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原来清朝很精彩》—好看的清朝全景史诗(长篇连载—每日更新)

正文 第22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1218:41:52

    第七章热闹的朝廷

    后金在辽东征战的同时,明朝北京城里也没闲着,折腾出了三件事情,被称为明末三大谜案。我们下面会逐一介绍,因为它们对明金之战有很大的影响。

    在这之前,我想先给大家介绍下三大谜案的前传——万历皇帝的怠政和明末党争。

    【万历怠政】

    万历皇帝名叫朱翊钧,他创造了三个记录,一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达四十八年之久。二是明朝私房钱最多的皇帝,他驾崩时达八百万两之巨。三是明朝不上朝年数最多的皇帝,达二十八年之多。

    在明朝,国库由户部管理,皇帝如果想修宫殿了,需要先给户部写个申请,如果碰上个讲原则的户部尚书,可能还会给皇帝讨价还价:“对不起,您定的标准太高了,现在国库很紧张。”特别是万历皇帝亲政之前的时候,首辅张居正就对他管的比较严,他想从户部拿点钱花花是相当的困难。

    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亲政,但当年花钱难的遭遇在他心中落下了阴影,他开始想办法。

    想来想去,唯一能痛痛快快花钱的方法就是自力更生,发家致富。而万历皇帝想出的发财的方式主要有两个:一是靠查抄大臣家产所得。比如查抄首辅张居正和司礼监冯保的时候,查抄的钱直接塞进了万历皇帝的腰包。同时万历皇帝还定了任务,查抄冯保时,抄家的人为了完成任务,把冯保的邻居的也顺手给抄了。二是靠收矿税。明朝原本不允许个人采矿,万历皇帝为了发家,解除了矿禁,但个人采矿需要给万历皇帝交税。万历皇帝还派了许多太监下基层去收矿税,太监收矿税的方法也很特别:根据矿主家房子的多少来收。

    有趣的是,万历皇帝还有做生意的嗜好。他在宫里的橱柜里摆上物品,自己做掌柜,让太监和宫女们来买,而且不许还价。

    万历皇帝对白银的收藏爱好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但比起下面的事情带来的危害,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

    万历皇帝刚亲政时还算勤奋,但在他三十岁左右,开始了怠政。一开始只是不上朝,但还批复大臣们的奏折,到后来干脆奏折也不批复了。一些官员甚至一辈子没见过他,就连大学士、首辅朱赓也三年没有见皇帝一面。

    万历皇帝并不昏庸,他曾主持过万历三大征,三战皆胜。但他为什么要怠政呢?有人说是因为身体不好,我觉得这理由很牵强,身体不好也不会长达二十八年不上朝。

    我曾经在史书中苦苦寻觅万历皇帝怠政的原因,终于我发现了四个字:“文官集团”。

    W.DSNT|-1222:28:50

    万历皇帝十岁登基,此后的十年,朝政基本上为张居正为首的文官集团所掌握,张居正死后,万历亲政,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清算张居正。推倒张居正后,万历皇帝以为自己可以乾纲独断了。但是,他错了。

    万历皇帝想去看看自己的陵墓,大臣们劝他取消;

    万历皇帝想训练自己的军队,大臣们劝他作罢;

    万历皇帝把自己宠爱的郑氏封为贵妃,大臣们意见很大;

    一次次针锋相对的对抗后,最终的爆发到来了。

    万历皇帝想把自己宠爱的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封为太子,群臣听到消息后,联名上书,意思很简单:必须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上书后,大臣们开始集体罢工。

    万历皇帝没撤了,大臣们罢工了,朝政怎么办?万般无奈之下,万历皇帝只好答应来年就册立朱常洛为太子。

    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但在万历皇帝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感觉文官集团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压的他透不过气来。极端压抑中,万历皇帝做出了自己的抗议——怠政。你们不是什么都想管吗?那就让你们管个够!

    就这样,怠政开始了。但万历皇帝没有想到,怠政所带来的危害是他的大明王朝所不能承受的。

    一是明朝国家机器运转大受影响,需要拍板的事情没人管,官员空缺了也没有人任命,至万历三十年(1602),仅各部尚书、侍郎空缺就达三分之一,有的地方甚至两个县共用一个县长。

    二是皇帝不理政,造成下面一团乱,大臣们门户林立,互相倾轧,史称“明末党争”。

    党争是致命的。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