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大院的孩子们

正文 第11节:为了总理的嘱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金色年华</p>

    第11节:为了总理的嘱托</p>

    总理凝望着夏红波又说:“要记住,一定要搞好整社工作,一定要实事求是。”</p>

    总理终于走了,披着火红的彩霞走了。但他亲切地话语,平易的音容笑貌,谆谆地教诲,却深深地铭印、记忆在夏红波心间。夏红波举起右手,向总理远去的专车,长久地、庄严地敬着的军礼!夏红波在心里说道:“敬爱的总理,请您放心,我决不辜负您的重托,一定完成好党和人民,交给我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p>

    ——平山大侠  </p>

    </p>

    总理看到夏红波是在座唯一的军人,十分关切,详细地询问:“你叫什么名字?”</p>

    夏红波敬了一个军礼,响亮地报告:“我叫夏红波……抗战时在359旅……”</p>

    总理听夏红波说是359旅的老战士时,十分高兴,拍着膝盖说:“王震那个旅,天下闻名啊,南泥湾开荒生产的模范旅,你要珍惜自己的光荣啊!你是部队参加整社工作队的负责人,担子不轻啊!”</p>

    总理又问:“你过去搞过地方工作没有?”</p>

    夏红波回答说:“抗日战争初期,做过一些地方工作,以后几十年再没有接触过了。”</p>

    总理听后点点头,沉思了一下又说:“你是参加过延安整风的老同志了,整社是一件大事,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做好工作。要注意和地方上的同志们搞好关系。”</p>

    总理谈笑风生,象聊家常一样,亲切地询问了从化县的工农业生产情况。这一天下午,总理一刻也没有休息,在县委礼堂同600多名整社干部见面后,又在县委领导陪同下,就近视察了门口江公社的公共食堂和幼儿园。当时,从化县的粮食很紧张,社员吃不饱肚子。可有个别领导为了能给总理留下一个好印象,就打肿脸充胖子,把来年的谷种拿来煮了一餐干饭,菜汤里还放了几片肉。幼儿园临时从百货商店里借来了牙缸、牙刷、牙膏、香皂、新毛巾等日用品,摆得整整齐齐做样子。</p>

    夏红波顿时紧张起来,心想:“这么做,难道总理就看不出来是弄虚作假吗?”</p>

    从化县粮食紧张,总理早就有所耳闻,他们这么做,总理心里十分明白。但是在事情没有调查了解清楚之前,总理从来不会轻易说什么。他每到一处地方,顾不上休息,总要这里走走,那里瞧瞧,就是要调查了解情况。总理让秘书将情况调查了解清楚之后,叫来县委领导,严厉地批评了这种弄虚作假的做法和行为。</p>

    总理忙了整整一个下午,已经是下午6点多钟了,夕阳西沉,暮色不知不觉地降临下来。总理要走了,大家依依不舍地围着总理。总理说:“大家就不要送了。”一边说着,一边与大家握手告别。</p>

    夏红波刚好临时处理一件急事儿不在场,听人说总理要走了,急忙赶来,可是因为穿的是军装,扎着武装带、戴着大盖帽、穿着大头皮鞋,怎么也跑不快,等到了地方,老远就看见总理正要上车,夏红波急忙往前紧跑,可还是迟了一步,车子已经开动了。</p>

    “唉呀!真可惜,没能赶上向总理道别!多难得的机会呀!什么大不了的事,你不会放到明天再办那!”</p>

    夏红波在心里,一个劲儿地埋怨、痛骂着自己。夏红波心里头懊悔得不得了,脚步也不由地慢了下来。可谁知,就在这个时候,车子忽然又停了下来,夏红波真是喜从天降,憋足了劲,一口气飞奔上前……总理已经下了车,笑盈盈地伸出了手。</p>

    原来总理在与大家辞别时,就发现夏红波不在场,便问:“怎么没见夏红波同志?”</p>

    县委办公室迟主任说:“总理,广州军区来电话找他。”</p>

    “噢,不要紧,等一等。”总理说。</p>

    大家看天色太晚,怕影响总理休息,就劝他上了车。在车上,总理从后视镜上看到夏红波赶来了,立即让司机停下车,自己又下了车,与夏红波道别。夏红波双手紧握住总理温暖的手,激动得什么话也说不出。</p>

    总理亲切地摇摇夏红波的手说:‘啊!夏红波同志,你再不来,我可要不辞而别啦!”</p>

    多么好的总理啊!夏红波心里在想,多么强的记忆力啊!这天下午总理接触过的人没有1000,也有700、800呀!然而总理仅仅见过我一面,就在这么多的人中,记住了我这个普通一兵的名字。</p>

