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人命关天

正文 第26集 移花接木(中)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03)</p>

    次日上午。门诊部一楼。“心脑血管类病专科,郜利声专家诊疗室”。门前墙上小黑板《公</p>

    告》:郜利声医师为满足广大患者要求,于每天上下午,各增加一小时坐诊;又鉴于郜医师负有住院处病房值班任务,须门诊、病房两边兼顾,其空挡期间,望持“专家号”患者耐心等待并予谅解。郜利声医师诊疗室、某年月日。</p>

    门前站着、坐着的队伍,从诊疗室排到楼门口。昨日门前等待的患者徐哥,吕姐及丈夫老王,正站队伍前边,靠近诊疗室的位置。</p>

    诊疗室内。诊疗案边端坐着穿白罩衣、戴白帽,脸上捂着个大白口罩,只露两眼的“郜专家”。医师诊疗案对面坐着,亦着白罩衣帽、戴白口罩的医助龚翎。此时,“郜医师”抬头看一眼墙上的石英钟,向龚医助轻点下头,示意:诊疗可以开始了!</p>

    龚医助亦点头,并当即站起向门外宣布说:“好,现在诊疗开始。一号进来,二号准备。”一号徐哥向吕姐谦让,见对方摇头谢绝后自己当即进来,坐在医师旁边,医案一侧。</p>

    龚翎仍站着大声解释说:“郜医师这几日白天,门诊部、住院处两下兼顾坐诊,晚上还要加班手术,着急上火,嗓子沙哑,说不成话;因此只管听、切、诊、鉴,由我负责问诊、代开处方;还请各位患者见谅。”</p>

    徐哥谅解地:“郜专家能满足广大患者要求,每天上下午各增加一个钟头坐诊时间,已属不易;自己却又带病为我们患者诊病;这不能不让我们大家由衷感动;我代表他们深表谢意;看病关键是听、切、诊、鉴;只要能治好病,由谁问诊及代开处方,我们都没意见。”</p>

    边说边回头向门外队上准问地:“你们大家说,是不是这样呀?”</p>

    队伍中众人回答地:“对,是这样!”于是,正式诊病开始。</p>

    迭印:“郜医师”为徐哥先切脉,再听心脏,尔后示意张咀看舌苔的情景------</p>

    “郜医师”用笔在处方笺上写下一行话,再分别由医助龚翎一一代问,患者作答的情景------</p>

    最后“郜医师”再于处方笺上写下“医嘱”,龚翎又按“医嘱”写下处方,再由“郜医师”检查无误,签名交患者情景。龚助理再叫下一个,再下个,更下个患者入内;“郜医师”为另一个个患者听、切、诊、鉴的情景;龚助理遵“医嘱”再开出一例例处方的情景------</p>

    解说员画外音:谁都知道中国的普通百姓、尤其农民好哄,而患病求医处在难中的农民百姓更好哄!一个高姿态,一个好脸色,再加几句好听话,也不管是真或假,便能当即将他们打发;你看,为挂一个“专家号”,他们能半夜起来去排长队;可临到真看病时,只要坐到穿白衣白帽戴白口罩者面前,人家说“这就是专家”,他们便信以为真。可中国的普通百姓、尤其农民百姓,却也是不好欺的;虽暂时的高姿态,好脸色,好听话,能将他们哄着,但决非长久之计,也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一朝谎言戳穿,诡计揭露,真相暴光,惹翻他们之后,反击过来的力量,必将势不可挡------</p>

    与此同时。住院处一楼。挂同样牌子的“专家诊疗室”。老住院患者,与病重欲新住院患者,同样川流不息。而此时坐主治医位上、着白罩衣、戴白帽和白口罩的医生,倒真是郜利声自己。</p>

    而重病号鲁坤却坐诊案对面沙发,依伏在妻子方娟身上,不停呻吟。郜利声正为某患者诊病,另位患者却返回来,指着处方询问些什么;这患者刚打发走,门外却听到争吵声;他只得向面前患者歉意的点点头,出门去维持一下排队患者秩序;重新坐下为面前女患者诊病。</p>

