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秦时明月之君临天下

正文 70 沧海月明珠有泪1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出了军械库大门,空华正看到练兵场上的军队在操练,而为首指挥的正是南宫彦。

    空华远远望去,重甲军操练有素,南宫彦训练有方,于是忍不住赞道:“在训练军队这方面,南宫将军真是个难得的将才。”

    公输扬说:“那是自然的,不然蒙将军也不会把这么多兵马交给他来操练”。眼角的皱纹叠加起来,对着身旁这个所谓的大人客套而有礼。

    “南宫?真是一个特殊的姓氏,你可知南宫将军的身世?”空华半分阴郁的脸上起了些笑意。

    于是公输扬说得越发卖力,将自己所知尽数吐出。说南宫彦曾随白起经历了长平战役起,从无名小卒在万军之中成长得气势壮阔,自后跟了蒙恬,沙场辅佐整整三十几年,一只十万军队训得士气如虹。。。。。。

    语调似故事的渲染,被他说得一板正经,真真切切,仿佛是亲眼见过一般。

    始终面路疑色的空华悄悄咧嘴,把目光自景色变幻多端的操练军队转到了南宫彦身上,一边听着描述,一边静静看着那人,傍晚衬的他一身暮色,身侧斜斜挑出军甲虎纹,一只肆虐的虎头正匍匐在他的肩膀上,衬着他高高的头冠,英姿勃发的面容。

    空华半眯着眼,隐隐地笑:“他会是哪里人士呢?”

    公输扬犹豫了片刻,神色恭谨地说:“这个问题,大人该去问南宫将军本人了”。

    在南宫彦练兵的这段时间里,空华并没有离去,而是远远地等在一边,同时他也借此时机静下心来分析了一下心中的疑惑。从他以往掌握的医学经验来判断,十二人的死应该是必然,而第十三人的死是偶然,一定是做了什么必死的事情,因此有了必死的理由,所以也有了必死的结果。必然中的偶然,是为了让谣言更加可信流传的一个手段。

    如果真的是这样,其背后的目的一定是扰乱人心,如果这不是天灾,是有人装神弄鬼,那么能做这种事的人,无外乎有两种,一是匈奴人混入军中作乱,此外就是军中隐藏多年的奸细作祟,情况最糟糕的莫过于第二种,那人必定能够做到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监视军中举动,还能阻止别人去查一些不该查的事情。而这个不该查的事情,自然就是蒙恬命他正在查的了。

    这个死亡的迷惑如果不破除,或者说不掩饰好,那就算能用领导者的威严压下来,却避免不了士兵心中的恐惧,空华自然是明白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但是这件事不管是明方还是暗方所模糊的焦点都是致死的原因,所以死因必需要搞清楚,不然很难接近真相。而对空华来说,现在的问题是摸不着查的方向,心中一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他只有寄希望于了解死者之前做过什么事,见过什么人。

    这时,天色已渐晚,校场练兵结束。

    ''可恶!''

    有一个将领职位的军官低声发着牢骚,马着某些人死哪去了,有一发式脸庞干脆利落的中年队长,在他睁大眼睛盯着弓箭小队近一个时辰里,他帐下却首次出现了失踪人士,他仔细盘问了许多事的细节,可从各司其职的人口中问不出因果,有的看守营帐,有的烧火打杂,有的则在烽火台上站岗,相互之间没有什么明显联系,其他人也不怎么注意到他们,秦军训练有素,要将麾下所有将士召集起来通常只需一会的功夫,若是那八个人要玩失踪,也就只能抓住召集过程中的一短暂时间段了。

    而这样一种状况,就是万军之首忧虑步骤的加速。

    空华漫步到了马厩里,看到几个小兵在一边准备下一天的马料,一边在哀声谈论着什么,便想走过去搭讪。

    空华在军中一向待人亲和,善与人打交道,在他手下只好病的士兵更不计其数,因此军中大半人都认识他,小兵们一见是他,眉头舒展,喜道:“军医大人,你怎么来了?”

