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红色铁幕

正文 第三章:炮火弧线(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当直升机扬长而去的时候,留给苏军空降兵的,却是一堆烂摊子。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美军对他们的空中战术打击已经算是很轻的了,因为在另一个方向上,北约军队正在大溃退……</p>

    一辆T—64主战坦克轻而易举的就将柏林墙撞塌了,隶属红旗第13集团军—近卫第17摩托化步兵师的突击部队正在开足马力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挺进。车内的米歇尔大尉把眼睛瞪得圆鼓鼓的,生恐某个废墟里跳出一枚火箭弹来。自己死了不要紧,不过这辆由莫托佐夫设计局主持设计,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坦克工厂生产的苏联第三代新型坦克几乎是还没来得及进行武器试验就被投入到部队中使用了。可想而知,作为新型坦克的驾驶员,这辆坦克的价值已经超过了坦克手自己的生命。</p>

    作为全军为数不多首先驾驶T—64A主战坦克的装甲兵,米歇尔也算是从降级处分中找到了一点点的安慰,当整个位于进攻一线的西方面集团军群,北方面集团军群,南方面集团军群以及中央方面集团军群还在使用老旧T—62时,米歇尔和他的部队已经有了更为新锐的钢铁坐骑。“所有窗户都给我点一次名,我可不想让这辆坦克报废在这前不着边,后不着店的鬼地方。”米歇尔对另外两名车组成员说道。(T—64的驾驶员人数为3人,比T—55少一人)</p>

    随着坦克炮塔的转动,2A26式125毫米滑膛炮顺着周边已经被轰成废墟的楼房的窗户开始了逐个清扫,-轰-轰-轰-,在一声声炮吼下,那些摇摆不定的的百叶窗最终被炸成废渣。二冲程活塞水冷式涡轮增压柴油机带动起这辆可以被称之为世界坦克历史上有着划时代意义象征的坦克前进,履带碾压大地时发出的铿锵声足以让苏联坦克军队的敌人感到绝望。</p>

    从吕贝克,沃尔夫斯堡,埃尔福特一线前出进攻的苏联西方面集团军群在20个炮兵师的火炮掩护下开始了突击。高密度,大纵深的炮火覆盖历来是苏联军队的拿手好戏。在卫国战争中屡试不爽的战略战法拿到北约面前依然占尽优势,部署在第一线的西德国防军第1,第2,第5师几乎还没有见到苏联人的影子就和世界说拜拜了。</p>

    战后幸存下来的西德士兵在回答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说:“那是一场灾难,苏联人似乎从来不会吝啬他们的弹药。就像地震一样,很多人都还没有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就永远的睡着了。”</p>

    从早上9点开始的炮击整整持续了2个小时,这两个小时,苏联军队成功向西德倾泻了500吨炮弹。位于火线地区的军事目标,非军事目标全部都被标记在地图上的火力覆盖范围内。炮击结束后仅仅才过了不到3个小时,西方面集团军群下辖的近卫第1,第2坦克集团军,近卫第8,第20合成集团军以及突击第3集团军就开始进攻了。帕维尔·奥斯坦丁诺维奇·科舍沃伊这招显得很毒辣,没有空中掩护,没有预备役,甚至连后勤补给都没有完全到位,整个集团军群就朝着西德出发了。</p>

    “要达到突然性的目的,战争本身就是一场赌博。如果你没有足够的魄力,勇气和本钱,那么就更不要谈什么运气和胜利了。我们在准备的时候敌人也在准备,让我们的敌人缓过劲来是愚蠢的。”这是科舍沃伊在柏林战略研讨会上的原话,虽然对于他这种极具有军事冒险主义色彩的言论华约联军总司令—伊万·伊格纳季耶维奇·雅库鲍夫斯基觉得有点逆耳,但对于他的战略手段却给予肯定。</p>

    突然性的进攻作战苏联人已经深深地领悟到其中的奥妙了,纳粹的“巴巴罗萨”不正是运用这一点而达到预定的战略目的吗?如果双方拉开阵势大干一场,或许德国人那三个集团军群连白俄罗斯和高加索山脉都越不过去,在敌人认为不可能进攻的时期,自己的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突然发起进攻,历史证明,这样的手法收获往往都是巨大的。</p>

    而事实上苏联的确达到了这个目的,国防军在炮火中死去,又在几乎没有什么准备,甚至是连基本救援行动都没有完全展开的情况下接收苏军坦克战术的洗礼。从北到南,整个柏林墙在也抵挡不住苏联人的铁蹄了。匆忙赶来的北约空军原本让已经处于绝望边缘的西德国防军看到一丝希望,但在更为强壮的铁幕战术空军面前,这些空军又算得了什么呢?</p>

    现在,整个西方面集团军群率先突进的3个坦克师,5个摩托化步兵师已经在向黑森州的法兰克福市靠近,只要越过那片并不算很大的国家森林保护区,那么在整个德国中部丘陵地带,北约是无论如何也阻止不了法兰克福的失陷。</p>

    一旦这个西德重工业城市沦入莫斯科手里,那北约在中欧也就没有了什么战略可言。从法兰克福穿过的,贯穿西德南北地区的铁路干线就有6条之多,这些从黑林山,施瓦本山延绵出来的铁路在法兰克福交汇,又从这里分散到屈斯腾运河,施泰因湖畔的铁路一直是西德经济的生命线,而法兰克福也可以说是西德的工业动脉城市,整个国家的咽喉,同时这里,也是德国对西欧的门户,修建的高铁和高速公路也是从这里作为起点,穿过莱茵河,直达法国东南部和瑞士北部。</p>

    很显然华约占领这里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个是为部队越过莱茵河打下基础,策应法国东南部的空降部队;另一个则是一劳永逸的解决东西德国的问题。西德在红色阵营面前就是个畔脚石,是阻止社会主义向西欧扩展的最主要原因,除掉他,北约才能被称之为真正的被打垮。</p>

    “和先前部队到哪里了?”米歇尔问。</p>

    通信员摘下耳麦回话,“营长同志,第8连已经到了全德林堡。他们在那里遇到了美国人的阻击。”</p>

    米歇尔摊开地图一看,差点吓得跳起来。“这帮兔崽子已经突破柏林墙十几公里了,都摸到萨尔森—安哈尔特的边界处了,再往南走就进入土林根州地带。真不知道该夸他们还是该骂他们,那里驻有美军第6集团军2个装甲骑兵师的部队。”</p>

    成员们都笑了,“营长同志,这不正响应了方面军司令员的号召吗?我给你们的命令只有一个,那就是:突击!突击!突击!”</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