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11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1610:36:12

    第86章魔高一丈:刘虞兵败被擒

    刘虞聚集了十万大军,正要将公孙瓒一举荡平,但是在大军开动前夕,有一个人对他不要出兵,这个人是他的从事代郡人程绪。

    程绪说:“公孙瓒虽然有罪,但是罪名还未彰显。大人您不先向派使者宣读他的罪过让他改正就真接派大军去征讨,这样兵起萧墙,对国家可是大大地不利。再说了,就算我们出兵,胜负还很难说,不如我们先不要出兵,而是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公孙瓒在我们十万大军的兵威之下,肯定会因为害怕大祸而来向您谢罪,这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上之策啊!”

    我读到这一段,觉得程绪说的非常有道理。

    首先,公孙瓒虽然有很多罪过,但这些罪过都是说大就大,说小也小,不错,公孙瓒是军纪不严明,经常抢一村烧一店,但这种事情在乱世的军阀眼里,根本就不是个事,公孙瓒的军纪再差也还比董卓和李傕、郭汜的军队要好一些。单凭这些事,是不值得刘虞发十万大军去攻打的。所以程绪认为刘虞这样出兵,短期会得到支持,但是天长日久下来,老百姓不一定会支持。

    再者,公孙瓒虽然狂妄不法,但是他毕竟没有先对刘虞拔刀,而公孙瓒不管怎么说还是朝廷的奋武将军,在对乌桓和匈奴等少数民族的战争中立下赫赫威名,也算是保土有功,刘虞率先下手其实于理有亏。

    第三,就是程绪和魏攸一致担心过的问题,就是公孙瓒凶名在外,那是见了玉皇大帝都敢捅两刀的亡命徒,袁绍怎么样,贵为关东诸侯盟主,可是公孙瓒就敢虎口拔牙,不论胜败,当时普天之下,敢跟袁绍明着干的有几个?就是魏武大帝曹操当时也是躲着袁绍走不是?从这种情况来分析,再加上兵贵精而不在多,刘虞虽然有十万大军,但是不一定能打胜。

    基于以上种种考虑,程绪认为刘虞应该集众军而不战,以不战而屈人之兵。

    换句话来说,即使刘虞现在不出兵,公孙瓒听闻动静也坐不住,到时候可能会主动来打刘虞,这时候刘虞就是正当防卫,就占据到了舆论的上风。

    也许有人会认为这种分析有问题,觉得刘虞如果不先出兵就会丧失战场的主动权。

    我想说,这种说法也不一定正确。

    就拿二战时日军偷袭珍珠港事件来说,日本也是怕错失战机,所以先下手为强。

    结果又怎么样呢?!

    即使日本取得了辉煌的阶段性胜利,可是从此以后日本失去了舆论支持,逐渐成了世界人民的公敌,早在日本对美国不宣而战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舆论,其实是至关重要的事情,不论古今中外。

    2011-12-1610:53:15

    但是忠言逆耳。

    刘虞不仅没有听从程绪的建议,还以阻挠出兵,惑乱军心的罪名将程绪推出斩首。

    顷刻之间,程绪的人头已经血淋淋地摆在了刘虞和幽州军将面前。

    好心地帮刘虞出主意,却掉了脑袋。

    而刘虞还是历史上名声上佳的“明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想程绪可能到死都不明白,为什么前面有魏攸也这样劝过刘虞,刘虞就能听从罢兵,而他一建议就要掉脑袋呢?

    2011-12-1611:16:45

    虽然杀程绪一事可能是刘虞一生之中的污点,但是我仍然不打算“为尊者讳”。

    我认为,刘虞之所以要杀程绪,倒不是程绪说错了什么,而是他要借程绪的脑袋立威,而且此时的刘虞,因为统领十万大军,内心已经失去了平静,简单地说,此时的刘虞已经处于半疯狂状态,所以再做出点什么出格的事都能理解。

    众所周知,一个平时文静内向的男生一旦迷上了网络游戏,到了虚拟世界里,可能就会变成持刀见人就砍的凶徒,历史上很多军人都以拜将封侯为最高奋斗目标,这也是李广为什么会自杀的终极原因。

    其中关节何在?

    不外乎封侯拜将之后就能率领千军万马纵横沙场攻城拔寨笑傲千古。

    所以战争是一种艺术,而作为领兵大将,那种掌握无数人生死的感觉就基本上如同上帝了,又是何等的荣耀,简直让人想想就兴奋地颤抖。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