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3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2-0409:08:05

    第十回奸贼设计害良臣李泌直言安社稷(2)

    终于,李亨思量半晌,仿佛从瞌睡中苏醒了过来。

    他略带歉意地轻轻地问道:“先生啊,你是不是因为朕没有采纳先前已经和你商讨好的,你建议北方用兵的彭原对策这件事,而对朕不满意呢?”

    “当然不是!那件事情,微臣也明白陛下有不得已的苦衷!微臣所不敢开口的,是指陛下的儿子建宁王事件啊!”李泌直截了当地回答。

    “建宁王,是朕心爱的儿子。他英明果断,在时局最艰难的时候,誓死保卫朕躬,建立卓越的功劳,朕怎么能不知道呢!

    可是,也正因为如此,他居功自傲,受坏蛋的教唆,竟然打算谋害他的哥哥广平王,企图谋夺皇位继承人。

    朕为了帝国的前途和利益,万不得已,才割弃父子感情,把他排除。

    先生,难道你真的不知道其中详细的情形,其中的曲折吗?”李亨依然坚持自己的判断。

    “陛下啊,微臣却知道建宁王是受了天大的冤屈啊!”李泌为李亨做着分析:“陛下啊,以常理看,如果建宁王真有夺嫡的这种企图,当事之人,他的哥哥广平王一定会对他十分怨恨。

    可实际情形是,广平王每次与微臣谈到老弟建宁王蒙冤自杀之事,都是痛哭流涕,格外的伤心悲泣,发自内心。

    微臣因为决意要不久就辞别离开陛下,所以今天,微臣才敢大胆地告诉陛下真实的情形,以免陛下再受蒙蔽。”李泌有些痛苦地诉说。

    “朕曾经亲耳听人说,建宁王曾经手持利刃,在深夜摸到广平王的屋门,打算行刺广平王啊!”李亨依然没有醒悟。

    “陛下,这都是陷害建宁王的人的一面之词啊,现在早已无从查证!”李泌有些愤激,“像建宁王这样孝顺,友爱,聪明,直率,智慧的人,怎么可能做这样叛逆的事呢!

    而且,从前,陛下曾经打算任命建宁王做元帅,是陛下听从微臣的建议,才最后任命广平王的。

    微臣又按人之常理进行推测,建宁王如果真有夺嫡之意,争夺元帅之位的企图,那么他必定对微臣的建议十分痛恨;

    可是,建宁王却认为微臣的建议是为社稷着想,是出自公心,出自忠心,他待臣更加友善。

    陛下从这件事,就可观察出建宁王的志向和见识。”

    李亨的眼泪不禁流了出来,他涕泣交加,终于有些明白。他心中一阵悔恨:

    “先生,你的分析很对!当初朕也有那样的疑惑。但他们说得言之凿凿,不由朕不信。

    朕现在的心中是十分地懊悔。但那些事情已经过去了,朕不想再提这件事,也不想追究他人!”

    “陛下,微臣说的这些话,并不是要陛下追究责任!而是希望陛下将来处理事情时,一定要特别慎重,不要偏听一面之词。”李泌提出自己的建议,“尤其是将来对待陛下的儿子广平王时,陛下更应该如此。

    广平王已经立下了绝世大功,他必然会招致很多人的嫉恨。而且,微臣已经听说,已经有人开始对他仇视和陷害,不断地暗中散布谣言中伤他。微臣其实十分担心他也会落到建宁王那样的结局啊!

    从前,则天天后有四个儿子,长子是太子李弘。天后正打算自己夺取皇帝的位置,所以对太子李弘的聪明智慧十分厌恶,而想方设法把他害死。

    然后,天后把次子雍王李贤立为太子。

    李贤立为太子后,心里也十分忧愁恐惧,他做了一首《黄台瓜辞》,希望能感动母后。

    然而,天后权利熏心,根本听不进去,李贤终于也惨死在荒凉的黔中贬所。

    《黄台瓜辞》中说::‘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希。三摘犹为可,四摘抱蔓归。’今陛下已一摘矣,慎无再摘!”

    李亨吃惊地怔在那里。

    等了好一会,他才说道:“怎么会有这种事!先生,麻烦你帮我抄下这首《黄台瓜辞》。朕当留在身边切记,时刻留意。”

    “陛下,只要放在心里就够了,何必要表现在外面呢?”李泌劝道。

    3

    凤翔行宫里。张良娣与侄女稚儿边聊天,边为自己的孩子缝着衣物。但张良娣的心中却是波涛汹涌,并不平静。

    看着日益成长的儿子,张良娣心中不由得涌现出一种强烈的母爱之情。她不得不常常为母子二人的未来考虑。

    “孩子是如此弱小。万一某一天,自己年老色衰,皇上对自己的红颜不再感兴趣,自己母子二人将怎么过活呢?