    此时龚翎事急慌忙进来,看看手表,向老师亦向患者道歉说:“对不起,家里临时遇点急事,俺来晚了一步。”</p>

    郜利声谅解的点点头,又将已开好的一份《医嘱》交给她,并指着对面沙发坐的鲁坤吩咐说:“领这位鲁坤患者去办住院手续吧。”</p>

    于是,龚翎当即相帮方娟,将她丈夫鲁坤扶起,领他们去办住院手续。</p>

    迭印:郜利声医师,继续为一个个重症患者诊病、开处方和住院手续情景;郜利声在某病房为患者诊病情景----</p>

    门诊部一楼。“专家诊疗室”。冒名“专家医师”和冒名“医助”,继续为乡下和县外患者诊病的情景------</p>

    孟朝富副院长,亦着白色医生衣帽,戴白口罩;到门诊部一楼。“专家诊疗室”及住院处一楼,“专家诊疗室”“微服私访”的情景------</p>

    当晚。某乡镇。临街三间平房。其中一间侧房灯亮着。这是间新开的杂货店。店主周师傅正在店里柜台内外忙着;其妻周嫂正在门外走廊下用煤炉做晚饭;五岁的女孩小馨,怀中抱个书包,呆坐走廊下;而仅有七、八岁她的哥哥小昆,则小大人似地不时跑向路边,往县城方向张望,还要走近妹妹身旁,耐心安慰地:“好妹妹咱不怕,即便爸妈不在家,不还有哥哥吗?现在俺就开门进屋做饭,不会让你饿着哩。”边说边欲开门进屋.</p>

    周嫂关切地:“小昆哪,你年纪还太小,那会做饭哪?小心被炉火烫着,被菜刀伤着。若你爸妈今晚回不来,你姊妹俩就在叔叔婶婶家吃饭算了;俺租住着你家房子,开门是两家,关起门咱就是一家嘛。”</p>

    小昆推辞说:“不了,婶婶,饭做好您全家就吃吧。俺爸妈今早临出门时交待,他们去县城医院给我妈看病,今天无早无晚准回来;县城旅店和伙食那么贵,他们不会在外食宿的。俺进屋先捅开煤火,馏上馍,等爸妈回来一并做饭。”</p>

    周嫂感叹地:“小昆这孩子真懂事。”</p>

    周师傅亦赞同地:“你没听戏&#25991中唱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p>

    周嫂沉思地:“可也是。你说吕姐那么好的人,老公王哥人又好又勤劳;俩孩又聪明懂事;眼瞅多幸福的日子,她却得了那么怪的病。说是起大早去县医院,好不容易挂上了治这类病的‘专家号’,真能治好也算万幸;万一------”</p>

    周师傅不满瞪妻子一眼地:“呸!你胡说什么哩。佛家说‘好心自有好报’;吕姐夫妇那样好的人,她那病一准能治好。俺也在电视上看到了,说县医院那个,专治吕姐他们这类怪病的医生,还是个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呢!既是专家什么奇事怪事能被难倒?‘三钱’是导弹专家,能造出原子武器;袁隆平是农业专家,能试种出高产水稻;那这医疗专家,也就准能治好吕姐她们这类奇异怪病。”</p>

    夫妻俩正在走廊下热烈讨论,突听黄昏中由远而近架子车“吱吱”声。小昆向妹妹惊喜说:“是咱爸妈回来了。”于是,兄妹俩手拉手跑着向路口迎去------</p>

    (04)</p>

    与此同时。县医院住院处。二楼。“204病房”。一房三位。靠后窗的便是新入住患者鲁坤的床位。鲁坤和衣躺在病床,似睡似醒;经郜医师紧急救治后,病情业已稳定,且亦停了呻吟。</p>

    妻子方娟奔波了一天,此时既累又乏,竟爬在床尾“呼呼”睡去。另外两病床上,分别住着一男一女两位老年患者。鲁坤翻个身欲要坐起,方娟醒来询问说:“阿坤,是想方便还是想喝水?”</p>

    鲁坤显得有气无力地:“想小便------”</p>

    于是,阿娟当即弯腰病床下欲找便壶;鲁坤急拉妻子说:“屋里当着别人多不好意思,你扶俺起来去趟卫生间。”</p>

    方娟埋怨说:“你是重病人,那来哪么多穷讲究?你就解便壶里,完事俺拿去倒了算了。”</p>

    鲁坤固执地:“不。趁现时尚未手术,还有点能下地的力气,还是去卫生间吧。”</p>

    妻子拗不过,只得扶鲁坤起来,搀着他亦步亦趋去走道内的公共卫生间小解。尔后再扶着他亦步亦趋重返床上。</p>

    方娟又提起暖瓶去茶房提水。邻床老人的陪护小孙欲接地:“方姐,俺年轻,让俺去吧?”</p>

    方娟大度地:“不就一瓶水嘛,累不着人,谁提都一样。小孙哪,俺当家的能同大伯、大娘住同间病房,说明咱有缘份;所以不管干啥活,或家里送来吃的喝的,有活大家干,有福咱分享,千万别再客气。”</p>

