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犹太商人的智慧

正文 第23节:世界市场中犹太商人的拓建(7)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小说阅读网,需要大家支持噢=】

    不仅如此,沙逊家族的全球眼光也使他们的实业经营有了极为广阔的展开和回旋余地,可以视经营条件的适合与否,作灵活机动的进退,而不必固守一地,在不利境地中苦苦挣扎。沙逊洋行由印度孟买而发展到上海,在孟买形势不利的时候,把重点转移到上海,而随着上海形势的变化,又将资金作大规模转移。沙逊集团在第二次大战前夕和战后曾以英镑投资和外币汇出方式,两次转移原在上海的资金,据估计共有至少2000万美元的资金被抽离。这种经营地点的变动和资金转移,对沙逊集团的自身发展来说,无疑是极为有利的。至于它对原所在地的经济之影响,这里不展开讨论。

    4.施格兰王国

    在犹太商人所建立的规模巨大的跨国公司中,有一个最不合乎犹太人习性,但又最合乎他们经商理性的,是酒类生产的跨国公司——施格兰联合酿造公司。读者也许在阅读本书之前,由市场上的"施格兰冰露"而听说过它了。

    犹太人很知道喝酒的快乐,在他们宗教节期的宴会上,也要喝一种特制的葡萄酒,甚至把发誓戒酒的人认作罪人,因为他竟然无视上帝赐予的如此美妙的享受。

    反过来,犹太人又很知道喝酒,尤其沉溺酒杯之中的危害。有一句谚语说:"当魔鬼要造访某人而一时抽不出空来的时候,便会派酒来作代表。"所以,"钱应该为买卖而用,不应该为酒精而用。"

    对酒的这种爱憎并存的心理,是经营酒类生意的良好基础。知道酒的好处,也就知道酒的市场在哪里;知(色色小说 http://Www.HXIAOSHUO.net/duanpian/1.html道酒的害处,尤其是沾上了难以解脱的害处,就更知道市场在哪里;不肯为酒精花钱的人,才有可能为买卖酒精而花钱或者赚钱,否则难免有一头扎进酒桶去的风险。

    犹太人经营酒类生意有一段不短的历史。从16世纪到19世纪,许多犹太人是波兰地主庄园的承租者。当时,他们经常建立酒坊和酒厂(属于波兰境内的首批工业企业)来增加自己的收入。其他一些犹太人即使没有自己的酒坊,也开了些小酒店。当波兰在18世纪最后几年中被大国肢解时,居住在城里的犹太人约有15%经营或生产酒类,而在居住于农村的犹太人中,操这项营生的达85%。从这一背景来看,犹太人成为世界酒类王国中的主宰似乎完全是顺理成章的,"施格兰"为世界最大酿酒企业,仅次于它的是美国申利醇酒公司,也为犹太人所有,更何况,施格兰酿酒公司的所有人,布朗夫曼家族本来就连名字中都带有酒味:在意第绪语中,"布朗夫曼"的意思就是"酿制白兰地的人"。

    施格兰王国的奠基人耶希尔·布朗夫曼不是一个酒坊主,而是一个磨坊主。1889年,在俄国发生屠杀犹太人的暴力事件后,他离开了奥德萨,来到加拿大西部定居。他先是经营木柴,很快发了财,买下了一座旅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