    总理凝望着夏红波又说:“要记住,一定要搞好整社工作,一定要实事求是。”</p>

    总理终于走了,披着火红的彩霞走了。但他亲切地话语,平易的音容笑貌,谆谆地教诲,却深深地铭印、记忆在夏红波心间。夏红波举起右手,向总理远去的专车,长久地、庄严地敬着的军礼!夏红波在心里说道:“敬爱的总理,请您放心,我决不辜负您的重托,一定完成好党和人民,交给我的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p>

    整社碰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核实1958年的粮食产量。大家都认为1958年社员干劲大,风调雨顺,一定是个丰收年。但下面报上来的数目,同上面的估计,相差甚远。省、地、县各级领导都怀疑下面有瞒产私分现象,一致认为必须核实粮食产量,如果这个问题搞不清楚,就会产生一系列问题:1、不能实现省委提出的“3餐干饭吃到底”的口号;2、体现不出人民公社的优越性;3、“观潮派”就会重新提出“反冒进”;4、影响我们的国际威信等。</p>

    1月8日晚饭后,从化县委召开公社书记会议,统一对1958年晚稻产量的看法。开始时各公社书记都说:晚稻亩产不过300、400斤。县委张书记主持会议,反复引导大家反对本位主义、反对右倾思想。会议从1月8日晚7点钟开始,直到次日凌晨5点钟,中间吃了—顿夜餐。最后终于统一了认识,把晚稻亩产定在600斤上下。会议并决定1月13日以前,再召开公社3级干部会,集中力量核实粮食产量,一定要搞出个名堂来。</p>

    1月9日至15日,夏红波带着秘书去江浦公社参加3级干部会议。在领导一再逼迫下,大队和生产队的干部,有的承认有2本账;有的承认有黑仓库;有的承认瞒产私分。1月16日,广东省在东莞县召开全省整社工作汇报会,夏红波带着秘书也参加了。会上东莞县负责人现身说法,汇报说他们已轰开了局面,搞出粮食5千万斤,准备搞到1亿5千万斤到2亿斤。这位负责人说:不仅生产队干部瞒产,大队干部也有瞒产的,甚至公社个别人也有支持、同情下面瞒产的。</p>

    从化县领导接受了东莞县的经验,1月23日至26日,召开了全县4级干部会议,出席会议的各级干部共3000余人,为解放后最大的一次会议,县委、县政府等各机关,部门都住满了开会的干部。大会领导小组分析粮食少的原因是:1、干部有本位主义思想,对粮食外调有意见,因而瞒产;2、干部乘粮食制度不严,混水摸鱼,贪污中饱;3、干部与群众合伙私分私卖;4、故意少报,以减轻征购任务;    5、浪费了一部分。</p>

    1月26日下午,大会进行总结。表扬了一些坦白交特好的干部,点了一些人的名。然后县委宣布:所有干部必须在一个小时内表明态度,否则,以党纪国法论处。于是以公社或大队为单位分组讨论,气氛十分紧张.仅在这个小时内,就报出瞒产粮食130万斤。一个小时过后,有的干部仍未交待,县委当场逮捕3人,开除党籍4人。</p>

    会后,夏红波与秘书回到宿舍,小陈激动地说:“首长,真是惊心动魄呀!想不到地方上的干部,真有胆量胡作非为!不过,这下好啦,问题总算是解决了。”</p>

    夏红波笑笑说:“小陈那,你太天真啦!问题远远没有彻底解决呢!我给你算一笔账。从化县1958年购粮任务是多少?”</p>

    “8千万斤。”</p>

    “留种多少?”</p>

    “2千5百万斤。”</p>

    “现在已吃掉4千4百万斤,吃到夏粮登场尚需6千3百万斤,城镇用粮1千4百万斤,以上5项共计多少?”</p>

    “2亿2千6百万斤。”</p>

    “全县有42万亩稻田,下面报的数目是1亿4千7百万斤,看出问题没有?”</p>

    “哎呀!还差7千9百万斤那!首长,这3千人大会开了4天,也只报出虚假的瞒产数字500万斤,还有那么多的粮食哪里去了?”</p>

    “是啊,粮食哪里去了?”夏红波陷入深深的、痛苦的沉思中。</p>

    从化县共需粮食2亿2千6百万斤,全县稻田42万亩,平均亩产540斤,才能凑足此数。于是乎县委拍板下令,把1958年晚稻的亩产量,定为540斤。从化县的晚稻亩产量,到底有没有540斤呢?带着这个问题,夏红波领着干校200多名学员,分为几十个小组下到各公社、大队、生产队摸底、调查。</p>

    </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