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明末风雨

正文 第十八章 离 别 出 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八章离别出发

    李鸿星吃过晚饭后,就让亲兵把众人都请到帅帐内聚集议事。这次不仅将邱健、张海、刘志刚、刘志勇、陈虎他们都聚集起来,而且把陈虎的父亲、做车的工匠高旺、做火枪的工匠周通也都一同请过来议事。

    李鸿星坐在大长桌的上首,缓慢的喝着茶水,看看人都已齐了,先轻咳了一声,然后朗声言道:“今rì周大民已经先行离开南下了,明rì就轮到咱们也要出发南下了。今天晚上大家还要再辛苦一下了,最主要的就是丘健兄弟你这里了,今天晚上就先做好准备了,粮草、物资什么的,该装车的就先装上车捆绑好了,该整理的也就先整理好了,明天早早吃过早饭后,咱们就直接启程出发了。丘健兄弟,你这里还有什么困难没有呀?”

    丘健略微沉思了一下,缓声言道:“我这里到没有什么大问题,就是人手稍微有些紧张,毕竟装车什么的也都算是重体力活,最好在能够多叫些青壮来帮忙,这样就不容易耽误事了。”

    李鸿星听后,略微想了下就清声回道:“这个一会我让cāo练的兵卒们,也过去帮忙装车,尽量赶在睡前,将粮草车辆什么的都先装好,不误了明天的出发。”

    随后李鸿星对着刘志刚轻声笑着问道:“志刚兄弟,你那边车辆还都改好和造好了吗?”

    刘志刚听闻,抬起头,腼腆地笑了笑了,轻声回道:“我那边和高三叔都弄好,一共改造了六百余辆‘后三轮马车’,另外还有近百辆二轮马车和近七百辆独轮车,一次就可以将近一万三千石的粮草运走。绝不耽误大家上路。”

    李鸿星听到这里不由的大喜,高兴的赞道:“这就太好了,周大民才运走了上万石的粮草,咱们运的也不比他运的少了,真是辛苦刘志刚兄弟和高三叔了,在下在此谢过二位了。”

    刘志刚和高旺见状,连忙称是应该的,不敢言谢。

    随后,李鸿星又对陈虎的父亲问道:“陈大伯,我前次拜托您老打造的铲子,不知还打造好了没有?”

    陈虎的父亲眯起眼睛笑着朗声回道:“已经打造了一千余把,都已经了送过。”

    “那就好,真是麻烦陈大伯了。”随后他又对着一旁陈虎吩咐道:“虎子,等明rì一早,你就把这批铲子先发给营中军士们,剩余的就送到邱健那里,让他发给营中的青壮了。”陈虎听到后点头应是。

    接着李鸿星又对张海询问道:“张海兄弟,为兄准备让你为先行官,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知你意下如何?”

    张海听到后,不由的大喜,这不就是‘先锋官’吗?戏台上都老演了,除了营中主将外,就数这‘先锋官’最威风了。他高兴的连忙站起身来,高声应道:“哈哈哈,多谢李大哥了。”随后他又学着戏&#25991里面的样子,一行礼,拉长声音的喊道:“莫将得—令。”看到他装腔作势的样子,众人都哄笑不止。

    等众人都笑够了,李鸿星也笑着对刘志勇嘱咐道:“志勇兄弟,为兄准备让你领队骑兵当任后路,主要是提防后面可能出现的敌人,这个任务非常重大,还望志勇兄弟莫要推辞。”

    刘志勇觉的担当后军,虽不如先锋官威风,但他也知道,前方有周大民走在前面开路,前面的危险相对较小。但后面就不一样了,随时可能出现大批的敌人,责任重大。闻后他也站起身来,大声应道:“李大哥,您就放心吧,我一定看好后路的,绝不让一个敌人通过。”

    李鸿星听到这里却摇了摇头,轻声笑着叮嘱道:“志勇兄弟,让你担当后路,不是遇见敌人后,就与敌人厮杀的,你那百十号人,还不够敌人塞牙缝的。主要就是要提前发现敌人和监视敌人动向了,有情况了就立即向大营通报了,到时我们在决定如何交战了。这个你一定要弄清楚了。”

    刘志勇尴尬地笑了笑,又挠了挠头,笑着小声言道:“我知道了李大哥,你放心好了,一有情况,我立马派人向您通报。”

    李鸿星笑着点了点头,随后又沉思了一下,觉的暂时没有什么事情了,就问向大家:“诸位还有何事,还需交代和商议的否?”

