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200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0320:02:29

    7

    李隆基越想越亢奋,心情也越发地忧郁起来。他的眼睛茫然地注视着前方,就像在向老天默默地求祈。

    乌云遮住了那月饼般的月亮,露出了一团模糊的影子,前方又是一片漆黑。似乎有一场猛烈的暴风雨将要降临。

    “如果暴风雨真的来临了,那朕该怎么办呢?苍天有眼,老天爷,你就保佑保佑朕吧!不要让朕淋得像落汤鸡似地,遍地泥泞地仓皇向西逃去。”李隆基依然控制不住他忧郁的思绪。

    人们仍在呼呼地沉睡。不远处的野外,传来了马的嘶叫声和不知名的动物的叫声。李隆基的心慢慢地平静了下来。

    “近段时间朕对时局的应对,难道就没有值得朕认真深刻地反省的东西吗?”李隆基暝然自问,“时局变化为什么会如此之快呢?朕为什么会弄得众叛亲离呢?朕处理政事为什么会昏聩如此呢?难道朕真的老了吗?朕为什么会听不见,也听不进一句诤言呢?这一切是老天爷故意和朕作对,还是朕真的治国无方,举止失措呢?”

    李隆基不停地反思,在心里问着自己。

    第三回切齿痛心析乱因反躬自省寻对策

    1

    近段时间朝廷内外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一一闪现在李隆基的面前,历历在目:

    自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九日,叛贼安禄山公开起事反叛以来,安禄山叛军的贼势虽很猖狂,但朝廷的局势还不至于完全无法收拾。

    安禄山叛贼的数十万大军,接连好几个月,都被守卫潼关的官军,阻挡在潼关一带,根本就无法前进一步。

    安禄山叛贼的北方道路,又被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们切断,面临着腹背受敌的窘境。

    那时的形势对朝廷平定叛乱是何等有利啊!叛贼占领的,仅仅不过是陈留,荥阳等几个比较重要的据点而已。

    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屡次上书朝廷,建议皇帝只要派军坚守住潼关,以待勤王之军寻找有利的时机反攻就行。

    对这一正确的决策,李隆基却没有认真地听取和接受。他不顾平叛的军事实际,总是自以为是,总是想要盲目地冒进,心急火燎地迅速收拾叛军。

    这实在是李隆基被混乱的局势弄昏了头脑,再也不能英明地做出判断与决断,而终于被国舅等人愚弄,听从国舅的瞎指挥而酿成的恶果啊!

    朝野上下的人们,那时都对国舅杨国忠因为骄傲放纵,自私无能而犯下的种种罪行,故意激怒安禄山而造成安禄山反叛的滔天大祸,恨之入骨,咬牙切齿。

    李隆基却被杨国忠这些亲密的人儿蒙在了鼓里,被贵妃兄妹的甜言蜜语,乞求哭泣迷惑了正常的心智。他被杨国忠兄妹玩弄于股掌之上而不自知,一直都没有真正地清醒,认识到安禄山反叛这件事情的严峻。他不仅不对杨国忠加以处罚,而且是越发信任备至。

    可是,自从李隆基一向亲近,极端信任和宠爱的安禄山,公开反叛的事件发生以后,李隆基对将领们却是更加地猜忌和怀疑了起来。他不再如以前那样,对将领们推心置腹,而是常常提防着他们了。

    就这样,李隆基对当时政治、军事形势的错误估计与分析,对平叛形势的判断一再失误,以及他的一意孤行,才最终酿成了如今不可收拾的危局!

    李隆基早些时曾经打算下诏,让太子李亨来监督国政,而由他亲自率领讨伐大军,鼓舞将士们的士气,御驾亲征安禄山。但最终,李隆基却被贵妃姐妹的哭泣、哀求声打乱了阵脚,把重要的讨伐贼人的国策搁置,没有了当年的决断和勇气。

    李隆基一直都以为,杨国忠兄妹是一心为他这个皇帝着想,一心考虑到皇帝的安危,对皇帝是耿耿忠心!如今,经历这么多的大事以后,李隆基才渐渐地有些明白过来,他其实只是杨国忠兄妹,谋求和保持荣华富贵的一枚棋子。

    李隆基既没有年青时的勇气,也没有了年青时的锐气了!

    李隆基的颟顸举动让将士们寒心,忧心;而各级官员的贪腐,边令诚等奸宦对领军统帅和将领们的敲诈勒索,更加让全军官兵愤怒怨恨,最终使士气低落,军无战心。将士们见贼生畏,没有了从前的勇气与胆略。

    不仅如此,李隆基后来还听从了国舅杨国忠的谗言和密报,不顾国舅杨国忠与潼关守将哥舒翰固有的矛盾,以及国舅杨国忠挟私报复的事实;不顾将士们声言,军中兵员短缺,粮草不济,武器盔甲不全的事实;他竟然强令潼关守将哥舒翰立即率军向叛贼进击。

    最后,哥舒翰果然中了安贼部将崔乾祐的诱敌奸计,乃至使潼关失守,二十万大军覆灭。最终造成了李隆基君臣抛弃国都,抛弃社稷,抛弃祖宗坟墓,仓皇西逃的危局!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