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3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2-1211:01:22

    10

    三月底的一天下午,那少年急匆匆地从山下冲到山上。他跑到李泌的住处,拼命地敲门。

    他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他的心情十分激动,着急不已,满脸绯红。

    听到急促的敲门声,李泌急忙打开了自己的房门。

    少年急急地喊道:“先生,大事不好了!你预料的祸事已经发生了!”他的眼里挂满了泪水。

    “公子,事情既已发生,请不要着急!你先喝口水,慢慢细说。”李泌这时反倒平静坦然起来,他不慌不忙,递上一杯香浓的茶水。

    少年一饮而尽,没有了平时的温文尔雅的举止。

    “先生,你预料中的祸事果然发生了。现在人心惶惶,百姓仓皇逃命。朝廷大军已经彻底溃败,史思明大军正向洛阳挺进,朝廷正在商讨迁都事宜!”

    “事情到底怎样啦?你细细道来。事已至此,着急无益!”李泌仍很镇定。

    11

    “先生,事情是这样的。郭李等九节度使围攻叛贼的老巢邺城,这件事已经天下皆知。事情正因此事而起。”公子喘了喘气,喝了一口茶水,然后说道,“那时,朝廷大军用营垒两层,壕沟三道,把邺城围得水泄不通。人人都以为胜利近在咫尺。

    官军堵截漳水,使之倒灌入城。城里井水,泉水,都溢出井口,流进房屋。叛贼大军及居民百姓都只好搭起木架居住。叛贼士气低落,濒临绝境。

    从去年冬季到今年春季,燕贼安庆绪竭尽全力,防守待援,一心等待叛贼史思明的救兵。城中叛贼军民,靠此希望活命。

    那时,燕军城中粮食吃完,弹尽粮绝,人人自危。燕贼安庆绪唯有依靠严刑峻法,威胁欺骗,维系叛军的人心。

    叛军没有了粮食,只得掘吃老鼠。一只老鼠就价值四千余钱。平时,用泥土掺杂谷皮筑城,如今却用水冲洗,淘取其中的谷皮来维持生命。他们甚至从马粪中淘取植物纤维,用来喂马,叛贼的窘困如此。

    如果朝廷的举措得当,胜利就会指日可待。

    所以,面对燕军的窘迫困难,政府内外,乐观充斥。人人认为,邺城巢穴早晚必被攻克。防敌之心,竟然毫无踪影。”

    “在这时,大军更应该稳定自己的情绪。骄兵必败,这是常理。军中老将如云,难道没有一人有此警觉性吗?”李泌生气地问道。

    “怎么没有呢?郭李二将军都有如此忧虑。他们并且屡次上疏皇上,上书监军警告,提醒。无奈,忠言逆耳,无人肯听。

    而那九位节度使又皆官位相等,他们各自为政,联军没有名正言顺的统帅。而且,他们都对监军抢功推过的行为十分不满和恼恨,所以军队的进退调动,无人可以做主,也无人可以请示。

    监军鱼朝恩,只知饮酒作乐,那里把紧急的军情放在自己的心里。将领们的正确主张,都被他一一驳回。皇上对功臣们的疑忌,酿成了今天群龙无首的混乱窘境。

    城里的叛贼军民,有人打算暗地投降朝廷,无奈城池被大水围住,官军不放生路,情急之下,他们只得坚守活命。而围城的朝廷大军,因为进攻时间既久,久攻不下,已经心生懈怠,毫无防备之心。全军将士,上下离心,一片涣散。”

    “这时的大军,可真是危险至极!郭李等将军屡经战阵,乃沙场老将,难道居然没有看出这些问题吗?”李泌焦急地问道。

    “怎么没有看出!但他们向监军鱼朝恩请示,鱼朝恩却置之不理,反而对他们训斥,嘲笑。但当官军取得了一点胜利时,鱼朝恩却总是揽功,急着向皇上邀功请赏;有了过失,鱼朝恩却总是往将帅的身上推。

    人人都抱定明哲保身的主意,为了避祸,谁还敢提出什么异议呢?又有谁敢强行出头呢?将领们个个只有各顾各,各管各的部队。上行下效,难怪士卒们士气低落,离心离德。”

    “哎,朝廷如此举措,安有不败之理!”李泌不住地叹息。

    “就在朝廷的将士们军心懈怠之时,史思明叛贼却亲帅大军从魏州出发,前来援救固守邺城的燕贼安庆绪。”公子急急地讲道,“史思明叛贼命令部下各将领在距邺城五十里的地方扎营。然后,他命令每营准备战鼓三百个,前往我军阵地,不断地擂动,骚扰我军。使我军在声势上受到严重的骚扰和威胁。

    史思明又命令每营遴选精锐骑兵五百人,每天前往城下劫掠。我军出击,他们就四散逃跑,各回本营。我军昼夜不安,疲于奔命。”

    “哎呀,这是叛贼的疲兵之计,难道此时依然无人警觉吗?”李泌焦急地问道。

    2011-02-1214:33:59

    “哎,要是有人警觉就对了哦!就不会有后来的灾难发生了。”公子也有些惋惜地说道,“我军人马牛车,每天都有大量的损失。连出城割草都变得十分艰难。官军白天戒备,叛贼夜晚出现;官军夜晚戒备,燕军就白天出击。

