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14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2416:17:31

    其实只要想一想,为什么典韦如此厉害,可是到死都才官居校尉呢?

    因为曹操知道,让典韦冲锋陷阵可以,让他当保镖也可以,但是一旦让典韦成为三军主将,就会成为一个笑话。

    吕布是悲剧就是由此而起。

    关羽的水平,就算比典韦强,也比吕布强不了多少。

    身居要位却力不能及,这是关羽真正的悲剧所在。

    2011-12-2509:12:03

    第101章

    笮融,丹杨(治今安徽宣城)人。初聚众数百,往依徐州牧陶谦。

    我们要注意,笮融是陶谦的老乡,都是丹杨人,所以用方言沟通无障碍,比较容易有好感。

    再加上这个笮融还颇有江湖大哥的派头,在兵荒马乱的时候能聚集数百弟兄,也是不小的一股势力,基本上和当年赵云差不多。

    鉴于这种情况,陶谦就比较看重笮融这个小老乡,于是让笮融督运广陵、下邳、彭城粮食,但是,笮融得到此三郡粮食和封国进贡物品后,并没有送到当时徐州的郡城郯县去,反而中饱私囊占为己用。基本上属于胆大妄为到了极点。

    所以这也让陶谦的声名受到极大损毁。

    但我仍然要说,笮融的罪过还是不能怪在陶谦头上,你要说陶谦政治才能不够,不大识人还好,但是你要说陶谦品德有问题,就要亲信笮融这样的小人我不大同意。

    因为笮融做这样的事情对陶谦自己也没有利益,笮融把三群粮食劫走,对徐州的官府运作是极大伤害,而笮融本人势力强大,陶谦一时半会可能也无法拿笮融怎么样,加上内外忧患,笮融又是自己的小老乡,所以陶谦对此事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做法。

    笮融得到三郡粮食之后,胆子越来越大,便大修浮屠寺,即佛寺,《后汉书·陶谦列传》记载“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作黄金涂像,衣以锦彩。每浴佛,辄多设饮饭,布席于路,其有就食及观者且万余人。”

    由上文可见,笮融修建佛寺的排场有多大。

    这里要提一句,佛教自西汉末传入中国,在上层社会颇为流行,可于汉明帝时代,发生了楚王刘英谋反一案,而楚王刘英偏偏又是个佛教信徒,结果因此案“坐死徙者以千数”。自此以后近百年中,史籍不再有关佛教在中土传播的记载,显然,也是这次株连的结果。但由于中国佛教“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奢”。比起“太平道”的“苍天已死”自然是大好,所以在东汉民间也极为盛行。

    而笮融截三郡粮食,从目前的记载来看,大多数都是用于修建佛寺和赈济灾民。

    那么我们再问一句,笮融的行为有没有得到陶谦的支持或者说是默许?

    目前有说法是说笮融是得到陶谦默许的。

    我认为,此事还要分阶段来看。

    首先,笮融劫三郡粮食,肯定是陶谦不知情而且不能容忍的,这种事情换谁都不能容忍,因为这已经是变相的作乱。

    但是,笮融为了讨好陶谦,为了不那么引起陶谦的敌视,所以他把部分粮食拿出来修建佛寺和赈济灾民,这个事情,肯定是投陶谦之所好,所以才得到了陶谦的一部分谅解。

    我们知道,陶谦虽然能力有限,但是忠君爱民无庸置疑,赈济灾民是他很乐意做的事情。

    至于提倡佛教,目前的资料很难证明陶谦是佛教徒,但是同样也没有资料证明陶谦不是佛教徒,所以我们只能推测陶谦对佛教的盛行是采取包容的态度,否则他治下的徐州就不可能发展出数万佛教徒。

    综上所述,笮融和陶谦的关系是既有对抗又有合作,不管怎么说,都谈不上笮融是受陶谦指使来行此违法之事。

    如果说笮融上面的行为还不算劣迹斑斑的话,下面这件事才是真正让士大夫们不耻,让陶谦声誉毁于一旦的根本原因。

    这就是在曹操东击徐州时,连陶谦都只能据城自保,徐州地区遭遇了巨大的战争蹂.躏,这时候笮融做了一件事,聚集了数万名百姓、三千匹战马逃往广陵避难。

    我们前文说过,此时的广陵太守正是劝陶谦和李傕、郭汜结盟而被重用的赵昱。

    赵昱见笮融到来,对他还是挺客气,史载“广陵太守赵昱待以宾礼。”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