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0-12-2911:23:46

    第三回诉真情感泣众将士占长安叛贼利令昏

    1

    6月17日,李隆基一行终于较为顺利地抵达了岐山。

    岐山,因境内东北部的箭括岭双峰对峙,山有两歧而得名。

    岐山县,位于富饶的关中平原西部,陕西省宝鸡市境内。岐山县南按秦岭,北枕千山,中为广阔平原,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南北狭长,东西较窄,境内山、川、塬皆有,渭河、纬水河穿境而过,形成了“两山夹一川,两水分三塬”的地形地貌特征。

    岐山,也是炎帝生息、周室肇基之地,是周文化的发祥地。

    俗言:“天灾多**,乱世多谣言。”近段时间,常常是流言四起。

    李隆基皇帝一行正准备落驾岐山,稍作休息。突然,探子紧急来报:“安禄山叛贼前锋已经迫近岐山。”

    李隆基一行此刻早已是惊弓之鸟。闻听探子报讯,他们来不及辨别消息的真假,一刻也不敢停留,就急急忙忙地拖着疲累的身体继续起驾前行。

    “宁可信其真,不可犯过失。”李隆基根本来不及派人去仔细打听叛军的实际情形,就匆匆忙忙地率领大众向西夺命狂奔。

    那些达官贵人都明白,一旦与大队人马脱离,他们这些衣着光鲜的贵人们,就可能成为乱民或者乱军觊觎的猎物。

    夜晚时分,李隆基的队伍终于抵达扶风郡。

    扶风郡,据《魏书-志第七-地形二下》记载,“扶风郡故秦内史,汉高帝二年更名为中地郡,九年复为内史,武帝为右内史,太初中更名主爵都尉,为右扶风,后改。”

    就是说在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风,与京兆尹、左冯翊合称三辅,是西汉的政治经济中心。

    三国魏时改为扶风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相当于今天陕西麟游、乾县以西,秦岭以北地区。西晋移治池阳(今陕西泾阳西北)。

    2

    几日的长途奔波,将士们是更加地饥渴交加,疲累至极。

    那时,军中怨愤再起,军心再度动摇。言谈之间,抨击,甚至诅咒皇帝的话语也会脱口而出。大将军陈玄礼也陷入几乎无法控制的境地。

    李隆基深感忧虑。他茫然四顾,素手无策。自己手中既没有粮草辎重解决日常所需,也没有金银财宝可以供自己用于赏赐。

    李隆基深知:“大军一旦失控,就将堕入深渊,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永无回天之力。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寻找粮食和财物,稳定军心。只有到达西蜀等后方基地,才有可能转危为安。那时,才有可能谈上什么国家中兴。然而,对将士们的高官厚禄的空口许诺,无异于已经成为了画饼充饥,已经无济于事。”

    李隆基愁眉不展,不知如何应对。一种无力之感,油然而生。

    在这绝望的时刻,突然,高力士一脸喜气,兴冲冲地跑来报告李隆基。看见高力士喜悦的神态,李隆基怦怦的心跳更加剧烈了:

    “启奏陛下,大喜大喜!我们有救了!蜀郡的进贡物品,已经转运抵达扶风郡。请问陛下,这批物品如何处置?”

    李隆基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他心中一阵狂喜:

    “感谢上天,你还没有抛弃朕啊!这批贡品真是来得太及时了,你挽救了朕父子之命啊!”

    事不宜迟。李隆基立即下旨,将那些进贡的春季彩色丝绸及其他物品统统陈列在庭院里,下令陈玄礼召集将士们进来领取。

    将士们静静地集合在庭院中,准备领取自己用心血生命换来的东西。

    2010-12-3011:42:02

    3

    这时,只见老皇帝李隆基由高力士扶着,气喘吁吁地登上城楼向将士们致辞:

    “各位效忠朕,一心报国的将士们,你们辛苦了!朕在这里真诚地感谢你们!

    近年来,由于朕年纪渐渐衰迈,听信佞人,用错了人,以至胡虏叛乱,威迫朕必须远远地避开刀锋,把祸患留给了你们!

