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12-2717:32:17

    第二回系人心父老留太子为平叛父子各东西(1)

    1

    李隆基挥手叫愁容满面中夹杂一脸恐惧的高力士立即退下:

    “爱卿,你赶快下去替朕看看将士们的情形吧!与将领们交流交流,缓解一下他们躁动的情绪。此事事关重大!这件事,你就让朕自己单独认真地考虑考虑吧,朕自会慎重地处置!”

    “好啊,陈玄礼,连你也来威迫寡人!真是天意弄人啊!如今,连朕的最亲信,最厚待的将士也来要挟寡人!”李隆基的激愤达到了极点,他的青筋再次爆裂了起来。但理智告诫他,此时绝不能冲动行事。

    李隆基回到驿站里面,他拄着手杖,蹒跚地慢慢踱步,默默沉思。很久很久,他都无法下定决心。

    驿站外,又传来了将士们的喧哗声。

    忽然,京兆司录韦谔突然不顾众侍卫的阻拦,慌里慌张地冲了进来,大声说道:

    “陛下啊,您赶快下旨吧,众怒难犯啊!我们是平安还是危险,就在顷刻之间啊!请陛下速速裁决!”他俯下身子,不停地低首叩头,血流满面,咚咚的声音在驿站内显得格外清晰诡异。

    李隆基急忙上前,颤抖着双手,颤巍巍地亲自扶起韦谔,说道:

    “爱卿啊,你们怎么都是这样狠心呢?贵妃她一直住在宫中,与寡人朝夕相处,她怎么会知道杨国忠的叛变阴谋呢?她没有罪,你们叫寡人如何处置?”

    这时,高力士也重新回到驿站内,他也急忙跟着韦谔跪在地上,叩头力争:

    “陛下啊,奴才等也知道贵妃冤枉,她一直侍奉在万岁身边,她当然没有罪!然而,将士们在激愤之下,已将丞相杀死。

    如今,贵妃仍留在陛下左右,你叫将士们如何安心呢?请陛下三思,早作决断啊!

    现在,军心不稳,大祸就将铸成。到时,恐怕后悔也来不及!奴才担心贵妃保不住不说,乱军在激怒之下,说不定会令陛下蒙羞!只有让将士们安心,陛下您西幸才能安全啊!”

    李隆基脸上没有一点血色。他脸色煞白,神情恐怖绝望。

    2010-12-2812:35:28

    突然,贵妃从后面冲了进来。她面色憔悴,满脸泪痕,神情恍惚,绝望已极,仿佛一下老了几十岁。她哽咽着低声述说,令高力士,韦谔也泪流满面,不忍卒听。

    “皇上,请原谅臣妾的无礼!臣妾已知道了一切。世事无常,臣妾现在已经完全明白。几十年来,臣妾受到皇上的专宠,荣华富贵,享用不尽。臣妾家人也是如此。臣妾在此谢过。臣妾尝遍了世间的喜怒哀乐,如今已死而无怨!

    只是,臣妾至死也不会明白,为什么会是如此结局!也许,臣妾当初做你的儿媳时,这一切就早已命中注定。臣妾身上累积了太多的恩宠,也就积下了太多的仇恨。荣华富贵就像那过眼烟云,瞬间就会消失,只有此时此刻,臣妾才会明白这个道理。

    臣妾知道陛下的恩情,臣妾也知道陛下面临的危局。臣妾不会让皇上为难的,臣妾享受了陛下那么多的恩赐,死又有何恨呢?

    当臣妾的家人被杀的噩耗传来之时,臣妾就已经萌生死志。臣妾活在世上,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虽然,臣妾此时的心中有着太多的悲愤,怨怒,仇恨。

    臣妾明白,将士们是不会让臣妾活在世上的,他们会时刻担心臣妾为亲人复仇的利剑会悬在他们的头顶。如今,无论皇上怎样地挽救臣妾,都是无用的,那样会更加激怒将士们的。

    当初,当我们杨家权倾天下时,臣妾独霸后宫之时,就已经注定了今天的结局,只因杨家结集了太多的怨怒和仇恨啊!

    皇上啊,你不用为臣妾伤心,天下没有永远不散的宴席。只要皇上愿意,你什么女人都会有的。现在,臣妾已经不过变成了残花败柳,没有什么值得皇上留恋的。臣妾只是希望,陛下能念在往日的恩情上,赐玉环一个全尸。玉环在九泉之下,也会感谢皇上的恩情。”

    李隆基的眼泪在眼眶滚动,久久也无法回应,他看着伤心欲绝的玉环,沉默了很久,才哽咽着说道:“爱妃啊,朕实在是迫不得已啊!希望你能原谅朕!在九泉之下,不要怨恨朕的绝情!”

