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明朝时代——别样视角正论明朝三百年大历史

正文 第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0913:57:15

    在奉行儒家文化的古代中国,政治权力终将会落入文官手中,政治益发依赖娴熟的官僚集团来运作,而不再是英明的君主。这是各种因素发展的结果,贵族的没落是一个因素,官吏的选拔日益依赖科举是一个因素,印刷术的发展导致受教育人口增多是一个因素,商业发展、财富积累、市民意识的觉醒也是一个因素,后世君主对权力的淡薄也同样是一个因素。这种文官政治对于小国寡民的西方来说没有什么,但对于复杂而庞大的东方大国来说往往会带来消极影响,因为文官政治运行的结果往往是私有制的盛行,中央集权的削弱,财富日益向士绅手中集中,这些都会使一个庞大国家在面对大的突发事件的时候显得捉肘见襟,这点在晚明的时候显得尤为突出。

    我们对于这种文官政治的评价也同样是矛盾的,文官政治会减少君主**所带来决策上的风险性,但是由于文官政治决策的局部性和君主政治决策的全局性所带来的偏差也会在帝国酿起波澜,这也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已经很难做出评价,因为历史自然有它运行的规律,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政治模式,封建王朝的周期性震荡已经是历史的必然,任何想阻止这个历史规律的行为都是徒劳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把历史问题讲清楚。

    弘治皇帝被认为是一位严格遵循儒家行为规范的君主,在他主政的十八年是皇帝与文臣关系最融洽的时期,虽然如此,但弘治十八年本质上说仍然是平平淡淡的十八年;他的继任者正德最反感儒家的说教,而且是一个活泼好动的人,从正德开始皇帝与文官的矛盾开始成为帝国以后政治运行的主要特点,并一直持续到明朝灭亡,而正德时期中国的商业和思想文化进一步发展,唐伯虎和王阳明都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心学也发展到了它的顶峰;接下来是嘉靖时期,嘉靖被认为是明朝最糟糕的一个皇帝,明朝由盛转衰的折点就在这个时期,嘉靖对文官的憎恨达到了极点,他非常喜欢看着文臣们斗来斗去。这个时期虽然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但明王朝面临建国以来最大的一次军事危机,那就是倭寇问题,嘉靖时期也是明王朝仅次于万历的一个重要时期,因为嘉靖皇帝御极45年,仅次于万历皇帝的48年,这45年也是明朝党争开始和各种社会矛盾开始爆发的45年;嘉靖的继任者为隆庆皇帝,隆庆普遍被认为是一个无能且受人操纵的皇帝,但这只是表象。隆庆皇帝虽然安居在幕后,但隆庆的七年时期是中国明王朝政府政治决策最好的七年,它能够跟宣德、弘治相媲美。隆庆皇帝有着寻常人看不出来的政治运作艺术,他能够在不做任何事情的情况下达到一切政治目标,并使得帝国安静、宁和,不再那么无聊的吵闹。隆庆时期我们还可以看出朝中清流的虚伪与狡诈,为了达到目的,清流也是不择手段,在隆庆死后,这种宁和、安详的氛围便不复存在了,他被自以为是的张居正搞得一团糟。

    【百\|度\|搜\|經\|典\|小\|說\|免\|费\|下\|载\|小\|说】-0913:59:19

    第一章 至正十一年的难题

    第二章 史上最强悍的北伐军

    第三章 领袖刘福通

    第四章 继任者朱元璋

    第五章 帝国治理

    第六章 李善长

    第七章 汪广洋与杨宪

    第八章 胡惟庸之死

    第九章 国初的武将们

    第十章 元末明初的士大夫们

    第十一章 朱元璋的理想

    第十二章 建文皇帝的“文”

    第十三章 内战爆发

    第十四章 正统论

    第十五章 永乐之治

    第十六章 唐赛儿起义——盛世王朝下的不谐调音符

    第十七章 财政的守望者——夏原吉

    第十八章 解缙的悲剧人生

    第十九章 国初的理学

    第二十章 历史滑进洪熙年

    第二十一章 宣德皇帝

    第二十二章 反腐、改组与调整

    第二十三章 官宦崛起

    第二十四章 帝国进入老人政治

    第二十五章 帝国驶入转折年

    第二十六章 危机四伏的年代

    第二十七章 崛起的部落

    第二十八章 朝堂上的争论

    第二十九章 土木堡之灾——历史的转折点

    第三十章 苦难的历程

    第三十一章 阴霾下的景泰王朝

    第三十二章 曹石兵变

    第三十三章 英宗时代

    第三十四章 成化年——王朝进入荒诞期

    第三十五章 汪直和他的西厂

    第三十六章 成化年间的流民问题

    第三十七章 陈献章和他的心学

    第三十八章 成化新风

    第三十九章 朱见深和他生活的年代

    第四十章 弘治王朝的老生常谈

    第四十一章 历史进入正德年

    第四十二章 正德年间的**

    第四十三章 刘瑾时代

    第四十四章 后刘瑾时代

    第四十五章 皇帝的武功

    第四十六章 大规模的政治请愿活动

    第四十七章 宁王叛乱

    第四十八章 正德南巡

    第四十九章 茶陵诗派与后吴中诗派

    第五十章 王阳明和他的心学

    第五十一章 王艮和他的泰州学派

    第五十二章 明武宗正德——荒诞贵族下的绝望代表

    第五十三章 大礼仪之争

    第五十四章 左顺门事件

    第五十五章 李福达案及政治清洗

    第五十六章 大礼仪的新阶段

    第五十七章 皇帝和他的首辅们

    第五十八章 长生不老、君门万里

    第五十九章 财政危机

    第六十章 帝国备倭

    第六十一章 隐秘的政治团体——江右学派

    第六十二章 严嵩之死

    第六十三章 嘉靖与海瑞

    第六十四章 繁荣的小说市场

    第六十五章 泰州学派的继承者们

    第六十六章 嘉靖时代

    第六十七章 隆庆王朝——帝国走向开放与自信

    第六十八章 徐阶与高拱

    第六十九章 谭伦与戚继光

    第七十章 高拱与海瑞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