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犹太商人的智慧

正文 第22节:世界市场中犹太商人的拓建(6)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小说阅读网,需要大家支持噢=】

    1880年,亚可布返回印度,不久,伊利亚斯去世,家业由亚可布与三个弟弟共同经营。洋行在印度各地投资工业,而上海分行仍以经营鸦片为主,也进口一些自有企业生产的纺织品。此后逐步转移到以经营房地产和抵押放款为主。

    1916年,亚可布去世,因其无子,新沙逊洋行(色色小说 http://Www.HXIAOSHUO.net/duanpian/1.html遂为侄子维克多·沙逊控制。1920年,维克多将洋行改组为私人股份有限公司,核定资本为100万卢比。后因印度的独立运动和民族工业的发展,维克多遂将经营重点转移到上海,上海的利润不再汇往孟买,大部分留在上海重新投资。

    一直到抗战前,洋行主要经营进出口贸易。20年代后,鸦片贸易衰落,沙逊洋行代之以布匹,一时成为最大布匹进口商。此后,因形势变化,进出口贸易基本结束,开始大力发展房地产。

    还在20年代初,沙逊洋行已经是上海最大房地产商,共有产业29块。停止进出口贸易后,更是购地出租,或让人租地造屋,或建造高楼出租,或倒卖房屋,房地产利润成为洋行后期利润的主要来源。

    此外,沙逊洋行还投资多种企业,通过股权收购控制了不少企业,并设立若干金融机构来操纵上海的金融市场。到1935年前后,沙逊家族在上海的事业达到了顶峰,其经济实力超过其他著名英商财团,成为上海首富。1941年沙逊集团在华各公司的资产总额为19.62亿元,此时,沙逊集团虽已经过一次大规模资金转移,但仍大大高于另一家著名英商财团美英烟草公司在华的总资产,后者仅6.23亿元。

    太平洋战争前夕和中国抗战胜利后,维克多见上海形势不利,两次将资金大规模转移,并将总行迁至巴哈马群岛。1958年,中国政府因沙逊洋行拖欠巨额税金与租金,遂将其存留在上海的一些未及变卖的房产全部接管,至此沙逊集团在上海历时百余年的经营活动,最终结束了。

    沙逊家族在其长期进出口贸易中,充分利用了跨国经营的便利和优势。从洋行的两宗大商品鸦片和布匹的经营方式来看,都是以印度或其他地方为生产基地,以上海为销售视窗的。

    在当时的上海,经营鸦片的洋行不止沙逊一家,如怡和洋行、颠地洋行等,原先的买卖都做得比沙逊大,但它们收购印度鸦片需由中间商代理,数量、价格均受人控制。而沙逊洋行则充分利用总行在印度孟买的有利条件,派遣大量人员在印度廉价收购鸦片,甚至放高利贷直接收购"青苗",以至控制了印度产地约70%的鸦片。结果,沙逊洋行销售的鸦片数量很快超过其他老牌鸦片商,成为最大的鸦片输华商。

    20年代后,鸦片贸易衰落了,沙逊洋行又在中国推销起印度的棉纱、市布、麻袋、火油等商品来,这些东西原来都是沙逊家族企业生产的。沙逊洋行在印度投资工业,开设棉花厂、纺织厂、麻布厂、麻袋厂,在英国开设纺织厂、呢绒厂、人造丝厂,在荷兰开设制糖厂等,都同沙逊集团在世界各地的进出口贸易有关。沙逊集团这种集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经营安排,充分发挥优势,保证利润不外溢,同时,也真正使自己的市场成了一个"世界市场",有时甚至还能通过逆向销售来获取厚利。比如,1927年,中国人民抵制日货,上海日资内外棉纱厂产品大量积压,沙逊洋行乘机压价收购,借助自己的销售管道,转而向印度、中东等国销售即是一例。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