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31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2-03-0313:28:35

    第162章纸上谈兵:沮授坚阻出兵

    第3,沮授的持久战只见其一,不见其二。因为按照沮授的说法,是一边尊奉天子,一边和曹操打持久战。

    问题来了,袁绍本身没有称帝,他要尊奉天子就要听从天子号令,等于间接听令于曹操,在持久战期间,曹操可以变着花样玩弄袁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曹操手上的天子会拥有越来越强大的号召力,在袁绍等待的时间里,曹操完全可以进一步扩大自身实力再拿下张绣甚至刘表,如果再让曹操解决刘表,或者用天子牌把刘表争取到曹操一方,那袁绍将会彻底歇菜。

    所以袁绍的矛盾在于,他要么速战速决解决曹操,要么自立为帝才能和曹操打持久战,只有称帝了才有长久的号召力。

    所以持久战的前提就是袁绍称帝。

    可是沮授却一方面要袁绍尊奉天子,一方面又要袁绍打持久战。

    这样明显的矛盾让袁绍非常不爽,所以袁绍根本不可能听沮授的建议。

    而从这个有逻辑缺陷的建议,我们也可以看出,其实沮授的持久战根本谈不上高明,只是沮授负气而向袁绍使小性子而已。

    至于沮授说的什么百姓疲弊仓库无粮,这些都不是绝对的问题,而是可以通过屯田等制度来解决的制约条件。

    如果说袁绍久战公孙瓒百姓疲弊仓库无粮,那么曹操这几年打了多少仗呢?

    几乎每年春天都是曹操第一个出去打仗,吕布来来回回打了N次,又是打袁术,又是打张绣,基本上就没歇过。

    怎么曹操的百姓就不疲弊?曹操的地盘就有余粮?!

    或者又有人说曹操屯田了。

    那河北距离曹操的地盘也没隔着青藏高原,袁绍难道不会照葫芦画瓢也搞屯田?

    众所周知,后来诸葛亮在蜀和东吴都有相应的农耕政策,这就表明,粮食还远不是袁绍非要持久战的原因。

    袁绍当时也没穷到无法给军队发军饷。

    2012-03-0313:38:43

    既然沮授的建议不高明,那么可不可以说郭图和审配说的就是真理呢?

    很可惜,答案是否。

    虽然我支持郭图和审配二人的速战速决战略,但是二人对袁曹之间的力量对比显然认识存在极严重的误差。

    按郭审二人的说法,袁绍打曹操是“譬若覆手”,即翻翻手心手背就能把曹操捏蚂蚁一样捏死,根本无需担心战败的问题,所要考虑的只是何时攻下许都。

    不用多解释,我们就可以想见官渡战前袁绍一方的将士是多么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和抗战前日本关东军差不多,根本无视敌人,也不想了解敌人。

    可是曹操真的像郭图审配二人说的那样不堪一击么?

    孙子兵法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曹操虽然之前也有被吕布颠覆,被张绣大败的记录,但是不管怎么说,曹操还是在刘表和张绣的眼皮底下消灭了吕布和袁术,而且还抵挡住刘表和张绣的联合绞杀,可见曹操绝非郭图审配口中的软柿子。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郭图审配二人并不知彼。

    那么他们知已吗?

    不错,袁绍现在掌控幽、冀、并、青四州土地,兵多将广,可是他们这十年就和一个公孙瓒死磕,一个公孙瓒都打了十年,袁绍军团真能做到百战百胜?!

    所以郭图审配二人对自己的实力描述也并不确切,所谓不知已。

    既不知彼又不知已,这仗还怎么打?

    既然连谋士都陷入了骄狂的情绪,所谓骄兵必败,官渡之战的惨败真的是偶然吗?

    恐怕未必。

    2012-03-0313:54:25

    审配和郭图对形势的把握并不准确,那么作为主将袁绍,他对战前的局势又是如何看法呢?

    史书上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是并不难推测。

    一直以来,袁绍对曹操虽然很看重,但是他一直是以大哥自居的。

    所以在曹操自任大将军的时候,他才会说“曹操当死数矣,我辄救存之,今乃背恩,挟天子以令我乎!(语出《献帝春秋》)”

    从袁绍的语气里,我们便知道袁绍根本没把曹操当成平起平坐的朋友,而是一直觉得曹操是他的小弟。

    既然这样,他觉得以他袁绍的能力,是完全可以把曹阿瞒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这也是袁绍动不动就要打到许昌的原因。

    在袁绍眼里,许昌就是他嘴边一块肉,只有要不要拿下的问题,而不存在拿不拿得下的问题。

    所以袁绍在官渡战前无疑也对曹操重视不足。

    主骄将狂,就这样,袁绍带着他的十万精兵开往官渡,而他们中的90%以上的人将找不到回家的路。

    不仅如此,在官渡之战的前夕,袁绍集团内部还发生了内讧。

    据《献帝传》记载,在沮授辩论赛失败以后,郭图为了将沮授彻底打倒,于是给袁绍进谗言如下:“沮授沮监国监统内外,威震三军,如果让他长期这样下去,袁公连你都制服不了他了,而且臣子的威权和主公不同的,才能昌盛,如果臣子的威权和主公相同,那肯定会灭亡。而且沮授在监军在外,不宜让他参与统帅内部的军事机密。”

    这样的谗言而白痴,沮授再牛也不可能和袁绍相提并论。

    但是权力问题是敏感问题,一般小心翼翼、品才兼优如臧洪还可能获罪,何况沮授还这样不知收敛。

    于是袁绍想了想,将沮授的监军大权一分为三,由郭图、淳于琼和沮授各典一军,向南进发。

    外敌未接而先争权夺利,郭图是个小人不假,关键是袁绍竟然视小人为心腹,这才是可悲之处。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