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12-2713:40:28

    第一回逃西蜀昏君思贤臣割恩爱情圣弃贵妃(4)

    17

    天刚蒙蒙亮,李隆基就督促众人草草地准备饭食。匆匆地进膳后,李隆基就急忙下旨,速速向西行进。

    然而,随从人众都害怕自己掉队,落入叛军之手。他们大多来不及吃饭,喝水,就急急地收拾简陋的行李,随驾西去。

    这时,李隆基万万没有想到,一场突然的危机就将要降临。

    未时(下午二点左右),李隆基一行抵达马嵬驿。

    18

    护驾的将领士卒,已经有好几顿没有沾上一点水了。他们个个饥饿疲惫,更加使他们愤怒如火。13日早上,他们接到皇帝的命令,就在匆忙中随驾西行逃亡,甚至来不及准备粮草饮水和通知在京师居住的亲人。

    后来,听人传言说京师现在已经被叛贼占领。他们对亲人的担心,对朝廷的不满和怨恨,霎时化成怒火,刹那间迸发了出来。一时,军怨沸腾,喧哗声四起。

    禁军首领,龙武大将军陈玄礼闻讯,立即赶到营中,反复劝说和安慰将士,希望能够用忠义来感化勉励将士。陈玄礼这个老军人明白,军中骚乱一起,局势就将会变得难以控制。

    然而,许诺,利诱,甚至威胁,都已经无法平息将士们的怒气了。将士们明白,国家的大祸都是杨国忠这些奸佞所造成。必须诛杀他,才能解解心中之恨,也才能最终消除祸根。但这样做,诛杀权奸,就意味着是叛乱行为。

    而那时,皇帝李隆基却还被蒙在鼓里。陈玄礼见事不妙,自己的劝解已经难以化解将士们的怒气,就立即紧急禀报太子李亨,希望太子能够接受将士们的建议,对杨国忠妥善处置,以息众怒。

    陈玄礼知道,将士们的抗命,必然会惊动皇上。但皇上也许不会相信这样的事件会发生。当前较好的选择,就是依靠太子的威信加以解决。

    可是,太子李亨闻听陈玄礼的报告,却是犹豫不决,不敢仓促做出决定。他最清楚杨家的势力和父皇与杨家的关系。这件事处理不好,说不定自己也会赔进去。

    正在这需要决断之时,将士们也已经等不及,大祸已经突然发生。

    19

    那时,正巧,吐蕃王国的使节二十余人,正拦住宰相杨国忠,向他诉苦说他们人生地不熟,找不到饮食和饮水,希望宰相能够帮助他们予以解决。杨国忠其时正在考虑怎样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突然,营中有士卒大声地呼喊起来:“不好啦,宰相与胡虏勾结谋反啦!”全军顿时一片混乱。将士们急忙做出战斗的准备。

    这时,有个愤怒的士卒忽然弯弓搭箭,向杨国忠射去。利箭射中杨国忠的马鞍。紧接着,群起响应,一片乱箭向杨国忠射去。

    杨国忠见势不妙,惊魂落魄。他急忙拍马向驿站西门逃去,希望能够躲过这场劫难。

    士卒们的愤怒之火更加迸发。他们一拥而上,拍马前去,刀剑齐下,把杨国忠乱刀砍死。

    20

    杀死了杨国忠,士卒们还不解恨。他们像杀猪一样,立即剁下杨国忠的头颅四肢。将士们用长枪挑起杨国忠的人头,竖在驿站门口示众。

    将士们红了眼,紧接着,一场更大的屠杀开始。

    杨国忠的几个儿子,贵妃玉环的美丽姐姐韩国夫人,秦国夫人也被愤怒攻心的将士们杀死。

    那时,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听到了兵变的消息。她知道大事不好,就急急地抢了几匹马,带着自己的幼小儿女和杨国忠的妻子裴柔向西盲目狂奔。

    追兵要斩草除根,他们在后面紧追不舍。虢国夫人的儿女掉在后面,很快被追兵杀死。

    虢国夫人和裴柔勒马狂奔,但两个弱小的妇女,哪里是那些身经百战的士卒的对手。

    杨国忠的妻子裴柔见逃跑无望,就哭喊着哀求虢国夫人:“娘子,快杀掉我!免受其辱。”虢国夫人一剑刺死裴柔。她再自行自刎,但不能断气。

    追兵们感到了一阵震撼。他们再也下不了手。

    于是,追兵们把虢国夫人押回,投入临时的监狱里。

    虢国夫人心有不甘,她挣扎着向卫兵哀求,询问:“各位大哥,请可怜可怜我,告诉我,让我死得瞑目吧。追杀我们的人到底是谁啊?是皇上,还是盗贼?”

    卫兵不忍回答。他们又不忍心欺骗一个垂死之人。于是,就回答道:“两者都有!”

    虢国夫人激愤攻心,她想不到他们杨家一心仰望的皇上会如此。

    不久,她血聚咽喉,阻塞器官,遂死。

    就这样,曾经声势显赫,权倾中外的杨氏家族,一下子全族屠灭,顷刻间化为一片血腥。

    21

    可是,马嵬驿外,士卒们的怒火并未平息。

    听到兵变的消息,御史大夫魏方进像往常那样,出来斥责将士们:“大胆贼军,你们怎么敢谋害宰相一家呢!难道是想造反了吗?”

