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20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1121:09:02

    2

    护驾的禁军将领和士卒中的大多数人,已经有好几顿都没有沾上一粒米,喝上一口水了。他们一个个都十分的饥饿焦渴,疲惫已极。他们的心里本来就窝着一肚子的火气与怨恨,饥渴更加使他们愤怒如火,怒火攻心。

    十三日那天早上,他们接到皇帝的逃亡旨令后,就在匆忙中准备行装随驾西行,撤离京师。

    那时的禁卫军将士,粮草,饮水,被褥,马匹,甚至武器装备等,很多都需要自备。他们在惊慌失措中接到皇帝的旨意以后,就开始出发,这些将士们根本就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回家去准备他们的粮草饮水。他们甚至来不及通知在京师居住的亲人,告诉自己将随皇帝向何处去,当然他们也来不及催促亲人们尽快地逃离京师,去寻找避难之地。

    此时,听人纷纷传言说,京师长安已经被安禄山的部下崔乾祐叛贼的大军占领。将士们对亲人们安危的担心,对朝廷的不满和怨恨,更加地强烈。

    多日来的不满与怨恨化成怒火,刹那间迸发了出来。一时,军怨沸腾,不逊的流言,愤怒的喧哗声四起。

    禁军首领,龙武大将军陈玄礼闻讯,惧禁军发生暴乱,最终失去控制,急忙找人商量对策。

    陈玄礼,初任果毅都尉,曾经跟随皇帝李隆基(玄宗)起兵诛杀伯父中宗皇帝李显的妻子韦皇后及女儿安乐公主李裹儿,为李隆基的兵变成功立下了卓越的功勋。陈玄礼一向对李隆基忠心耿耿,因而深受李隆基的宠信。李隆基即位以后,陈玄礼宿卫宫中,任皇家禁军的将领龙武大将军,负责皇宫警卫,以淳笃自检,而深受李隆基的喜爱。

    其时,陈玄礼对杨家的权倾天下,专横霸道,导致安禄山反叛的滔天大祸,也早就心怀不满,深恶痛疾。

    眼见如今的形势极端不妙,禁军将士们已经怒气冲天,稍有迟疑,定将酿成大祸,造成玉石俱焚的局面,甚至自身也难保。

    陈玄礼敏锐地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他急忙匆匆忙忙地前去与太子的亲信-飞龙军掌闲厩(主管宫廷的马匹簿籍)李静忠秘密商议,策划谋于皇太子李亨。

    李静忠闻听陈玄礼的建言,正合己意,不禁欣喜若狂。其实,在李静忠的心里,也早就已经对杨国忠姐妹恨之入骨。

    “陈大人言之有理!”李静忠按捺住自己的欣喜,一口赞同,“奴才最明白太子殿下的心思。贵妃娘娘姐妹,利用自己的姿色,蛊惑皇上,专权跋扈,扰乱朝纲,罪不容赦。

    奴才出生微贱,她们兄妹看不起奴才还情有可原。可是,就连如陈大人这样德高望重,功勋卓著的帝国功臣,也受着她们的轻视和打击;如太子殿下这样的孝顺仁厚的帝国储君,也没有被她们兄妹放在眼里,他们实在是罪恶滔天,人神共愤,种种恶行,令人义愤填膺!

    殿下早就有心诛灭国贼,可惜势单力孤,投鼠忌器,因此只得隐忍在心。

    如今,太子殿下有大人及皇家禁军的拥护和支持,有奴才等人的襄助,何愁大事不成呢?”

    陈玄礼闻言大喜,不失时机地拍着李静忠的马屁:“末将懂得公公的心思。只有公公一心一意地忠于太子,深刻了解殿下的心意。太子殿下和公公,完全是为了帝国前途,而绝不是因为与贵妃兄妹的私人恩怨而反击国贼。

    既然如此,我们当好好计议,以免打草惊蛇,除害不成,反被蛇咬。”

    李静忠有些脸红。他看了看陈玄礼,只见陈玄礼一脸正气。李静忠觉得陈玄礼讲话时脸色严肃,一本正经,完全没有一点讥讽之意,这才定下心来。

    “只是,”李辅国疑虑道,“太子殿下一向宽厚仁慈,处事优柔寡断,如果犹豫不决,定会大祸上身。我们还是谨慎小心为妙!如果大事不成,也绝不能将太子殿下牵涉在内!”

    “公公所言极是!末将也了解殿下的性格。因此,我们的确应该首先考虑周详,安排妥当以后,才通知殿下去具体实施!”陈玄礼点头同意。

    商议结果,两人一致同意,决定利用将士们对宰相杨国忠的极度不满和愤怒痛恨的情绪,策划诛杀安禄山叛乱的肇事者——杨国忠,以抚慰禁军将士躁动不安的心灵。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