    “这没有什么,陛下,人总会死的。臣妾如今早已经万念俱灰,你就让臣妾安心去吧!”此时,玉环的语气反而变得非常平静,令李隆基十分诧异。

    说完,贵妃就从容地含着眼泪走了下去。

    看着玉环凄楚的背影,李隆基沉默了一会。他平息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挥挥手,沉声说道:

    “都怨朕啊!朕贵为一国之君,竟然保护不了一个弱女子。朕还有何面目再称孤道寡呢?朕的最亲近的人,如今都统统来威迫朕啊!罢!罢!罢!把贵妃带下去吧,赐她个全尸!”

    一代美人,就这样在佛堂中被用丝巾绞杀,香消玉殒。

    2

    接着,李隆基急忙下旨把贵妃的遗体抬到驿站庭院,召集陈玄礼等高级将领进来查看。

    陈玄礼等将领查看完毕,纷纷脱下自己的头盔和铠甲,向皇上叩头,乞求恕罪。

    李隆基弯下身子,扶起众位将领。

    接着,李隆基由高力士,陈玄礼搀扶,走出驿站,面对将士们,大声发布诏令:

    “各位将军,各位将士:

    你们保护朕躬,为国除贼,朕不会怪罪你们的冒犯,还将奖励你们。

    你们替朕诛灭了国忠恶贼,朕会大力地感谢,奖赏你们!朕一直受着杨国忠这恶贼的欺瞒,才会被蒙蔽至今。

    当此国难当头,希望我们君臣齐心协力,以求诛灭国贼,光复社稷。

    当光复京师,国家中兴之时,朕会对你们论功行赏的。

    贵妃之事,已经过去,你们就不要往心里去。朕绝对不会怪罪你们,也不会秋后算账的。

    各位爱卿啊,希望你们多多努力,大家一心一意为国效力,铲除安禄山恶贼,使大唐中兴,一起避开上天带给我天朝的霉运!”

    士卒们欢呼起来,“万岁!万岁!”的呼喊声响彻军营,仿佛饥饿已完全消失。

    陈玄礼等将领们高呼万岁,叩头辞去,回归各自的大营。

    军营中又传来了号令声。将士们整顿队伍,准备出发西行。

    危机似乎已经过去。但平静的水面下却还是暗流涌动。将士们的心并未真正安定。一点火星,就随时可能酿成燎原之势。

    3

    6月15日,李隆基与太子,亲王,及文武大臣筹划从马嵬驿动身。

    昨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经历昨日的变乱,目睹贵妃在眼前惨死,李隆基早已是身心憔悴。昨日的兵变,已经使李隆基变得越发像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他对未来,对前途,对部下,对自己都已经不再充满自信。他拼命地叮嘱自己要镇定,镇定。

    然而,事实上,他已经变得更加地多疑,甚至恐惧。就连晚上侍卫士卒放哨时的轻微的脚步声,都会引起他的恐惧不安和胡乱猜疑。

    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这种担心,这种过度的小心翼翼,的确算得上是明智之举。将士们内心的不满和怨怒,对亲人的挂念引起的不安忧伤情绪,随时都有可能引发一场新的兵变的发生。

    养伤的左相韦见素独自一人在室内陪着皇帝李隆基。经历昨日的事变,左相韦见素至今都还惊魂未定,惶恐不安。

    李隆基明白,此种情形下,赏赐,恩宠,宽恕是处事的利器。再不能有丝毫的犹豫与吝啬了,否则,后果堪虞。

    如今,最根本的措施,就是如何笼聚住非常容易离散的人心。不能再让人离心离德了。而要做到这些,就应以更大的恩宠与赏赐来笼络住人心,使将士们和文武百官,始终对自己抱着感恩戴德之心。

    而在处理军国大事时,不仅仅是要当机立断,更应当慎之又慎。

    看着左相韦见素身受创伤还在身边侍候,李隆基有些感激。为了报答左相韦见素的忠心,李隆基当即任命韦见素的儿子韦谔任御史中丞兼置顿使。韦见素感激涕零,急忙叩头发誓,誓死效忠皇帝。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