    朕知道当初离京时,你们都是仓促间被强迫征调,追随护驾,连向父母妻子儿女告别的机会都不可得。你们跋山涉水,追随朕来到此地,大家身心劳苦,身体憔悴,都到极点,朕感到万分愧悔!你们的一片忠心,朕会牢记于心的。等到朕收复长安,朕会重重地赏赐你们。如今,你们跟随朕受苦受累,朕深感过意不去。

    正因为如此,如今,朕做出如下的决定。

    巴蜀路途还很遥远,而道路又异常险峻,阻隔千山万水。那里的郡县大都偏僻狭小,太多的人马,他们可能无力供应。

    现在,朕体谅你们远离亲人,忠诚地追随朕来到此地的痛苦心情,朕愿意尊重你们各位的意见,准许你们各位各自回家,回去照顾自己的亲人。

    你们应有的赏赐,俸禄等,照常领取。你们的功劳,朕会记在功劳簿上。光复之日,朕还会重重地赏赐你们。

    朕将独自率领朕的子孙,宦官,家眷等,前往西蜀避难。前方沿途较为平安,我们足可以自己走到。

    今天,朕在这里跟你们依依惜别!

    在这国难当头的日子里,朕没有太多的金钱赏赐你们,也无大力报答你们效忠朕的一片赤心。今天,你们不妨把这些绸缎拿去换成干粮盘缠,应付着回家去,寻找保护你们的亲人。

    如果你们回去,看见长安的父老乡亲,请代表朕向他们问候,乞求他们原谅朕的过失,原谅朕的昏庸无能。

    请你们好好自爱,朕会牢记大家的恩德,永世不忘。

    朕相信,朕与太子总有一天会光复京师,扫平逆贼的。那时,让我们君臣再次相聚。各位将士,前途保重!”

    李隆基涕泪齐下,滴到衣襟之上。讲到最后,已经是声音哽咽,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2010-12-3018:01:16

    4

    城楼下,到处都是哭泣声。文武百官,将士们也是声泪俱下。他们由衷地感激,大声地向皇帝发誓:

    “皇上放心,我们无论生死都追随陛下。从今以后,我们决心誓死报国,再无二心,以报答皇上的深恩。”

    李隆基默默地看着众人,停了很久很久,他感动感慨,有些忘情。

    最后,他努力地忍住眼泪,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众位爱卿,忠勇的将士们,要去要留,还是要由你们自己决定!但是,无论你们选择去留,朕都会感念你们对朕的一片忠心。”

    文武百官和将士们,都被彻底感动,一个个潸然泪下,全场一片抽泣之声。

    自此以后,流言才渐渐平息,军心才告安定。

    5

    却说太子李亨,被父老盛情挽留,虽已决心留下,但却又彷徨无计,不知道究竟向何处去才好。

    于是,他下令紧急召开临时军事会议。大儿子广平王李俶见众将已经到齐,就急忙与大家一起讨论:

    “各位,如今天色渐晚,皇上已经远去。贼势不明,此地不可久停。我们到底应该向何处停留,大家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大家面面相觑,束手无策,许久没有回音。

    等了一会,建宁王李倓突然灵机一动,他站起来,大声向父亲建议道:

    “父亲殿下,儿臣有个意见,不知可行?殿下从前曾担任过朔方战区节度大使。每年春节,文武官员呈递名单向殿下拜年时,殿下叫儿臣负责接待事宜,所以,儿臣还约略记得殿下的部下们的姓名。

    而今,河西,陇右两战区的部众都被安禄山叛贼击败,部众纷纷向叛贼投降。而他们留守战区总部的剩余部队,他们的父兄子弟,很多都在叛贼之中。所以,如果我们贸然前去,儿臣恐怕他们的人心不稳,可能会发会生难以预测的变化。因此,儿臣以为,我们万万不可重涉险地,去到河西,陇右两战区。

    那么,现在,我们就只剩下一条路好走,那就是到朔方战区去。朔方战区不仅离我们最近,而且那里人饱马肥,有利于我们东山再起。

    而朔方战区行军司马裴冕是世家之后,忠贞可靠,那里正由他主持大局,所以,儿臣以为,我们不如去投奔朔方战区。

    儿臣从探子那儿得知,安禄山盗贼鼠目寸光,没有深谋远虑,他们进入长安,一群盗贼正忙着抢劫掳掠,根本没有时间夺取土地,也没有时间追赶我们。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儿臣建议,我们不如利用这个空挡,迅速前往朔方战区避难。然后,我们再慢慢计划大军讨伐叛贼的问题。儿臣以为,这是上等策略。”

    “好极了!”大家一致赞成。

    于是,太子李亨一行人立即率军从奉天北上。李亨边走边派人四处招兵买马,并召唤李泌等人前来太子驻地。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