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9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3-0113:36:07

    7

    刘晏,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字士安。

    刘晏自幼天资颖悟。他少年时期十分勤学,才华横溢,名噪当时,七岁举“神童“。八岁时,李隆基封禅泰山,因跟皇帝献《颂》诗,皇帝李隆基特别召见后,大加赞赏。开元时,以神童授秘书省太子正字。

    刘晏十岁那年,“一日,玄宗御驾勤政楼,大张鼓乐百妓,罗列教坊,有王大娘者,能戴百尺竿,竿施木山状,瀛州方丈,令小儿持绛节出入歌舞。”

    这时,刘晏被玄宗李隆基诏于楼中观看表演,李隆基“使贵妃施粉黛如巾栉”,打扮停当,一同观赏。

    玄宗目视着刘晏,以刘晏的官名发问:“孩子,你是太子正字。你给朕说说,正得几字?”

    刘晏反应敏捷,立即答道:“陛下,天下字皆正,唯有朋字未有正得。”此话一语双关,不仅说出了“朋”字的形态结构特点,还寓意深刻地指出了当时朝中朋党相互勾结的时弊,真不愧是有风趣,有深度的字谏。

    接着,贵妃也兴致勃勃地让刘晏针对勤政楼下百戏争新和王大娘头戴百尺竹竿的精湛表演作一首诗。

    刘晏略略沉思一会,就应声吟道:

    “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入神。谁谓绮罗翻有力,尤自嫌轻更着人。”

    贵妃听后,不由得拍案叫绝。玄宗李隆基和其他嫔妃等也是一片赞颂之声。

    为此,玄宗李隆基特别赏赐了刘晏一制象牙笏和一领黄纹袍,神童刘晏一时名噪京师。

    天宝年间,刘晏开始办理税务,因政绩显著,官至侍御史。从此,他利用职务之便,勤奋苦读,博览群书,四处救教,对他后来的施政改革,都有重大影响,终于成为了朝廷的一代理财大师。

    肃宗李亨时,刘晏担任朝廷的度支郎中,兼侍御史,领江淮租庸事。后调任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充度支、铸钱、租庸等使。

    代宗李豫时,刘晏为京兆尹、户部侍郎,兼御史大夫,领度支、盐铁、转运、铸钱、租庸等使。

    不久,皇帝李豫又提升刘晏担任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身居宰相地位,仍领使职。

    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刘晏被贬为太子宾客,很快又进为御史大夫,领东都、河南、江淮、山南等道转运、租庸、盐铁使。

    大历时,刘晏先与户部侍郎第五琦分管全国财赋,后与户部侍郎韩晃分领关内、河东、山东、剑南道租庸、青苗使。不久,升为尚书左仆射,重登宰相之位。

    李括即位后,刘晏继续总领全国财赋,为扭转自安史之乱后朝廷的经济窘困局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建中元年(公元780),刘晏因被杨炎所陷而被害。其时,家中所抄财物唯书两车,米麦数石而已。

    刘晏一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李括四朝。他长期担任朝廷的财务要职,管理国家财政达几十年。他的财政工作效率高,成绩大,被誉为“广军国之用,未尝有搜求苛敛于民”的著名理财家,深得天下人的赞誉。

    然而,他却遭权臣杨炎陷害,蒙冤而死,令天下人为之惋惜。

    8

    就这样,面对着宰相杨炎专权,陷害忠良等一系列不当举措带来的种种问题,皇帝李括也开始疑惑,彷徨,束手无策。他不知究竟如何处理朝廷大事,究竟依靠谁才对。

    那时,李泌外放已经两年多了。他还是未能回到京师。不久,他又被皇帝调到杭州担任刺史。

    转眼到了781年,这又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份。

    正月,河北的魏博,平卢,成德三大藩镇联合起来,公开背叛朝廷。

    2月,卢杞被李括任命为宰相,朝政是更加混乱。有识之士更加忧心如焚,然而他们却只有眼睁睁看着帝国大厦的倾颓,却无能为力扶持。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