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7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典说||10:23:50

    如果说荀彧的行为诡异,那么曹操的行为就更诡异。

    如果曹操是袁绍的铁杆兄弟,现在袁绍的人背叛了袁绍,跑来找他,按理说,就算他不杀了荀彧,也不能接纳,因为这样相当于打袁绍的耳光。

    可是曹操不仅接纳了荀彧,还高兴地说,“您就是我的张良!”然后还封了荀彧做奋武司马,成为他的主要部下。

    曹操的行为丝毫没有顾及袁绍的感受,从这一点也可以侧面证明,至少在界桥之战前后,曹操与袁绍的关系并不太好,只能算是相当松散互为声援的盟友,就算曹操没被包围,也不大可能出兵帮袁绍。

    在上面的记载里,还有一件事情值得注意。

    就是在荀彧早年,大名士何颙曾经夸赞他为“王佐才也”,细心的读者会记得,这话当年郑泰也用来形容过王允。

    我们知道,王允后来结局很惨,而同样获得了这种称谓的荀彧也悲惨收场,不知道其中又隐藏了何种玄机,此是后话不提。

    界桥之战意义重大,对袁绍来说,这是他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打赢了这一场,他才真正扬眉吐气地屹立于汉末军阀之林,而且这也是他打赢的第一场大战,从此以后,袁绍的事业开始迎来春天。

    而对公孙瓒来说,输了这场基本不大可能输的战斗,他南下争夺天下霸业的梦想就此粉碎,北地枪王最终也没有绕过袁绍这一关(PS:网上有说张绣是北地枪王,我倒觉得,公孙瓒更适合这个称号,纯属瞎掰,呵呵)。

    典说||10:25:08

    界桥之战,这是一场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虽然名声没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大,但是,我认为这也是汉末三国之际至关重要的一次战役。

    公孙瓒虽然打输了,但是,公孙瓒的阵营却走出了几个后来名动天下的人物,很多熟悉三国的人物已经知道了,就是刘备等人。

    但是,从公孙瓒阵营里,不仅走出了刘关张三人,还走出了赵云赵子龙。

    蜀国五虎上将,公孙瓒阵营里竟然走出了三个,所以我觉得刘备要格外感激公孙瓒。

    我们或许有些疑惑,既然公孙瓒自己就很能打,再加上刘、关、张三英,还有名将赵云,为什么他的界桥之战会被麹义打得那么惨呢?《三国演义》里明明说了这四个人都参加了界桥之战的!

    原因很简单,在界桥之战时,刘、关、张、赵四人都不在现场,他们都去了平原县(今山东德州市境内)准备占领青州。

    有时我会想,如果界桥之战的时候,刘、关、张、赵四人都参加战斗,以后来五虎将之三全部出场,是否能力克麹义打败袁绍,从而让公孙瓒加入中原争夺战呢?

    典说||10:26:19

    从后来关、张、赵的表现来看,这种机会是很大的,可惜历史没有如果,所以公孙瓒输了。

    这里既然提到了刘备,对于这位蜀国先主,我们就有必要多费一些笔墨。

    前文提过,刘备小的时候就是江湖大哥,喜怒不形于色,颇有黑.社会老大的风范,而且“年少争附之”,可见刘备的个人魅力是如何强大,基本上不比孙坚差。

    我前文还提过,汉朝的皇室三杰,刘虞、刘表、刘焉居然都没留下父亲的名字,而刘备的祖父、父亲名字都留了下来,就算这是因为他后来成了蜀国先主,也说明他的家境未必如传说中的那么贫穷,至少要比孙坚的爸爸种西瓜,马腾自己去砍柴为生要好一些。

    针对刘备的家境,还有一些侧面证据。

    1,《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刘备)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瓚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

    这段事情我们前文也提过,卢植的声望比现在北大教授还要牛,而刘备居然可以成为卢植的学生,我只能说,刘备的学费不管是自已家里出的,还是别人资助的,他不仅能上学,还能师从卢植,即使他自己家里穷,但是他有一个富裕的宗族,也弥补了他卑微的出身,综合来看,刘备的出身并不算低。

    事实上,在卢植门下,刘备不仅认识了他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公孙瓒,后来在公孙瓒的帮助下当上平原令,而且卢植还帮了他许多次。

    后来刘备走到哪里都有豪杰接纳,固然是因为刘备自己交际手腕高明,但与他是卢植的弟子这层关系恐怕也不无联系。

    2,《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这句话有两点值得注意。

    (1),刘备不爱学习,这导致他的政治和军事才能和曹操、孙权比起来略逊一筹,这一点让他后来的道路走得异常艰辛,所以我们说,知识不一定能带来成功,但是没有知识,一定不能成功。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