    小孙赞同地:“好的,好的。刘姐,方姐的建议你听到了吗?”隔床大娘的陪护刘姐当即应和说:“听到了,听到了。完全赞成。能住一起是缘份;有活大家同干,有福大家共享。” </p>

    于是,方娟提起暖瓶出外提水。小孙关心地:“鲁哥,你吃水果吗?俺帮您削?”</p>

    鲁坤微笑摇头说:“谢谢你老弟,这会儿俺还不想吃。”小孙又关心地:“鲁哥,你也患的这种脑疼怪病?这个病犯后脑疼起来可痛苦了;也只有动手术开刀才能根治。俺爸年纪大了,医生担心抗体差,怕下不了手术台,建议服药保守治疗;你年轻是准备动手术吧?”</p>

    鲁坤哀叹说:“唉,可不是吗!动次手术又得多花几千块;咱穷人家偏偏患上这有钱人才患的病。为治俺这病,及乎倾家荡产了;以我说,咱就这贱命,吃药保守治疗,能好则好,好不了也就算啦;不能为治一人病,让全家跟着多少年吃苦受穷。可俺孩子妈,你方姐她贵贱------”</p>

    方娟提水正好进来,接过话茬不满地:“阿坤,很快就要手术,你怎么又来了?咱不是定过口头协议:以后谁也不准再提手术花钱的事;全家集中心力财力把你病治好,重登讲台授课吗?”</p>

    鲁坤当即改口说:“好,俺从此不再提了,集中精力把病治癒。重去发奋图强。”</p>

    此时龚医助进来,边交给方娟一张打印纸边嘱咐说:“方娟,你丈夫鲁坤明上午八点手术,这是《通知单》;切记:手术前患者要保持个好心情,并注意保暖,防止患上感冒或肠炎。”</p>

    “好。我们会谨遵医嘱,保持好心情和保暖,防止患感冒与肠炎。谢谢龚医助关心。”</p>

    同时。某农村乡镇。临街平房走廊下。两家人摆两张餐桌;各大小四口人,边吃晚饭边拉家常。周师傅关心地:“王哥,吕姐,听说您早早挂了‘专家号’,今儿个就是让专家给看的吧?”</p>

    老王得意地:“可不是,能让专家亲自看次病,可真不易;总算让咱轮到了。但愿吃了他配的新药,能药到病除,从此出了你吕姐病根,那咱才谢天谢地烧高香哩。”</p>

    周嫂亦探询地:“王哥,吕姐,我看电视新闻,现时不少县以上医院,都单开‘专家门诊’;那坐诊医生都是货真价实的专家吗?多少患者都是慕名而去;那些专家究竟有啥与众不同?”</p>

    吕姐:“嗨,其实以我看也没啥不同;只是诊疗桌对面多坐个什么‘医助’,负责帮主治医‘问诊’,并遵医嘱代开处方什么的。邓老人家不说过吗?‘黄猫狸猫,逮着老鼠才算好猫’;要以我看,医生关键是看准患者病根,对症下药;你说所有同类患者,不分男女老少,病情轻重,均配给那种所谓的‘特效新药’;我就怀疑它真是那样神奇,真能药到病除吗?”老王却持不同意见说:“以我看,专家就是与普通医生不同;其重要区别也许就在这‘特效新药’上;自改革开放后,报纸广播电视不报道过许多地方,发现有治疗疑难杂症的祖传秘方吗?秘方能治大病,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就众所周知的‘速效救心丸’就是一例。你今天若没去专家门诊,人家会轻易开给你,专治心脑血管类疾病的‘特效新药’吗?别不识好歹。”  </p>

    吕姐坦诚地:“当家的,咱俩也别在这争了;我知道你对俺是一片诚心好意;俺这病久拖着你心里着急;往常俺犯病时,疼在俺头上,却痛在你心里;人说‘病急乱投医’;为让俺病快好,你听说县医院开了‘专家门诊’,你取出准备盖楼和以后供儿女上大学的所有积蓄,半夜起来去排队挂‘专家号’,也要拼一次去看‘专家门诊’;怕拂你一片好意,俺才没阻拦你。现时钱已花了,病已看了,‘特效新药’也买回来了;俺会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至于专家同普通医生有无区别?‘特效新药’有无特效,现时咱说它还为时过早。俗话说‘出水才看两腿泥’;待服过两个疗程后才能见分晓。”周师傅亦当即附和地:“对,对。出水才看两腿泥------”</p>

    (05)</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