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11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1612:20:16

    刘虞不是名将,他率领的也不是万人军队,而是十万人左右的庞大兵团,你让他如何能不兴奋到疯狂?!

    试想一下,就包括袁绍、公孙瓒和先前的董卓、孙坚、袁术、刘表,这些东汉三国之际的大佬,又有哪一个在公元193年能一声令下就召集十万大军?!

    没有人能做到,只有刘虞能!

    所以刘虞也被短暂而华丽的庞大军队迷惑了,他可能以为他真的已经可以率领这支军队所向无敌,既然如此,又何必在乎一个小小的书生从事的话呢?

    算了,就拿他的脑袋立威,我连自己的亲信都杀了,看以后还有谁敢违抗我的将令!

    再次声明,以上论述完全是个人推断,但是我觉得这是比较合理的推断,否则很难解释刘虞这样一个谦谦君子为何会对帐下的自己人挥起屠刀。

    如果刘虞的心理被我不幸言中,我仍然要说,一敌未获,先斩大将,而且斩之无名,刘虞仍然犯了兵家大忌。

    最近网上很多人在讨论明朝灭亡的原因。

    我一直认为,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有很多,但是其中必然有一条“临阵换将”。

    在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发生的“己巳之变”中,袁崇焕从宁锦防线率师回防,却在北京城下被崇祯帝召入囚禁,导致祖大寿率关宁铁骑临阵脱逃,差点导致明朝一举亡国。

    我一直想不通崇祯帝为何会在如此关键的时刻将袁崇焕拿下,他真的中了清军的反间之计?!

    很多人说没有。

    没有的话为何临阵擒将,差点提前十五年成亡国之君?!

    想不通。

    结论就是崇祯帝举措失当,最终成为亡国之君也怨不得别人。

    闲话不提。

    刘虞在错杀程绪之后,大概自己也有点后悔,就又下了一个很奇怪的军令:不要杀伤无辜的人,我们这次出兵,只是要杀公孙瓒一人而已。

    刘虞的这条军令堪比春秋时期宋襄公著名的“不重伤、不擒二毛”的军令,也和后来朱允玟的那个不让他有杀叔之名的军令有一拼,都是极端荒谬的做法。

    我同样认为,刘虞既然能威镇北国,将幽州治理地井井有条,还平息了张纯、张举叛乱,本质上来讲他并不是一个无能的人,只是他不是打仗的料,突然成为三军主将,又因大脑兴奋而变得不大理智,才会屡出昏招。

    2011-12-1612:46:25

    而且刘虞的这条军令,还可以隐约透露出他非常在意自己的名声,从而矫枉过正,他这种行为是不是想为了以后争夺帝位收买人心呢?

    同样也说不好。但无论如何,刘虞爱民如子的精神值得提倡。

    2011-12-1612:59:37

    刘虞的大军出发前夕,又发生了一件不大吉利的事情:他的队伍里出现了内鬼。

    《后汉书·刘虞列传》记载:时,州从事公孙纪者,瓚以同姓厚待遇之。纪知虞谋而夜告瓒。

    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刘虞的军帐里还有公孙瓒的人,这个公孙纪因为和公孙瓒同姓,所以被公孙瓒收买了,在关键时刻给公孙瓒带去了机密军情。

    公孙瓒得到公孙纪的秘报之后,那真是大吃一惊犹如寒冬里被人兜头浇了一盆冷水。

    这不是公孙瓒胆小怯战,而是因为现在无战事,他的部队又无粮,都散放到其他地方去了,也就是说,公孙瓒现在身边只要少数的一些亲兵。

    公孙瓒害怕到想挖开东城的城墙出去逃跑。

    但是让公孙瓒惊喜的事情来了。

    刘虞的军队都是匆匆忙忙招集起来的,根本就没有经过训练,战斗力非常稀松平常,而且又在刘虞的严令下爱惜民屋,不敢放火焚烧百姓的房屋,所以打来打去,却攻不进公孙瓒的城墙。

    这种情况让公孙瓒一下子乐了,感情刘虞弄出这么大阵势,其实就是个纸老虎。

    于是公孙瓒挑选了几百名精兵强将,顺着风势放风,然后趁乱冲阵砍杀,三下五除二,刘虞的军队就一溃千里,带着残兵部将向北逃窜,一直逃到居庸县(今北京延庆县附近)。

    刘虞这一败,竟然就一蹶不振,十万大军转眼间灰飞烟灭,令人扼腕叹息。

    这一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那就是刘虞严令士兵不许放火烧人房屋,而公孙瓒则趁风点火,火中取利,一仁一暴形成鲜明对比。这一仗的结果和过程也和华东平原上的曹操和陶谦的战争遥相呼应。

    总之一句话,残暴战胜了仁爱,邪恶战胜了正义。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