    这时丘健先迟疑了一下,随后还是开口言道:“李大哥,您让我掌管军法,可现在军卒大都不识字,目前时间甚短,难以约束,短期恐难奏效,不知可酌减一些军令条约,以利管束,还望大哥明鉴。”

    李鸿星听到这里,一想也是的。古代军令条约甚多,不仅有十七禁令,五十四斩等具体规定,还有其他的一些条条框框,比后世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要严多了,只是到了现在,军户、边军逃逸,军令大都荒废。再好的军令,没有人执行,那还是白搭。另外不要说让这些刚拿起刀枪,基本上都目不识丁的新兵们,去记住这些繁琐的军令条约了,就连他自己都不敢说通晓这些军令条约。

    李鸿星先想了想,然后缓声言道:“丘健兄弟提出的问题很现实,连我等自己都不敢说通晓这些军令条约,何况让底下的兵士们也一同遵守呢?以前的军令条约还是要甄减整理一下,本着通俗易懂,简单的原则重新颁布。新的军令军纪中要取消鞭打、贯耳(用箭矢穿刺违纪者的耳朵)等肉刑,改为关禁闭,或者是罚做苦役。上级对下级可以骂,但绝不能够打。另外取消上级军官的执法权,以后只有‘军法处’才可以对违纪违规的将士实施处罚,其余任何人都没有,对违规兵士处罚的权利。同样将官违法违纪也由‘军法处’处罚。另外除了祭祀外,营中也一律取消跪拜礼了,改用‘拱手礼’或者别的简单的礼仪了。”

    李鸿星说到这里,停了下来,先喝了口茶,润润喉咙,他又略想了一下,觉的后市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是很不错,简单易懂,更容易与百姓拉近关系,对以后的壮大还是很有好处的。

    他又笑着朗言道:“我这有几条简单的纪律和注意,你可以先执行下去。简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一切缴获要归公。八项注意是:说话要和气,买卖要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妇女,不虐待俘虏。这三项纪律和八项注意是总的原则,后面丘健兄弟在补充些就可以了,到时弄好了再让我看看就行了。”

    丘健听到李鸿星的话后,也不由的大喜,钦佩地称赞道:“还是李大哥有办法,这简单易懂的‘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比原来的十七禁令,五十四斩要容易记了。我回去就把您说的整理出来,到时弄好了我在拿给你过目一下。”

    李鸿星闻后点了点头,接着又问了一下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没有,众人听后也都纷纷摇头。看到暂时没有什么事情了,就让大家散了,各自准备忙碌去了。

    次rì,朝阳初现,营地里面就人喊马嘶,热闹异常,营地里面的人都在忙碌着,收拾着帐篷,打理着行装,为离行前做着最后的准备。

    李鸿星身穿齐腰铁甲,头戴六瓣铁盔,身披一件黑sè布氅,腰间挂了一口宝刀,身后挎着弓箭,身下骑着一匹乌骓马,威风凛凛地矗立在营门口旁,身旁一辆辆装载着粮草物资的车辆,和人群正络绎不绝的从他身旁驶过,在马车的尾部还坐着些老弱妇孺。路过的人群还不时有人,向矗立在那的李鸿星拱手行礼,脸上也露出感激的神sè。

    这一段时间里,流民营里面的众人都感觉像在梦中一样。以前是逃荒要饭,饱受冷漠,更是忍饥挨冻,朝不保夕,不知何时就成为路边荒骨。自从李鸿星等人来后就不一样了,营地也变干净整洁了,人人也都有新衣可穿,众人也有饱饭可吃,更是顿顿还有肉吃。这两天更是一天吃四顿饭,而且随时有骨头汤,热茶可喝,很多人这辈子都没有过上这么好的rì子,更害怕这里是梦中,唯恐再一睁眼,就回到从前那忍饥挨饿,朝不保夕的rì子里面。

