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原来清朝很精彩》—好看的清朝全景史诗(长篇连载—每日更新)

正文 第2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1320:12:49

    【党争】

    万历二十二年(1594),一个明朝官员因为得罪了皇上,被削去了官职。他回到故乡江苏无锡,倡议修复了城东的东林书院。他还写了一副对联挂在门口,对联的内容是这样的: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而后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开始在东林书院中办辅导班,这个人叫顾宪成。

    辅导班的招生简章是这样的:

    一、招生对象:不限,男女老幼均可报名。

    二、授课方式:演讲+集中讨论。

    三、授课内容:儒家学说,政事得失,自然科学等。

    四、报名费用:免费全免,包吃包住。

    参加辅导班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落魄的书生,在官场上不得志的人,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人士。我们来看下当年书院的盛景:

    “木柝声声响起,连续不绝,东林书院很快就沸腾起来。灯火也一盏盏点亮,远远望去,整个书院紫气氤氲、神圣庄严。”

    不过你要是认为这里的人们都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那就错了。如果你当时站在书堂的窗下,很可能听到里面一个书生在慷慨激昂的说:“我认为皇上应该取消矿税,我的理由有三条。”来这里的人更多是在一起讽议朝政,品评人物,抨击当权派。

    很快,东林书院成为了一个全国舆论中心,这里的人们便逐渐由一个学术团体形成为一个政治派别。

    这个派别被别人叫做“东林党”,在以后的几十年里,东林党人成为政治舞台上居住轻重的角色,而他们的对手也很多,有阉党、浙党、楚党、昆党等。东林党与这些党派之间的明争暗斗被称为“党争”。

    党争对大明王朝的危害是很大的,举个例子,朝廷需要推行一项政策,浙党人明白这项政策利国利民,但就因为政策是东林党人提出的,浙党坚决反对,最后政策被取消。类似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上至皇帝立储,下至县令任命,无不掺杂着党争。

    党争游戏的玩法我写成了一副蹩脚的对联:你支持的我反对,你反对的我支持的,横批是:逢党必争。

    几十年后,党争终于灭亡了,同它一起灭亡的还有大明王朝。

    W.DSNT|-1322:10:03

    【梃击案】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夜里,乾清宫。

    万历皇帝无奈的对怀中的郑贵妃说:“明天我就要宣布立朱常洛为太子了。”

    郑贵妃柳眉紧锁,说道:“难道我们的儿子朱常洵就没有这个命吗?”

    万历回答说:“我也没办法,大臣们又上书了,坚持应遵循祖制,立长子为太子。母后今天也表示应立长子。”

    郑贵妃长叹一声:“睡吧。”

    万历皇帝辗转难眠,他也许在懊悔。21年前他与宫女的一夜**让他终身难忘,宫女生下了长子朱常洛,最终让他无法选择自己喜爱的朱常洵做为继承人。

    十四年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5月30日中午,慈庆宫(太子寝宫)

    一个30多岁的男子,手里抄着一根木棍,闯进慈庆宫,逢人便打,一直打到太子的房门口才被拿住。

    经审问,男子交待他叫张差,是郑贵妃的手下庞保、刘成指使他去打死太子的。一时间满城风雨,大家都觉得是郑贵妃想害死太子,好让他的儿子取而代之。

    于是万历皇帝,郑贵妃、太子朱常洛三个人开了个碰头会。会上三个人都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

    郑贵妃首先哭着发言:“陛下,你得给贱妾做主啊。”

    万历皇帝对郑贵妃使了个眼色,说:“你已激起民愤,我帮不了你,你去求太子吧。”

    朱常洛也不傻,他很快做了总结性发言:“此事只需张差一人承担即可,不要再牵连其他人。”

    此话一出,两个人眉开眼笑,除了郑贵妃,还有万历皇帝。事后万历皇帝为了保险起见,将庞保、刘成秘密处死。

    张差究竟是郑贵妃指使的,还是太子使的苦肉计呢?

    我也不知道。知道的话这个案子也不能被称为谜案了。

    毋庸置疑的是,梃击案是明朝权力斗争的产物。梃击案后,郑贵妃势力大减,朱常洛的太子地位得到稳固。

    但郑贵妃和朱常洛的争斗远没有结束,于是便有了第二个谜案。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