    史思明叛贼更派出大批游击部队,穿上我军的制服,窃取我军口令,骚扰,袭击,焚烧我后勤部队。我军粮食,给养匮乏,信息不通,士气大受打击,他们甚至只想早日弃城逃生。

    史贼见我军中计,已经变得疲惫不堪。他就暗施奸计,与我军约定决战的日期。”

    “哎呀,我军如此的士气,怎能与叛贼决战呢?一决战,必败无疑!”李泌断然地分析道。

    “先生说得很对,所谓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就是这个道理。

    我军见史贼诱敌之军个个疲弱不堪,官军上至将帅,下至士卒,都认为史思明叛贼这一小撮人马,根本就不堪一击。

    三月六日,我军步骑兵六十万人,在安阳河的北岸布阵。史思明叛贼则亲率精锐部队五万人应战。”公子又喝了一口水,润着自己干燥的嗓子。

    “真是大意,这是多么明显的诱敌之计啊!以小敌引诱,用主力突击。”李泌就像亲临前线一般地细细分析。

    “的确如此!我军看到,史思明叛贼只有一小撮人马,认为不过是一些疲弱的支援部队,顿生轻视之心。他们对叛贼的兵力部署,毫不在意。”公子缓缓述说,“史贼看见我军的阵势,已知我军中计。他迅即发动攻击。我军措不及防,仓皇应战,阵势大乱。

    前锋鲁将军受到叛贼的重创,全军虽然拼死抵抗,然而无济于事。鲁将军身中流矢,脱离战场,部众溃散。

    郭将军的大军在鲁军阵地之后。他当时正在布军排阵,一下子就受到叛军及后退部队的猛烈冲击,阵势突被冲垮。

    正在这时,大风突然漫天而起。飞沙走石,摧树拔木,惊天动地。太阳突被风沙遮住,霎时间天空像掉进墨水缸里一样,昏天蔽日,伸手不见五指。

    敌我大军同时惊恐,一齐崩溃。我军向南逃跑,叛贼向北逃命。武器粮草等,全被抛弃。”

    “这完全是淝水之战的翻版啊!如果当时有一位镇定的将军,必定能够稳定我们的军队,挽救我军的败局啊!”李泌十分的惋惜。

    “是啊,的确如此!遗憾的是,连郭将军一介老将,德高望重,也无法制止溃逃的大军。

    那时,我军战马损失七千匹,铠甲武器十多万件,几乎全部损失。

    兵败消息很快传到洛阳。贵族,平民都大为惊骇。他们争先恐后地逃到山谷躲避,一时全国震惊,朝野不宁。东京留守崔圆等,纷纷弃职潜逃,无人能够控制混乱紧张的局势。

    各节度使只有率领自己的残兵败将逃回各自的战区。溃败士卒如强盗一般,沿途烧杀劫掠,地方政府也不能制止。十几天后才渐渐平定。

    郭将军也逃到河阳,打算坚守自己的城池。可是军心惊恐,士卒溃散,不能支持。他们虽已经集结士卒数万人,但是军无斗志,将士们都想逃命,甚至计划放弃京师洛阳。”

    “大事不好,洛阳一失,必将威胁长安京城!”李泌十分震惊,脸色一下子变得煞白。

    “先生莫忧!幸遇郭将军的部下都虞侯张用济坚决反对,拼死力争,郭将军才派军坚守河阳阵地。”公子说道。

    “真悬啊!要是放弃河阳逃跑,那将会大势已去。张用济啊张用济,你为朝廷立了大功了。”李泌对张用济不住地赞叹。

    “当时真是危急!史贼那时计划派军夺取河阳,但见河阳守备森严,史贼不敢轻举妄动,只好退走了之。

    皇上真是昏聩啊!各将领眼见己军溃败,都纷纷上疏皇上自责,请求皇上的处分!皇上认为法不责众,居然对他们不予追究。不知皇上今后如何治军?

    后来,史贼终于确知我军溃逃的消息。于是,他也在沙河重新集结自己的军队,折回邺城,在城南扎营,准备抢夺燕贼安庆绪的权力,不再追击我军,这才给了我军喘息的机会。

    燕贼安庆绪得到了我军溃败时留下的粮食六,七万石后,就想与叛贼史思明反悔。他打算关闭自己的城门,抗拒史思明的军队进城,但各将领反对这项举措,无人响应燕帝安庆绪。

    燕贼安庆绪无可奈何,只好请求史贼率军入城,并献上自己的皇帝玉玺,决定与史贼歃血为盟。

    但燕贼安庆绪哪是史贼的对手,他被诱骗进入了史贼的营垒。史贼突然翻脸,将燕贼安庆绪及其亲信全部斩首处决。

    自此,燕贼安庆绪以前所属州县的部队,土地,粮食,钱财,人众全归史贼管理,史贼的势力日盛。

    史贼本想向西拓展地盘,但担心自己的基地不稳,所以只好亲自率军北返范阳。这就是邺城之战的整个战局。”

    少年急急地讲完战事的经过,着急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李泌听后,默默无语,只是不住地大声叹息,愧悔。

    可怜的百姓啊,你们的灾难何时能止呢?

    加倍的担心,不尽的忧叹,在李泌心里久久难以消失。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