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明朝时代——别样视角正论明朝三百年大历史

正文 第22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7-0620:09:55

    孙传庭遵朱由检旨意刚出潼关就遭到大败,只好又退回关内,此时,河南境内只剩保定总督杨文岳镇守的汝宁,李自成打下汝宁后接着南下进攻退守襄阳的左良玉部,然后又陆续打下荆州、钟祥县,而左良玉带兵顺江南下守南京去了。

    在如此形势下,思宗为了边疆安全考虑,依然不愿意抽调边军,只是依靠着各省七拼八凑的军队来平叛,此时中原几省能打的只剩下陕西的孙传庭了。崇祯十六年,皇帝任命孙传庭为七省平叛总督,出潼关向河南进发,另外命左良玉从九江往河南夹击。

    崇祯十六年九月,孙传庭出潼关的大军在唐县战败,随后又返回潼关。此时,李自成已经不想再在河南、湖北跟官军纠缠了,因为这个地方毕竟处在官军四处包围之中,不利于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李自成想打回陕西去,再从陕西经山西直接进攻北京。十月份,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宗敏进攻潼关,孙传庭战死。

    潼关一失,全陕再也无险可守。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改西安为长安,建立大顺政权,建元永昌,自称大顺王,与此同时,张献忠在四川成都建立大西政权。二月份,李自成率十几万大顺军开始向北京挺进,一路由自己率领,经大同、宣化、居庸关进攻北京;另一路由偏师刘芳亮率领经真定、保定进攻北京。此时崇祯还是死守面子,既不南迁也不让宁远总兵吴三桂放弃宁远带兵入关。

    从二月份到三月份,沿途总镇总兵、监军太监纷纷投降。北京城内一片光怪陆离,上至高官,下至百姓都已经做好了开城请降的准备。十七日,大顺军兵临城下,李自成让投降太监带进来让朱由检让位的书。十八日大军开始攻城,太监曹化淳打开彰义门,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打开正阳门,自此农民军蜂拥而入。

    在这一天,崇祯逼迫皇后、嫔妃上吊,杀死了自己的女儿,接着对天启张皇后说道:“你也死去。”

    随后崇祯跟宦官王承恩赶到故宫北面的景山自缢身亡,临行前皇帝写下:“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联,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话语。

    虽然京城内的官僚、百姓都打开城门,喜洋洋的迎闯王,但事情往往不是人们所想那样。此时,李自成的队伍面临跟官军一样的问题,那就是军饷。在皇宫里并没有搜到预想的军饷,李自成便把目标对准京城的官僚、缙绅,接连不断的拷问和斩杀让人们对这个新政权失去信心,这个时候,帝国的精英集团已经跟这个新政权决裂。一个既没有决然的手腕,又不懂得如何跟士绅合作的政权是没有生命力的。

    二十日,吴三桂带领他的四万关宁军抵达京城附近,但此时京城已经陷落。早在元月份,崇祯就命吴三桂弃守宁远,带领他的关宁军进京勤王,但内阁辅臣不愿意承担弃地责任,他们不愿意拟票,崇祯又不愿意绕过内阁乾坤独断,导致机会一再错失。等到吴三桂三月十六日抵达山海关的时候,离京城陷落仅剩三天了。

    李自成自率七万大军出城迎战吴三桂,吴三桂见占不着便宜便回到山海关搬来了清廷救师。四月二十二日,双方于山海关外爆发石河大战,农民军失利,李自成被迫撤出北京城,退往陕西,自此清廷开始了进鼎中原的历程。

    当这些明朝官僚投降了清廷后,他们发现投降这个政权是对的。此时的满清政权已经是在关外成熟运作三十年的政权,他们懂得如何与上层官僚阶层合作,以换取士绅们的支持,而农民军还没有从战争的惯性中脱离出来,这正是吴三桂没有选择投降大顺政权的原因,因为他知道自己一旦投降面临的将会是跟他的同僚们一样的下场。

    令人无奈的崇祯王朝终于过去,但留给人们的思索却总也不会停止,僵硬的政策、对峙的君臣、连绵的灾害、自私的人群都会将这个王朝推向不归路。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