    “心中郁闷,寻机特来逛逛”,说着,阴郁的脸换成了淡淡的哀愁。

    一小兵叹气:“唉!我们这也没什么新鲜事能让你解解闷的”。

    另一个接着说:“若要硬是找点什么新鲜的,那就是前几日的那群狼奴了,闹得我们这些人人心惶惶的,夜夜辗转睡不着”。

    “那个老人家?”空华四处张望了下,却没见到那马厩里给人印象深刻的老汉。

    “老汉病了,正躺在床上呢?”一老实巴交的小兵苦颜说道:“整天病殃殃的,吃得很少,一把老骨头了,我们说送他给军医看看,可他执傲,硬是不允,大伙拗不过他,不敢再让他作活,在床上好生歇着,恰好你今晚来了,就帮老汉治治吧”。

    “病了”,空华若有所思地琢磨着这两个在熟悉不过的字眼,他问:“这个老人说话的方式,时而给人一种扑朔迷离的感觉,时而断章取义,有首无尾,现在想想,真是一个奇怪的人,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这里之人不乏有稍老资历的兵和老汉共事多年,多多少少听过老汉自己提及身世,不过也就是零星的只言碎语。

    往日。。。。。。

    “在那个方向”,老汉指着东北方向说:“昔日的家乡已经不存在了”。

    “都快忘记了自己离开多少年”

    这个半生沙场行差的老人有着孤独的秉性,乱世期间,流浪到不少地方,见过世面,累累故事便能脱口而出,后期参军,军功不曾立过,时间不仅带走了他眼中的苍感,也带走了他壮硕的年华,所剩唯一的归宿就是这边疆的马厩,一支支木柱,就像他最后的依靠。他总在闲暇之余坐在草堆上看着东北方,那不知何时会接近的家乡方位,一边漫无边际地摇着头。。。。。。

    “应该是昔日的赵国人,当年牵挂的事都还记得大半”,随着时间流逝,世事更替,他心中唯一在乎的还是那个方向,却像一闪紧紧闭着的院门从未开过,纵有再多的执着与坚持都烟消云散,实在是不甘心。

    他总是那么看着叹气,反反复复,而外,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夜里给人讲的故事了,多少年了,那些字里行间跳动出的故事让听众褒贬不一,有人听得兴味盎然,仔细听他娓娓道出,也有人带着讽笑嘲讽,新奇里不过是几句正常人没有听过的话语,可世间流传的故事又有几分真假,多半都是说来嬉皮解闷的,老汉自然也鲜少在意他人的评头论足。

    。。。。。。

    散言又说道,黑色火焰再次出现了。

    这是老汉最后的一个故事。

    一瞬间,恍惚面前而坐的空华回过神来。

    “那个故事,给我说说吧”,空华终于抬起头,一张苍白的脸整个都显露在火焰下,说话的一个小伙却在此刻转开了视线,不看他的表情:“老汉那晚的表情,怪令人不安的”。

    就在小兵们说得正悲悯入戏的时候,一个弓箭手急急匆匆地跑来了,停在马厩旁,胸口剧烈地起伏着,上气不接下气:“军医,又。。。。。。又出现了”。

    火堆前的人突然感受不到一丝暖意,一一涌进耳边的,夜鸦振翅的声音,喃喃的低语声,甚至是马厩里的马匹粗喘。

    空华缓缓站起来,惊愕的眼神盯着那人的眼睛,待确认了他话里的真实后,空华缓缓勾紧了手指。

    昨夜那些不到而立之年的青年弓箭手,尚不及浴血沙场,尚不及回乡面告父母“孩儿归来”,便埋骨他乡。

    又出现了,寥寥几字在耳边一响再响,却怎么也改不了既定的事实。

    这之闪过一丝不安,片刻的惊愣后,空华便随那人前去了,在山丘之间跋涉了一段时间后,周围的岩石显得很冰冷,朝着不确定的方向投射出阴影,快要升到山顶的月亮在渐起的大雾中显得有气无力,冰冷,厚重的森林将整个丘陵包围起来,四周弥漫着沉重的气氛,毫无声响的荒野更让人心头不安,原先生机勃勃的子夜花收起了蕾,头低低的不敢动掸。

    即使这里军营只有一小段距离,可内心紧张的空华觉得好像有个险境正在悄悄收拢。

    在树林边缘的小溪边,一具干枯的尸体躺在石子上,四肢和头部扭曲朝不同的方向,密密麻麻的头发铺在脸上,几乎遮住了整张脸。地面苍白得可怕,似是大雪纷飞的冬日,白兰一夜开遍。

    空华慢慢扒开他的半侧脸,那幅绉褶的样子已经认不出是谁了,唯一能看出的表情就是惨绝、人寰。

    可有一个疑问,若死者是弓箭队巡视的成员,那么他的弓弩和羽箭去哪了呢?

