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3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2-1111:05:09

    第十二回隐居衡山心忧天下人在山野胸系黎民(2)

    7

    六月,史思明的背叛之心昭然若揭。他伪造李光弼的公文,故意激怒自己的手下将士,再次发动叛变,全国震惊。

    七月,唐朝廷与回纥汗国正式和亲。

    九月二十一日,李亨征调朔方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步骑兵二十万人攻打相州的燕军。

    那时,安庆绪已经逃到邺城,但仍拥有七州六十余城,武器铠甲,辎重粮秣等贮藏都十分丰富。朝廷当时并不知晓真实的情形,以为天下平叛大事已定,一味骄傲轻敌。

    当时,李亨为了显示自己做皇帝的权威,他事事都自作主张,不愿意听从文武百官们的建议,而且对将帅们的猜疑之心又生。

    他借口司徒郭子仪,司空李光弼两人都是帝国的元勋,难以安排谁当对方的部属。因而,在讨伐反叛的史思明时,李亨故意不设置大军统帅,而是任命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监理各军,充当统帅的职责,实际上是让他们互相牵制。

    然后,李亨才让郭子仪,李光弼他们这些节度使分别带兵作战,最终为后来军中的溃败留下祸根。

    十月,郭子仪,李嗣业等率军攻打卫州。安庆绪兵分三路,共七万人,援救卫州。

    不久,安军进入唐军的埋伏圈。唐军神射手猛烈射击,箭如大雨,燕军急行撤退。郭子仪挥军追击,安军失败后撤。

    安庆绪束手无策,窘困急迫,只得向史思明求救。

    史思明见时机成熟,立即出动自己的范阳兵团十三万人,南下援救邺城。

    十一月,唐军攻克魏州。史思明不甘失败,兵分三路,继续援救魏州。

    十二月,史思明攻陷魏州,取得大胜,屠杀唐军三万人。

    就这样,官军与叛军之间互有胜负,进入拉锯战之中。

    就在本月,平卢节度使王玄志逝世。唐政府任命由军中士卒自己遴选拥护的侯希逸担任节度副使。这样,军中将领自行拥戴将帅的先例,就由此开始。中央朝廷的威信再受重大打击。

    乾元元年(758年),就这样在战争中慢慢过去了。

    8

    乾元二年(759年)的春季到了,李泌的心却是越来越不能平静。他预感到,在朝廷文武百官的盲目乐观中,在政府军辉煌胜利的掩盖下,已经潜藏着致命的危机。

    彭原对策中预想的种种悲剧,正一步步降临,而自己却是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悲剧的发生。就像看见一栋帝国大厦慢慢地倾颓,倒下,却只有眼睁睁盯着,无力扶持。

    皇上和百官们,将帅们,个个都是乐呵呵的,抱着乐观必胜的情绪。仿佛平叛胜利就在眼前一样,没有一个人把潜藏的危机放在自己的心里。

    可是,史思明,安庆绪却早已经在暗自准备,将要准备给予官军致命一击。

    李泌不断地把自己的意见上疏皇帝李亨。然而,皇上却是置若罔闻,甚至有些厌烦,有些嫉恨。

    李泌也不断地耳闻了朝中新近发生的许多大事。

    自从李泌归隐以来,李辅国的势力已经达到了无人能够制约的地步。皇上对他的不断的骄纵和宠爱,使李辅国越发放肆,嚣张透顶,甚至有时将皇上也已经不放在眼里。更不用说对待太上皇的种种卑鄙行径。

    李辅国自恃有劝皇上留守,以及克复两京及灵武即位之功,故“自上在灵武,判元帅行军司马事,侍直帷幄,宣传诏命,四方文奏,宝印符契,晨夕军号,一以委之。及还京师,专掌禁军,常居内宅,制敕必经辅国押署,然后施行”。

    甚至连“宰相、百司非时奏事,皆因辅国关白、承旨”。李辅国还“常于银台门决天下事,事无大小,辅国口为制敕,写付外施行,事毕闻奏”。其权力之大,就连李林甫、杨国忠也还不及。

    他与张皇后勾结呼应,在宫内外横行霸道,毫无顾忌,甚至粗暴干涉政府行政。他为人贪婪至极,无休止地向文武官员请托和索贿。

    皇上李亨现在已经有些清楚明白,心中也开始有些后悔。但又十分忌惮李辅国长期手握禁军兵权,没有办法阻止,只好对李辅国听之任之。

    面对朝中如此的局势,李泌忧心如焚,但又苦无解救的良策。李泌盼望皇上能够想起自己,主动召回自己。然而,皇上似乎早已经把李泌忘记。

    2011-02-1115:46:03

    9

    那少年又来陪伴李泌下棋。李泌却提不起一点兴致,他连输了三局,有些出乎少年的意料。

    那少年十分诧异,急忙关切地询问:“先生,莫非你心中有什么难事?为什么你干什么都是心不在焉的样子?”

    “公子,你说得不错!想起当今国事,我就十分的忧心。”李泌停下手中的棋子,说出了心中所忧虑的事情。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先生,你担心什么呢?朝中现今不是有皇上,有郭李二将军等文武大臣撑着吗?你着什么急呢?”公子竭力地劝解道。

    “公子有所不知。我正是听说了司空李光弼将军的策略不被皇上采纳,才心生忧虑的。”李泌解释道,“皇上如今对臣下的疑心很重,他充分地信任宫中的奴才,而不太信任朝中的文武大臣。山人正为此忧心啊!

    先前,身在讨贼前线的李光弼将军曾经屡次上疏皇上,提出对叛军即将反攻官军的警告。然而,皇上却一意孤行,置若罔闻。

    我听说李将军那时警告皇上道:

    ‘皇上啊,奸贼史思明攻陷魏州,却按兵不动,其中必有诡计。望皇上督令众将小心戒备。史贼没有动作,就是希望我们心生懈怠,疏于戒备啊!然后,他们将出其不意,攻我无备。

    我建议皇上,允许我们各部兵马,主动出击,打乱叛贼的部署。我部与朔方兵团联合围攻魏州,主动向其挑战,以攻为守。史思明及手下将士对先前的嘉山之败,依然心有余悸,一定不敢轻率出兵。

    这样僵持,日子一久,叛贼的老巢邺城必被我军攻克。如此,安庆绪如果死掉,史思明就失去了驱使部众的政治号召力。此乃攻心良策,望皇上指示。’

    这是多么具有远见的建议啊!可惜!可惜!监军宦官鱼朝恩对军事一窍不通,却认为不是良策,不予采纳。如此良机,就这样失之交臂。

    皇上对将帅猜疑,不设统帅,彼此不相统属,而由监军监理各军。我怕最终会被叛贼利用,遭到他们的各个击破啊!到时,就会有大的惨剧发生。

    皇上啊,你知道你的昏庸糊涂,猜忌部下会带来无穷的灾难吗?公子啊,我的忧心就是为此。”李泌愁眉不展,忧心忡忡地分析。

    “先生宽心!郭李二将军久经沙场,他们一定会慎重决策的。你何必如此地费心呢!”公子继续劝慰。

    “公子啊,我七岁时,就与皇上交往,我是太了解皇上的性格和处事的方法了!郭李二将军两人是没有办法改变皇上的意见的啊。我不仅担心皇上,担心朝廷,我还担心天下会有更大的变乱发生!”李泌无奈,伤感地说道。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