    这时丘健也骑在一匹白马上,正对着李鸿星朗声道别:“李大哥,那我这就先行一步了。”

    李鸿星对着他笑了笑,朗声言道:“你先行一步了,路上要小心些,宁可走慢些,也不要出什么意外。路上就要你多费心了,万一有什么事情了,可以立马派人通报与我。”

    丘健点了点,随后在马上对他行了一礼,接着一带马头,便飞奔而去。

    本来按照明朝大军出行,还要举行‘祃(音ma)仪’,以三牲祭拜天地四方神灵。明朝为此还专门在京师以及各地卫所建立“旗纛(音dao)庙”,进行rì常祭祀。但熟知后世的李鸿星嫌麻烦,比较反感这种即繁琐,又麻烦的作秀。在说了,那里供奉的都是吃着大明香火的神灵,怎么说也不能去保佑他这个大明的反贼的,所以李鸿星就把这一套全否决了,众人无奈下只好随之了,早上收拾好后,就直接开拔出发了。

    张海作为先锋官已经提前带着他那队骑兵出发了,李鸿星考虑到后方出现敌军的概率较大,所以,领着新兵们断后,当然在他后面还有刘志勇带领骑兵,散布在最后面远远跟随jǐng戒。

    随着车辆和人群都已经离去,大营里面顿时空旷了起来,只剩下那些四面漏风的粮仓还矗立在那里。这些粮仓他也没有叫人拆掉,就留在那里了,说不定还能够为些过路的旅人遮挡些风雨。

    李鸿星又缓慢的扫看了下四周的群山和流淌的清河水,这是他这一世从小生长的故土,无数的汗水鲜血,就洒落在这片黄土之中,父母的灵柩也就葬在这片青山之内。此去一别,不知此生还能否有再次相逢之rì?恐怕只能在梦中相聚了,正所谓‘一路征程风万里,故土只在云梦中’。

    李鸿星深呼了一口气,随后猛然回头,大手一挥,用力的大声吼道:“出发。”随后一挥马鞭,绝尘而去。

    作者说明:

    古代军中纪律和规矩也是很严格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上搜一下‘十七禁令,五十四斩’就知道了。《纪效新书》和戚继光的《练兵实纪》里面都有很详细的讲解。

    如戚继光规定军营中下级将士参见主将都必须“两跪一揖”,非直接下属参见则“一跪两揖”。道路遇见直接上级必须下马让道,行拱手礼路迎。如果是非直接上级军官,仍要下马让道立正候过。把总参见千总“两揖一跪”,以下各级均如此。上级下达军令下级必须跪接。并宣称“军中立草为标”,必须向上级行礼。这些军礼后来被清朝沿袭。

    比如明清律中的擅调官军罪,不过处以充军。原来的“乏军兴”,改为“失误军事”,处杖一百,造成失误军机的才处死刑。“从军征讨”而逃亡的,初犯杖一百,再犯处绞。也有些更为详细,比如有“飞报军情”的规定,失误军机的要处死刑。士兵在已平定地区掳掠的“皆斩”。官员将领“激变良民”,失陷城池的,处斩。

    明朝以训练jīng兵出名的戚继光主张“详责成”,所有的违犯军法军令的行为都要连坐军官。管5人的,属下1人有犯就要连坐;管20人以上的,属下2人有犯就要连坐;管60人以上的,属下6人有犯就要连坐;管百人以上,10人有犯必要连坐;管300人以上的,20人有犯,必定连坐;至管1万人的,属下500人有犯,就要连坐。每一单位的士兵都要连保,如有逃兵,一队中“一半送监”,其余一半进行缉拿,都要革去“月粮”。1年未抓获的,全队发往边防巡哨3年。本伍的士兵捆打后仍然服役,但在抓获逃兵以前只能拿一半兵饷。对于士兵酗酒斗殴、破坏百姓田地庐舍,“贯耳游营”;**妇女、偷盗财物的,就要“军法示众”。同队有士兵揭发的,全体不必连坐,如果无人揭发,就要全队连坐。这些都是他带兵训练时拟定的制度,后来大多被清末的湘、淮军继承。

    ;</dd>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