    “你是弓箭队的弓箭手,发现了尸体,为何没有直接向上级报告,而是想到了我呢?”身后人一声不吭,空华急急追问。

    站在身后的人始终没有回答,似隐匿于幽谷,悄无声息。

    有风刮过,温适多雨的气候从未曾有过此刻这样的严寒,黑色树影弯了腰,耳边具是“劈劈啪啪”的折断脆响。

    气质阴寒的背脊,似小小的震动在阔大了无数倍,

    突然,空华的内心充满了惶恐,然而,这恐惧并不是来自这具尸体,而是身后那不说话的人,那个带他来到此地士兵,一个背上挂着弓弩的陌生人。

    蒙将军早上明言规定,任何人都不可将昨晚发生的悲剧传出去,而见过尸体,知道死者的人就只有那寥寥几人,外加弓箭队总兵洛之狐,而身后那人他见都没有见过,他怎会知晓一些外人不该知晓的事情呢?自己真是糊涂,一时心急就不假思索地跟来了。

    仿佛感受到了一种即将到来的危机,空华的目光开始变得捉摸不定,内心开始产生了一种想要逃避的情绪。此刻,身边没有高手,人为刀俎,他为鱼肉,恐惧在他的心里渲染,他没有站起来,和没有转头,只佯装在仔细检查尸体,但他知道,如果身后人真有问题,那他此来无疑已经掉入网中,不管时间长短,必定难逃一劫。

    在他心中闪过几条徒劳的拖延策略时,身后的人已经将箭无声地搭在了弓上,缓缓来开了弦。

    空华木然地看着地上死人的一只干枯了的眼瞳,那只眼睛仿佛正睁的老大,准备看接下来将要演出的一场戏,空华在戏内,他却置身事外。

    一双潜伏在黑暗里的眼睛冷冷地盯着地上的那人,弓不断圆满,弦的声音紧得发抖,或是及其脆弱。

    夜鸦啼鸣,从树间飞起,恍若宣告死亡将至,无可避免的空华绝望地闭起眼睛,却听到了身后人闷哼一声,接着离弦的箭引出一道'剑走偏锋',利刃从他的耳边擦边而过。

    身后刺杀的人显然是受到了某种因素的干扰,再来不及杀空华就拔腿窜入密丛里。

    空华呆呆地看着嵌入地下的那只箭,短短一瞬间的心情变化让他理解了走向刑场的死囚。

    慌忙起身,朝着草木晃动的方位看去,这时,另一个方向走出来了一个提着弓的汉子,正是弓箭队总兵洛之狐。

    空华急忙说:“快追!”可洛之狐的一句'不用了'让空华大感意外,他坚持道:“怎么可能不用,那人关系重大”。

    洛之狐并不在意,看了看远方,又看了眼地上的尸体,冷声说道:“看来是那个扮作弓箭手的人杀的,那是个我没见过的人,追他固然重要,但如果是调虎离山,那与军医空华的安危比起来,我只能顾及后者”。

    “可是。。。。。。”归根结底他还是不肯放弃,转过脸看向洛之狐,洛之狐却扭头转过了身,空华想要再说点什么,方想到洛之狐是有着猎鹰之箭的威名,一箭射出,必定百发百中,思及至此,空华问道:“总兵可是在那人身上留下了什么?”

    “是留下了,除了一只箭,就只有箭上能人昏昏欲睡的东西,我先护送你回到军营,去而复返后那人应该已经麻痹再某个草丛里,只等着我们把他揪出来了”。

    。。。。。。

    未几,洛之狐的脸上现出铁青般的脸色,眼中恨不得射出两把利刃戳穿人的心肝,扭曲的愤怒叫他重重一拳打在了木柱上。回来时分,却听卫兵交代:马厩老汉躺在床上奇怪死去,全身干枯。。。。。。其余小兵们也未有一个幸免。

    那一字一句似晴天霹雳在耳边炸开,震得空华脑中“嗡嗡”作响,他们回来晚了,十具尸体,和昨夜的死者一模一样。一双清明的眼睛望着地上的尸体,膝头软得再也站不住。

    洛之狐尤不心甘,沉吟呼喝:“隐藏尸体。。。。。两只弓箭小队,星夜搜索,必要捉住贼子”

    一句话传出后,弓箭队迅捷受遣,终其一夜,竟未发现那杀手踪迹,不止从猎鹰之箭下逃脱,还演绎了一场真正的调虎离山之计。

    洛之狐隔着火光看向那名颓跪在地上的军医,他却垂头看着那乌黑枯槁的尸体:“诸多事迹之间,定存共同联系”,一半脸孔通红,另一半隐在了黑暗里。</dd>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