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244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典说|新快|-1008:41:43

    3

    可是,李亨被册立为太子以后,命运就开始改变了,他从此被推上了嫉恨的前台。太子之位不仅没有为李亨带来好运,而且招致了对他的更多的戕害与仇恨。

    想起这件事,李亨不禁感慨万分。“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的哲理,在李亨一生的遭遇中,体现得是那样的淋漓尽致。

    从被父皇李隆基推上政治前台,立为太子储君的那一刻起,李亨就被显而易见的政治威胁所包围,所压迫。

    在开元末年之后的宰相李林甫,以及后来的杨国忠等宰相成员,都逐渐成为了对太子李亨,威胁最大的几股政治势力。

    想起这些往事,李亨的愤怒就涌上了心头,恨不得立即下旨,将当初冒犯他的人,斩尽杀绝。

    李亨面对的威胁,首先就来自于当朝权倾天下的宰相——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事情的缘由就在于,当初,李亨被父皇立为皇太子,并不是出自宰相李林甫的建议。从前,李林甫与武惠妃狼狈为奸,千方百计搬掉太子李瑛这块绊脚石,就是想把武惠妃的儿子李瑁(李清)扶上太子之位。

    想起当初面临李林甫与杨国忠等人的多重压力,李亨就感觉很是伤心难过,为父皇当时的态度感到疑惑。

    李亨不禁暗暗猜测道:“在宰相李林甫与杨国忠两人与朕的那些明争暗斗中,父皇当时对朕的态度和他的内心世界,是多么值得探秘的啊!父皇的内心里,是不是有着自己的隐秘的想法与计划呢?父皇也许并不愿意朕这个太子坐大,挑战和分割他皇帝的权力啊!所以,他才会对他们对朕的迫害睁只眼闭只眼吧!”

    想起父皇的所作所为,李亨甚至有些怨恨。父皇李隆基,几乎从不公开出面,去遏制或阻拦宰相李林甫等人对太子李亨的轮番冲击和打击。这也许真像韦坚等兄弟私下谈论的那样,父皇李隆基其实是很不情愿看到,自己的儿子-太子李亨的羽翼丰满、势力扩张,从而威胁到他这个至高无上的皇帝的位置和权威。

    李亨懂得,父皇就是想依靠旁人的力量,来制衡住自己这个太子。这就使得李亨那时的处境,显得尤为艰难和被动,怨恨与不满,也与日俱增。

    4

    对于李亨而言,他成长在这样的一个太平盛世里,并且又充当着父皇李隆基这样一位富有巨大成就感,超强的自豪感和超群的自信心的帝王的继承人,也许并不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因此,在李亨的心里,常常会不时地泛起几丝淡淡的悲哀、忧愁,不安和恐惧。这就逐渐养成了李亨忧郁不安,猜忌多疑,优柔寡断的性格。

    然而,李亨觉得,在开元,天宝之交的那七八个年头里,身为皇太子的他,虽然心情的确有些抑郁,但却也是他自己此后一生的政治生涯中,最为安定的一个时期。

    这期间,来自宰相李林甫方面的种种威胁和打击,都还没有严重到,能够危及李亨的太子地位的地步。朝廷之上,对册立皇太子这些事件,也暂时减少了太多的议论与猜测。

    父皇李隆基,应该说对于在他自己的眼皮底下—十王宅中,成长起来的皇三子-太子李亨的政治资本和性格,还是颇为了解和熟悉的。李亨也明白,父皇的内心里,虽然时常会猜疑他这个太子,但其实父皇对自己的儿子的所作所为,也应该没有什么太多的、太大的不放心。

    李亨懂得父皇的心理,父皇虽然不肯公开承认,但二哥和两个弟弟的无辜被杀,父皇内心其实是非常痛苦的。父皇也渐渐知道了李林甫,武惠妃等人陷害太子二哥的真相,并常常为此责备他自己。所以,李亨每当看见父皇一谈起这事,就郁郁寡欢地沉思起来,李亨就为父皇感到难过与伤心。

    李隆基已经吸取了一些教训,所以,他也不愿再像从前那样,一时感情冲动,做那些令他自己愧悔终身的事情。

    李隆基再也不愿像当年那样,因为年青气盛,而最终听信奸佞们的谗言,再做出一日废弃太子李瑛等三子那样,再次剥夺李亨的继承权。

    所以,李隆基虽然有时并不满意自己这个儿子李亨的性格和所作所为,他也没有过分地责备儿子,李亨才能够较为平安地生活了下去。

    因此,至少在天宝四载(745年)的年底之前的日子里,太子李亨伴着帝国的辉煌,也度过了一段颇为难得的,算得上舒心快乐的岁月。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