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红色铁幕

正文 苏联近卫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近卫军,军队中的精锐之师,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主要担负急难险重的任务。十二世纪,意大利将专门护卫国旗的精锐部队冠以“近卫”称号,这也是“近卫”称号的最早由来。在俄国,彼得大帝于1690年创立了第一支近卫军。在伟大卫国战争中,为鼓舞士气,苏联工农红军开始授予那些战功卓著的部队、舰艇、兵团和军团“近卫”称号。 </p>

    苏联近卫部队诞生于1941年9月18日。当日,遵照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的决定,为表彰全体人员的集体英雄主义、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和高超的军事技能,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部发布第三○八号命令,将下列各兵团改名:第一百步兵师(师长鲁西亚诺夫少将)改称近卫第一步兵师(后改编为近卫第一机械化军);第一二七步兵师(师长阿基缅科上校)改称近卫第二步兵师;第一五三步兵师(师长加根少将)改称近卫第三步兵师;第一六一步兵师(师长莫斯克维京上校)改称近卫第四步兵师。这些师在明克斯和斯摩棱斯克城下同德军进行了殊死搏斗,并参加了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在叶利尼亚城下举行的反突击。如1941年6月26-28日,第一百步兵师在明斯克城下重创德第三十五步兵师和第二十五装甲师,歼敌一个步兵团、一个装甲团和一个半摩托车营,击毁坦克100余辆、装甲车13辆、反坦克炮23门。全师在叶利尼亚城下勇敢坚决地进行战斗。1941年9月初在第二十四集团军突击集团编成中实施进攻,突破叶利尼亚以北德军防御阵地,切断叶利尼亚—斯摩棱斯克铁路线,从纵深中包围了该地德军集团。该师坚决果敢的战斗行动,对粉碎德军和收复叶利尼亚具有重大意义。苏联近卫部队是在伟大卫国战争多次交战中成长起来的。1941年9月21日,莫斯科第一摩托化步兵师(师长利久科夫上校),9月26日,第一○七(师长米罗诺夫上校)、第一二○(师长彼得罗夫少将)、第六十四(师长格里亚兹诺夫上校)步兵师均被授予“近卫”称号,分别改名近卫莫斯科第一摩托化步兵师,近卫第五、第六、第七步兵师。1941年11月18日,第三一九步兵师(师长潘菲洛夫少将)因在莫斯科(沃洛科拉姆斯克)保卫战中表现无比英勇,改为近卫第八步兵师。1941年11月26日第七十八步兵师(师长别洛博罗多夫少将)因在莫斯科城下伊斯特拉方向对德军作战中连战连捷,被改为近卫第九步兵师。坦克部队中获“近卫”称号的有第四坦克旅(旅长卡图科夫上校),1941年11月11日其改名近卫第一坦克旅。该旅在莫斯科保卫战中战功卓著,10月初在近卫第一步兵军编成中作战,向奥廖尔—图拉方向挺进,在姆岑斯克地域与德军突击的坦克集团遭遇。该旅广泛设伏,数日内遏制德军两个装甲师的多次突击,击毁坦克133辆。骑兵在苏联近卫军战史上也作出了巨大贡献。1941年11月26日和12月25日,第二(军长别洛夫少将)、第三(军长多瓦托尔少将)和第五(军长克留乔金少将)骑兵军分别改名为近卫骑兵第一、第二和第三骑兵军。炮兵在莫斯科接近地同德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第二七四、第四四○、第四七一、第五五五炮兵团和第二八九、第二九六、第五○九、七六○反坦克炮兵团,因在战斗中表现出的英雄主义、大无畏精神和高度组织纪律性,于1942年1月8日获“近卫”称号。第二八○反坦克炮兵团(团长叶夫列缅科少校)是第一个近卫反坦克炮兵团。该团在1941年10月配属第三一六步兵师,于沃洛科拉姆斯克以南德军坦克集团进攻方向,组织成坚不可摧的反坦克地域,并在1941年10月25日的战斗中击毁德军坦克37辆。1942年1月8日,第三十六摩托车团和第十二通信兵团获“近卫”称号。1941年12月6日,红旗第二十九歼击航空兵团(团长尤达科夫少校)是第一个近卫航空兵团。该团飞行员在战争爆发后仅两个半月内就击落敌机47架。同日被授予“近卫”称号的航空部队还有第一二九、第一五五和第五二六歼击航空兵团,第三十一俯冲轰炸航空兵团以及第二一五强击航空兵团。第一水鱼雷航空兵团(多次参加空袭柏林),红旗波罗的海舰队第五和第十三歼击航空兵团以及红旗北方舰队第七十二混成航空兵团,因出色完成各项复杂的战斗任务,发扬了英雄主义精神,于1942年1月18日获“近卫”称号。 1942年4月获“近卫”称号的舰艇有:“红色高加索”号巡洋舰(舰长古辛海军中校)、“刚毅”号驱逐舰(舰长列夫琴科海军大尉)、“马尔季”号布雷舰(舰长梅谢尔斯基海军上校)、T-205号扫雷舰(舰长什克列布季延科海军上尉)、Д-3号潜艇(艇氏比别耶夫海军大尉)、M-171号潜艇(艇长斯塔里科夫海军大尉)、M-174号潜艇(艇长叶戈罗夫海军大尉)、K-22号潜艇(艇长科捷利尼科夫海军中校)。1942年6月18日,“红色克里木”号巡洋舰(舰长祖布科夫海军上校)获“近卫”称号。 </p>

