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宦官的确是。

    在灵帝统治时期,虽然何进贵为大将军,但是灵帝时设立的“西园八校尉”,首领却是大宦官,十常侍之一的蹇硕,所以有的说法是西园八校尉的设立,就是为了分何进的兵权。

    《后汉书-何进列传》记载“帝以蹇硕壮健而有武略,特亲任之,以为元帅,督司隶校尉以下,虽大将军亦领属焉。”

    到这里,可以明白地看出,灵帝对蹇硕是何等信任,不仅让他当西元八校尉的元帅,可以指挥司隶校尉以下所有兵马,就连大将军也要听从蹇硕的调遣。

    而这时的大将军是谁呢?就是何进。

    让三公之上的大将军听一个大太监的调遣,何进不可能高兴,而且涉及到兵权的问题,何进不可能卧塌之侧还容他人酣睡,正因为如此,何进一直视蹇硕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拔之而后快。

    何进想除蹇硕,蹇硕自然也不是吃素的,有皇帝撑腰,他便在灵帝耳边出了个主意:即让灵帝派遣何进率军出京讨伐叛乱的边章、韩遂。

    这个主意很简单,是想把何进排挤出洛阳的政治中心,然后再想办法把他除掉。这里面提到的边章、韩遂大家也都不陌生,是西凉军阀,和另一位英雄马超有很大联系,以后再说。

    宦官的可怕就在于距离皇帝太近,什么馊主意皇帝爱听,所以灵帝一接到蹇硕的建议就同意了,“赐(何进)兵车百乘,虎贲斧钺。”让他去讨伐边章、韩遂。

    但是何进也不是白痴,他耍了个花招,“乃上遣袁绍东击徐、兖二州兵,须绍还,即戎事,以稽行期。”大意就是派遣袁绍去攻击徐、兖二州兵,要等袁绍回来,才能准备征伐,用这样的借口来拖延时间。

    后来这件事当然也就不了了之。但是这一段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那就是何进对袁绍的高度信任,连推托圣旨都把袁绍推出去当挡箭牌,可见何进与袁绍已经好到就差只穿一条裤子了。

    事实上灵帝也不是傻瓜,对于久握权柄的何进,灵帝也是有所忌讳的,而且在立皇太子的事情上,灵帝与何进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后汉书-何进列传》记载“初,何皇后生皇子辩,王贵人生皇子协。群臣请立太子,帝以辩轻佻无威仪,不可为人主,然皇后有宠,且进又居重权,故久不决。”

    这句话有点耸人听闻。即灵帝认为刘辩轻佻没有威信,不能当皇帝,但苦于皇后的面子,而且刘辩的舅舅何进权利太重,竟然不敢立他喜欢的皇子刘协,所以立太子这件事也迟迟决定不了。

    从这段记载来看,何进真的是有点权高震主了。联系灵帝与何进的矛盾,在上面提到的灵帝在设立西园八校尉时让何进受蹇硕节制就情有可原了。

    而灵帝在死之前,一个举措将何进与蹇硕的矛盾推到了顶点。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