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7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0112:24:33

    虽然我不大赞同过度夸大战将的作用,但我必须要说,在冷兵器时代,一员勇将的作用往往要胜过千万大军,所以有“三军易得,一将难求”的说法,就连一直到隋唐之际,秦琼、单雄信等人的勇猛,也一度决定了战斗的胜利。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典说||10:09:25

    第66章界桥疑点:曹操没想出兵

    在界桥之战中,还有几点值得注意。

    首先是有人提出,在界桥之战前夕,公孙瓒使田楷、刘备前去占领青州部分地区,和徐州的陶谦一些把当时在东郡的曹操包了饺子,导致袁绍缺少了一支重要的援军,所以当时的情况对袁绍非常危急。

    具体证据以如下几条:

    1,《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袁术与绍有隙,术求援于公孙瓒,瓒使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以逼绍。

    2,《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袁绍攻公孙瓚,先主与田楷东屯齐。曹公征徐州,徐州牧陶谦遣使告急於田楷,楷与先主俱救之。

    这个观点很有道理,但是我仔细研究了界桥之战的前后,我发现这件事情其实没有这么简单。

    第1点,公孙瓒在界桥之战前是派了田楷和刘备去青州,但是他们在界桥之战前后,没有证据田楷和刘备与曹操发生了战斗;所以不管是在《三国志·袁绍传》里还是《资治通鉴》里,写界桥之战的事情时都没有将刘备、田楷和公孙瓒与界桥之战联系在一起;

    第2点,公孙瓒派田楷和刘备去青州,是有可能想对付曹操,但也有可能是防止公孙度或者张燕来插手他和袁绍的事情,不一定单单是想包围曹操;事实上,公孙瓒想占领青州,是谁来阻挠就打谁,单独针对曹操这种说法还需要更多史料来证明;

    第3点,曹操此时与袁绍的关系没有大家想像的那么铁。

    曹操与袁绍的矛盾,从诛杀宦官开始,到要不要立刘虞为帝,已经闹过好几次分歧,就在袁绍刚刚夺了韩馥的冀州的时候,曹操的铁杆盟友鲍信还劝他到黄河以南,避免和袁绍有交集。

    但是曹操与袁绍又确实是某种意义上的盟友。

    针对这个问题,我是这样看的,从袁绍和公孙瓒当时的力量对比来看,袁绍处于绝对劣势,所以他要多找几个盟友,而曹操不管怎么说是他从小玩到大的发小,虽然袁绍明知曹操对他印象不咋的,可是他还是要帮助曹操,否则他会显得很被动。

    典说||10:14:51

    但是即使是这样,以当时的情况,就算田楷和刘备不去青州,曹操也未必会出兵帮袁绍打公孙瓒,因为这对曹操没有好处,我想以曹操当时的心理,他坐山观虎斗的可能性很大,直到袁绍靠自己打赢了界桥之战,曹操才真正成为袁绍的盟友,帮袁绍打陶谦、刘备等人。

    我之所以作这样的推断,是因为就在界桥之战前夕,还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曹操早年的首席谋士荀彧,在这个节骨眼上逃离了袁绍阵营,跑去投靠了曹操。

    这个荀彧是个绝对的大人物,前文也提过,他是朝廷三公之一司空荀爽的侄子,而且他在袁绍那里也很得意,因为他的哥哥荀谌就是袁绍派去逼韩馥去位的主力。

    有这样的宗族背景,袁绍在得到冀州后也是“待彧以上宾之礼”,尊崇有加。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荀彧却觉得袁绍最终成不了大事,跑去投靠了曹操。

    一般来说,史书上都用这件事来贬低袁绍,认为荀彧早就看出袁绍成不了大事。

    但是这件事情出来得太诡异,因为就出在袁绍与公孙瓒大战的前夕。

    所以,荀彧的行为就不免让人怀疑,他抛弃袁绍,路到曹操那里,是不是担心袁绍被公孙瓒战败,他会死在乱军之中,所以跑到曹操那里去避难呢?!

    或者有人认为我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是这样的事情荀彧之前也干过一次。

    《资治通鉴》记载:初,荀淑有孙曰彧,少有才名,何颙见而异之,曰:“王佐才也!”及天下乱,彧谓父老曰:“颍川四战之地,宜亟避之。”乡人多怀土不能去,彧独率宗族去依韩馥。会袁绍已夺馥位,待彧以上宾之礼。彧度绍终不能定大业,闻曹操有雄略,乃去绍从操。操与语,大悦,曰:“吾子房也!”以为奋武司马。其乡人留者,多为傕、汜等所杀。

    这一段就清楚地记载了在很早的时候,荀彧就因为害怕兵乱,把宗族从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附近)迁去冀州投奔韩馥,让他的宗族躲过了他傕、郭汜的兵祸洗劫。

    基于这样的“前科”,我推断荀彧是因为避祸才跑去投奔曹操,似乎也不为过吧。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