    根据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决议,凡获“近卫”称号的部队,均授予近卫军军旗。近卫集团军军旗旗面由红色丝绸制成,边缘饰以金色流苏,尺寸为145x115厘米。正面中央刺绣有直径60厘米的近卫军徽章图案,其上方为俄&#25991“消灭德国侵略者”(Смерть немецким захватчикам)口号,下方是部队名称。在旗面的三个边缘处刺绣有金星、镰刀和锤子图案。军旗背面中央为列宁刺绣头像,直径48x46厘米,上方是“为了祖国”(За на нашу Советскую Родину)标语,下方则是苏联的俄&#25991缩写。军旗旗杆为木质,长2.5米,直径4厘米,深棕色,顶端装金属箍并系两条金色饰带。其它级别近卫军部队的军旗与近卫集团军军旗基本一样,只是旗面中央的近卫徽章无橡叶饰,尺寸也缩小为38x50厘米。 </p>

    遵照1942年5月2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的命令,为苏联陆军近卫部队的军人颁发“近卫军”胸章,而为海军近卫军人颁发系有黑竖条橙黄色波纹绶带的长方形金属薄板制成的胸章。同时设“近卫军军人”称号。根据1942年6月19日海军人民委员部命令,制定海军近卫军军旗。1942年7月31日颁布实行《苏联海军近卫条例》。近卫军胸章应戴于右胸。 </p>

    苏联近卫军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起了巨大作用。第一、第二、第三近卫集团军在会战中发扬了非凡的英雄主义和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第二十四、第六十九、第二十四、第六十四、第六十二、第三十和第十六集团军由于在对德军战斗中为祖国屡建战功,并发扬了集体英雄主义精神与高超的军事技能,均改为近卫部队,分别命名为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十和第十一近卫集团军。 根据最高统帅部大本营1943年4月16日的指令,沃罗涅日方面军、西南方面军、西方面军和草原军区对所属军队中的近卫步兵兵团进行整编,目的在于将其作为经验最多、战斗力最强的兵团加以有效运用。还有许多坦克军和机械化军亦获“近卫”称号。1943年2-3月,首批成为近卫航空兵师的有第二二○歼击航空兵师(师长乌京上校),第二二六(师长博尔德里欣中校)、第二二八(师长科马罗夫上校)和第二四三(师长苏霍列布里科夫上校)强击航空兵师,第二六三(师长多贝什上校)和第二七二(师长库兹涅佐夫上校)轰炸航空兵师以及第三(师长尤哈诺夫上校)、第十七(师长洛吉诺夫空军少将)、第二十四(师长沃尔科夫上校)和第二二二(师长季托夫上校)远程航空兵师。红旗第一○二防空航空兵师在多次空战中表现出高超的作战技能,亦改为近卫航空兵师。 </p>

    1943年出现了首批近卫坦克集团军:2月22日——近卫第四坦克集团军(首建)和近卫第五坦克集团军,5月14日——近卫第三坦克集团军。其在库尔斯克会战中不傀是英勇作战的模范。1944年改为近卫坦克集团军的还有第一坦克集团军(4月25日)、第二坦克集团军(11月20日)、第六坦克集团军(9月12日)、第四坦克集团军(1945年3月17日第二次组建)。这些坦克集团军直到伟大卫国战争结束,仍保有自己的番号。 </p>

    1943-1945年的多次进攻战役中,近卫兵团/军团通常都在决战方向作战。苏联最高统帅部所使用的近卫坦克集团军,对在敌防御纵深中迅速发展战役胜利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最高统帅部大本营在1943年4月18日给各方面军司令员的训令中,要求在进攻中将近卫兵团和军团务必使用在主要突击方向突破敌防御阵地;在防御中用以实施坚决的反突击。1943年6月1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对近卫军作了如下补充规定:近卫部队必须是全军的表率……如果近卫部队在战争中出现被歼灭而丢失军旗、贪生怕死和在战斗中溃逃的情况,其指挥人员将被送交军事法庭,剥夺该部队的近卫称号并进行整编。 </p>

    各近卫兵团/军团以辉煌胜利标志着自己在1944-1945年进攻战役的战斗历程。许多近卫部队(舰艇)、兵团和军团在列宁格勒和诺夫哥罗德保卫战,在收复右岸乌克兰、克里木半岛、白俄罗斯以及进攻东普鲁士、维斯瓦河—奥得河、柏林和歼灭日本关东军等重大战役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曾多次受到最高统帅部通令嘉奖,荣获政府奖赏,并因攻克军事重镇而获得荣誉称号。按规定,荣获“近卫”称号的部队将被加薪,指挥员增加一半,士兵则涨一倍。 </p>

    到伟大卫国战争末期,苏联近卫部队已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力量。1945年5月9日,苏联工农红军荣获“近卫”称号的有11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和6个坦克集团军、1个骑兵机械化集群、40个步兵军、7个骑兵军、12个坦克军、9个机械化军和14个航空兵军;217个步兵师、9个空降师、17个骑兵师、6个炮兵师、53个航空兵师、6个高射炮兵师、7个火箭炮兵师;1个迫击炮兵旅、11个歼击反坦克炮兵旅、40个火箭炮兵旅、6个工程兵旅和1个铁道兵旅;13个摩托化步兵团、3个空降团、66个坦克团、28个机械化团、3个自行火炮团、64个炮兵团;1个筑垒地域;18艘战斗舰只等军(兵)种部队。 </p>

    和平时期不对各军团、兵团、部队和舰艇授予“近卫”称号。但为保持战斗传统,原军团、兵团、部队和舰艇撤销时,其“近卫”称号可转授其他军团、兵团、部队和舰艇。</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