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198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典说|新快|-0909:18:54

    既然迎汉献帝一事对曹操集团无比重要,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公元196年曹操是如何运作将天子这张牌抓到手里。

    从目前所掌握的史料来看,迎汉献帝这件事,是由曹操本人最先提出来的,这能充分证明曹操本人的政治敏锐度和超出常人的见识。

    我的证据如下:

    1,《三国志·荀彧传》记载:汉献帝自河东还洛阳。太祖议奉迎都许,或以山东未平,韩暹、杨奉新将天子到洛阳,北连张杨,未可卒制。

    2,《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太祖将迎天子,诸将或疑,荀彧、程昱劝之,乃遣曹洪将兵西迎,

    3,《资治通鉴》记载:曹操在许,谋迎天子。众以为“山东未定,韩暹、杨奉,负功恣睢,未可卒帛。”

    典说|新快|-0909:45:43

    从上面的文献来看,不仅曹操最先意识到要放弃自己当皇帝的念头去迎天子,而且曹操集团内部的大多数人也和当时刘表、袁绍集团一样不赞成,因为他们也想像春秋战国时那样把天子晾在一边。

    而且他们还认为曹操应该先将华东平原的大小诸侯们削平了再说,再加上汉献帝身边也有韩暹、杨奉这几个军阀,想迎的话还不一定能顺利。

    但是曹操集团有两个高人对曹操的主意表示了支持,这两个人就是荀彧和程昱。

    在荀彧和程昱两人中间,又以荀彧的态度最为坚决,他的话原文如下:

    “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景从,汉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自天子蒙尘,将军首唱义兵,徒以山东扰乱,未遑远赴。今銮驾旋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兆民怀感旧之哀。诚因此时,奉主上以从人望,大顺也;秉至公以服天下,大略也;扶弘义以致英俊,大德也。四方虽有逆节,其何能为?韩暹、杨奉,安足恤哉!若不时定,使豪杰生心,后虽为虑,亦无及矣。”

    这一段文言文并不难理解,荀彧的话一大半是讲大道理,仅仅是提出了尊奉天子会让更得民心的说法,而荀彧既然能成为曹操帐下第一谋士,如果只有这点水平都就说不过去了。

    其实荀彧这段话的最核心的内容隐藏在最后一句里,即“若不时定,使豪杰生心,后虽为虑,亦无及矣。”

    荀彧的最后这句话明显是恐吓曹操,他的原话是“豪杰生心,后虽为虑,亦无及矣”。

    那么豪杰生什么心会让曹操后悔都来不及呢?!

    荀彧是在担心其他诸侯迎汉献帝吗?

    或许有这个成分,但是我想荀彧的话让曹操动容的真正原因,还在于“豪杰生心”的这个心包括了“杀心”,即荀彧担心会有豪杰想杀掉汉献帝。

    这种事情在中国古代太常见,尤其是三国时代之前的春秋战国,究竟有多少皇子王孙被杀,恐怕数也数不清楚。

    而且项羽当年也杀掉了楚怀王。

    就拿汉献帝当时的情况来说,如果曹操没有将他迎到许昌,袁绍或者袁术会不会派人暗杀他呢?

    谁也不能保证,毕竟杀掉汉献帝对袁绍、袁术的利益都太大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