    甚至,某一天,皇上撒手西去,自己孤儿寡母又将如何度过呢?

    宫内外的敌人是那么多,他们个个对自己虎视眈眈。一有不慎,就会全军覆灭。

    这是一个十分现实而又十分紧迫的问题。必须趁皇上还宠爱自己时,首先解决好这一切。

    皇宫美女如云。她们常会悄无声息地出现,抢夺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地位。

    最好的对策,就是自己的儿子现在就能够被立为太子。太子的位子现在还未最终敲定,自己的儿子还有机会。虽说广平王新近立下了大功,但确立太子的决定权都在皇上手里。只要能够争取到皇上的支持,太子的位子就会唾手可得。”

    但忧虑随之也涌上张良娣的心头。

    “如今,随着广平王的功劳越来越大,形势对自己是越来越不利,威胁也越来越大,必须当机立断,果断出击。

    广平王在皇上的诸子中,年纪最长,功劳也最大。朝中又有诸如李泌等大臣的支持。自己的夺嫡计划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如今,只有李辅国还倾向自己。

    而李辅国又是一个见风使舵的人,随时都可能背叛自己。他完全以皇上的好恶来决定自己的行动。说不定见势不妙,他又会投靠广平王呢。事实就是如此残酷。”

    张良娣突然有了一种孤苦无助的无力之感。

    “本想借稚儿来笼住皇上最信任的李泌,但李泌这个臭道士竟然是如此的不领情。皇上对他又是如此的宠信。

    只是听说李泌不久将会离开,回山隐居。要是真的那样,可去了自己的一个大敌,解去了自己的心头之恨。到那时,如果自己与李辅国联手,借助皇上的力量,就很有机会扳倒广平王的。”

    想到这里,张良娣既忧虑又有些欣喜。

    就这样,她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几乎忘记了稚儿,忘记了手中的活计。

    4

    “姑姑,你在想什么呢?小心针刺着手啊!你又在想皇上了吗?是不是?

    皇上才离开一会儿,你就舍不得了,是不是?”稚儿开着姑姑的玩笑。

    “稚儿,你这小傻瓜!你竟然也敢取笑起你姑姑来了。我真该把你嫁给那个不懂风情的臭道士!可恨的是,那个老家伙居然如此不懂风情,也不会领情,让我们稚儿空怀春心。”张良娣恨恨地说道。

    “姑姑,不要提那件事了吧。我的事不要你操心!”稚儿也有些惆怅,“我说姑姑啊,你似乎始终对李先生抱有成见似地啊。在稚儿心里,李先生可是一个一心为国,一心为民,没有私心的大好人啊!”稚儿赞叹道。

    “你这丫头,嫩得很啊!你没有见过世面,你是太天真啊!李泌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你知道他到底安的什么心呢?

    庆幸的是,这个老家伙不久就会离开朝廷了。这样最好,也免得我以后看见他就烦心!”张良娣心中有些畅快,不自觉地说漏了嘴。

    “姑姑,李先生真的要离开朝廷吗?皇上愿意他离开吗?他离开了,对皇上可是一大损失啊!”稚儿关切地发出了一连串的疑问。

    “稚儿,姑姑骗你干什么呢!听说,我们收复东京洛阳后,他就会回山的。

    真是太好了,我又少了一根眼中刺,肉中钉。”张良娣依然没有特意掩饰自己对李泌离开的欣喜之情。

    “姑姑,稚儿真不明白你心中到底想的是什么,你怎么那么仇视李先生!你和李辅国那种见风使舵的小人裹在一起有什么意思。”稚儿不满姑姑的行动,她提醒着姑姑

    “姑姑啊,说不定某一天,李辅国那家伙也会背叛你,出卖你呢!我恐怕姑姑到时想后悔,也来不及。

    稚儿其实也知道一点姑姑的心思。弟弟的年纪还那么小,你何苦要千方百计把他弄为什么太子,成为众矢之的,去受那些活罪呢?

    姑姑啊,你这是何苦呢?你不见历朝历代,妄想夺嫡,结果往往都是身败名裂,引来杀身之祸,甚至国破家亡呢?”

    “稚儿,你休要胡说!李辅国不过是宫中一个奴才,有什么不好控制的!”张良娣很是自信,“你这小丫头懂得什么呢?我真有些后悔,把你弄进宫来。姑姑原想找一个谈话的贴心人,想不到,你却处处帮着别人!”张良娣动怒了。

    “姑姑,你以为我想进宫吗?整天就像关在牢笼里。”稚儿顶起嘴来,“这皇宫里尔虞我诈,一片肮脏。我真不想待下去。姑姑,你不赶我,回到长安后,我也会离开你的!你过你的大富大贵的生活吧,我看不起!”稚儿气呼呼地冲了出去。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