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32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3-0314:20:50

    关于官渡之战袁绍军队的人数,历来也是史学家各执一词莫衷一是。

    虽然《三国志》、《后汉书》都明确记载了袁绍有十万大军,而且是精兵。

    但是《世说新语》有记载:绍步卒五万,骑八千。

    这样来看的话,袁绍的军队加起来大概是六万人。

    《世说新语》只是小说家言,真实性还不如正史。

    所以东晋的史学家孙盛评断如下:案魏武谓崔琰曰“昨案贵州户籍,可得三十万众”。由此推之,但冀州胜兵已如此,况兼幽、并及青州乎?绍之大举,必悉师而起,十万近之矣。

    所以孙盛认为,袁绍的大军数量仍然是十万左右。

    所以除非有更有力的证据出现,我们只能推断:袁绍的军队数量不下于十万。

    因为当年刘虞举幽州之众去攻打公孙瓒,数量就达到了十万,何况袁绍已经控制了四州之地呢!

    在袁绍大举进攻曹操之前,还有一个举动也值得注意,即出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

    当时沮授就仗着老资格向袁绍进谏:“这个举动必将成为大祸的开端。”

    按说袁绍不过是派个儿子出去当地方长官,用得着沮授如此大动肝火吗?

    而且外臣不可预主公家事,这沮授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吗?

    其实这件事情也不复杂,沮授这样危言耸听只有一个原因:袁绍派袁谭去青州当刺史,等于间接剥夺了袁谭的继承权。

    沮授敢这样冒死进谏,是因为沮授与袁谭有关系,甚至可能是袁谭的老师,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因为按照古代的惯例,是由长子继承大业,所以一般长子会被主公留在身边培养,很少派出去做地方官,一旦被派出去,可能就回不来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秦始皇的长子扶苏。

    所以袁绍派袁谭出为青州刺史,就是挑明了不想立袁谭为世子,而沮授却为了自身利益向袁绍死谏,早就失去了袁绍的信任。

    这也是郭图陷害沮授能成功,袁绍不听沮授持久战的根本原因。

    但是袁绍这人比较爱面子,为了掩饰他不是要取消袁谭的第一继承权,他还欲盖弥彰地作了以下安排:同时派二儿子袁熙为幽州刺史,外甥高干为并州刺史,说:“我想让几个儿子各据一州。”

    对于袁绍的这个安排,我想明眼人已经看出了一个致命的露洞:袁绍的名单里少了一个人:他的小儿子袁尚。

    所以事情就非常清晰了:袁绍把长子赶到青州当刺史,是想扶植小儿子袁尚继承大业。所以他宁愿把外甥高干拉出来凑数,也不愿意把袁尚派到地方上磨炼。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会不会当时袁尚年龄太小,不能派出去掌军呢?

    这种说法貌似有道理,可是只要我们冷静地想一想,就会知道这种说法其实无比荒谬。

    这件事大概发生在公元199年,200年就是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后202年袁绍病死,袁尚居然都可以领兵和曹操打仗了。

    这也就是前后两三年的事情。

    哪怕公元202年袁尚只有二十岁,那公元199年袁尚也有十七八岁了,完全可以派出去当州刺史。

    所以袁绍没把袁尚派出去的理由就是《三国志?袁绍传》记载的:绍爱少子尚,貌美,欲以为后。

    袁绍大军已经集结,上面的争论不管怎么说,还是袁绍内部的事情,当时的上流社会对此事是如何看法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