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144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2413:03:14

    对于刘璋和赵韪打算向刘表用兵的原因,史书上有不同说法。

    《资治通鉴》记载:璋将沈弥、娄发、甘宁反,击璋,不胜,走入荆州;诏乃以璋为益州牧。璋以韪为征东中郎将,率众击刘表,屯朐。

    从这上面来看,刘璋对荆州用兵,主要是因为沈弥、娄发、甘宁这些人在进攻刘璋失败后,逃窜到荆州去了,而刘表收留了他们,这从甘宁后来成为刘表一系名将黄祖的部将可以得到验证,刘璋怨恨刘表收容甘宁等人,所以借机准备向刘表下手。

    但是《后汉书·刘焉列传》给我们提供了不一样的说法:先是,荆州牧刘表表焉僭拟乘舆器服,韪以此遂屯兵朐,备表。

    这里的记载是说刘表曾经向朝廷告发刘焉僭用天子礼仪服饰,所以和刘焉结下了仇,而赵韪因此屯兵于朐,准备对刘表用兵。

    不管怎么说,好像刘表都和益州结下了一点梁子,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一个细节,那就是刘焉和刘表不仅都是汉室宗亲,而且拥有同一位先祖,他们都是西汉鲁恭王刘馀(汉景帝第五子)的后裔。

    同是汉室宗亲,还是同一位王爷的后裔,刘表却向朝廷告发刘焉的不轨行为,看来刘表是真想置刘焉于死地,至于他为什么要陷害刘焉,史书上没有相关记载,但我想,在刘虞死后,当时皇室宗亲之中最有声望的只有刘焉和刘表两人,如果刘表能把刘焉推倒,那他就可以取代刘焉成为皇室宗亲的领袖,对他将来更进一步也大有好处。

    刘璋和赵韪做出了动作,可是却似乎没有与刘表的军队发生大规模冲突,显然,赵韪的目标不是荆州,他将军队驻扎在朐这个地方也只是作作样子,那他真正的目标显然还在益州。

    但是刘璋击败甘宁、扈瑁的军事行动,已经赚足了声望,显然赵韪一时还不好下手,所以益州政局暂时出现了短暂的间歇性和平。

    益州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我们再将视线转移到东汉帝国的东边,看看在194年殒落的另一名大豪:陶谦。

    按说陶谦虽然在公元193年非常不顺,其所统治的徐州被曹操两次攻打屠戮一空,他自己也被驱赶到剡城只能勉强自保。

    不仅他被打得很惨,他用重金请来的外援刘备同样不是曹操的对手,这让陶谦的天空一片阴霾,仿佛看不到一丝希望。

    可是在公元194年,其实陶谦还是可以喘一口气的,因为拜张邈、张超兄弟和陈宫、吕布的福,曹操的老巢兗州都被抄了,根本顾不上他的徐州了,所以至少在可预见的将来,他安全了,他的徐州也安全了。

    但是,陶谦却越来越觉得活着没意思了。

    想想看,他的徐州灾难几乎是坐在家中祸从天降。

    按常理推测,他是不可能主动派兵去杀曹操的父亲的,因为这对他没有太大的利益,所以他的部将因贪曹嵩之财去劫杀曹嵩的可能性最大,这基本是陶谦掌控不了的意外事件。

    这是就是这个几乎是天降之灾,将他辛辛苦苦经营十数年徐州变成了尸山血海的修罗道场,无数无辜的百姓惨死刀下,如果不是曹操的后方出了乱子,陶谦毫无疑问会被曹操攻破城墙抓住杀死。

    如果这场弥天大祸来得奇怪,那去得也同样奇怪。

    谁能想到曹操的后方就出了叛乱呢?

    2011-12-2413:08:04

    这种事件的概率虽然比曹嵩被杀要小,可是同样也是极少会出现的。

    所以我想设身处地为陶谦想想,他恐怕也不相信那如同地狱里出来的厉鬼一般的青州兵真的会退走。

    我想他仍然相信,曹操早晚还是会来找他算帐的。

    而到了公元194年,陶谦的这把老骨头已经经不起折腾了。

    粗略一算,陶谦今年已经63岁高龄,在古代,人生七十古来稀,所以陶谦能活到63岁,也到了可以归去的时光了。

    再加上陶谦还是一位颇有救世济民理想的地方长官,看到他治下的百姓十室九空,恐怕他内心也极为痛苦,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身体越来越差,终于在公元194年年底的时候,陶谦一病不起,撒手人间。

    陶谦在临死的时候,他最放心不下的还是徐州,因为他知道,曹操只是暂时退兵,早晚还会早兵临徐州,在面对这种状况,陶谦想来想去,最终做了一个伟大而让他流芳千古的决定:将徐州托付给刘备。

    《资治通鉴》记载:徐州牧陶谦疾笃,谓别驾东海麋竺曰:“非刘备不能安此州也。”谦卒,竺率州人迎备。

    我之所以一直在赞扬陶谦,因为我相信,他在汉末的乱世之中,虽然或许能力有限,但是他是一个有品德、有信仰、有原则的好人。

    在董卓为乱朝廷的时候,他就响应朱俊,将三千精兵白白送给朱俊指挥,这个行为试问汉末的军阀哪一个能做到?

    没有!

    在李傕、郭汜为祸长安的时候,包括曹操、刘表、袁绍都在和李傕、郭汜讲和,没有人还记得天子刘协,但是陶谦记得,他号召有声望的人会盟讨伐李傕、郭汜,虽然最终草草收场,但是对朝廷有这份忠诚,而且敢于挑头起兵的有几个?

    没有!

    所有当时的军阀大豪,在死后,能将大位传给外姓贤士的,有几个?我想大家都还记得,益州刘焉死了之后刘璋不管怎么说,也继位益州牧。

    后来袁绍死后,也是袁熙袁尚掌权,刘表死后是刘琮掌权,孙策死后是孙权!

    所以没有!

    只有陶谦能做到!

    能做到以上三点,所以我说陶谦是一个有高尚情操有原则的好人,过份吗?

    一点都不过份,至少是在我看来!

    既然陶谦是这样的一个好人,他的那些恶名又是从何而来呢?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