    闻听御史大夫魏方进的训斥,士卒们怒火中烧。平日,他们早就受惯了这些达官贵人的吆喝责骂和无辜欺凌,今天,所有的积怨一起爆发。一不做,二不休,愤怒的士卒们也乱刀齐下,不分青红皂白地把魏方进砍死。

    左丞相韦见素出来查看,士卒们也一拥而上,围住韦见素,用刀剑等武器猛击他的头部,打得韦见素脑血直流。

    陈玄礼见事态越发严重,急忙派遣亲信的将领上前劝慰阻止众人:“兄弟们啊,冷静一些!韦先生是好人,大家饶过他,不要伤害他!”急行抢救,卫护他冲出重围,韦见素总算逃出一死。

    禁卫军将士们群情激愤,仍然紧紧地围住驿站。到处都是兵变将士们喧哗闹嚷的声音。

    22

    正在休息瞌睡的李隆基听见屋外此起彼伏的喧闹声,终于再也忍不住了。他知道,一定是有什么重大的变故发生。于是,他急忙派人去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侍从不敢欺瞒,老老实实地回答道:“启奏陛下,外面传说宰相杨国忠已经叛变投敌,将士们正在清理叛逆!请陛下放心!”

    李隆基的血突然涌上头顶,没有了一点睡意,想不到自己预料中的兵变果然提前发生。

    经验告诉他,他必须当机立断,快刀斩乱麻,才能度过这场危机。

    李隆基急忙从床榻上挣扎起来。他拄着手杖,脚穿便鞋,由高力士以及侍卫搀扶着走出驿站门。他站在门口,声嘶力竭地大声向将士们慰劳劝解,命令将领们听从旨意,集合士卒回归各自的营地。

    “朕的忠心的将士们啊,值此逆贼猖獗,国家沦陷之时,朕劝告你们,万不可行此悖逆,反叛之事啊,以免有伤你们的耿耿忠心。朕知道,这一切灾难,都是朕昏庸不明,宠信杨国忠,安禄山这些奸贼所引起。你们没有一点过失,却要和朕一样遭受这些罪责。

    杨国忠这个叛逆,结党营私,意图不轨,他被处死是罪有应得,死有余辜的。但国忠既已伏诛,希望将士们体恤国家的灾难,体会朕的愁苦的心情,赶快回到各自的营地,坚守自己的岗位吧!

    朕知道你们抛妻离子,追随朕西行,完全是出于对朕的一片忠心!你们劳苦功高,朕会牢记你们的功德的!朕也深深理解你们此时的心情,和你们离开亲人,挂念家人儿女的痛苦。请你们相信,朕会记住你们的功勋的。当大乱平定,回归京师,朕一定会重赏你们,还要封赏你们的家人。这次,你们没有听从朕的旨意,肆意妄为,杀害宰相,对朕有了一些冒犯,朕不会记在心里的。将士们,你们赶快回营吧!朕的忠诚的将士们,朕乞求你们了!”

    全场突然变得死一般地寂静。将士们对皇上的劝解置之不理,仍然呆在原地不动。

    23

    李隆基突然冷汗直冒,凉气透背,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心中那种不详的预感越发强烈。

    他急忙派高力士走下台阶,下到将士们中间,去向将士们探寻,了解将士们的心意。

    陈玄礼迎上前去,代表将士们回答道:“禀告公公,臣懂得将士们的心思,请公公向皇上反映。杨国忠叛变,被将士们诛灭,他是罪有应得。然而,将士们犯上作乱,冲动之下,铸成大错,已经无可挽回。此刻,他们心中充满着后悔与恐惧。

    公公啊,你可理解将士们此时的心理?贵妃如今还留在皇上身边,当某一天,秋后算账,将士们,包括微臣等,定会死无葬身之地,我们一定会被全族屠灭,化为脓血。

    所以,请公公务必禀告圣上,国舅叛变,贵妃虽然无辜无罪,但也不宜留在皇上身边啊,请皇上割舍恩爱,维护法律尊严,让将士们安心!将士们并不是想要挟皇上,这只不过是一种犯错之后的自保措施而已。请皇上权衡利弊,否则后果难料。臣不是威胁圣上,而是实情如此。将士安,则皇上安啊。”陈玄礼说出了将士们心中的疑虑和担心。

    高力士禁不住颤抖了一下,他感到了一阵阵的恐惧。他急忙转身回到李隆基的身边,详细禀告了大将陈玄礼的建议。

    李隆基的愤怒立时涌上心头:“好啊,你们这些不要命的家伙!你们今天竟然敢威胁要挟寡人。朕偏不答应,看你们怎么办!”

    看见皇上一意孤行,迟迟不做出决定,高力士的眼前仿佛霎时出现了一片刀光剑影。

    他长久地跪在李隆基身边,苦苦地哀求劝解:“皇上啊,今非昔比,你万万不可固执己见,怠慢了将士们,伤害将士们赤诚的心灵啊!老奴我多年来一向陪伴陛下,侍候贵妃,当然深刻地知道贵妃娘娘没有一点过失。但如今惨剧已经发生,天意如此,陛下您不能不慎重地考虑。陈玄礼等将士是一介武夫,为了自保,他们冲动之下,事情难测!望皇上三思。”

    李隆基的脸上一阵扭曲,他的神态阴晴不定。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