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15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2809:49:31

    第105章浪迹天涯:孙策寄人篱下

    从上文的记述来看,周瑜能小手一挥就送了孙策一套小别墅,一方面可见周瑜和孙策的友谊之深,周瑜的慷慨和义薄云天,另外也可以看出周瑜的家底是相当厚实。同时还可以说明孙坚虽然之前已经做到长沙太守,但是为官还算清廉,并没给孙策留下多少遗产。

    关于孙策和周瑜的关系,西晋人虞溥所著的《江表传》给我们提供了一条线索:

    《江表传》曰:坚为朱俊所表,为佐军,留家著寿春。策年十余岁,已交结知名,声誉发闻。有周瑜者,与策同年,亦英达夙成,闻策声闻,自舒来造焉。便推结分好,义同断金,劝策徙居舒,策从之。

    从《江表传》的记述来看,周瑜是先来拜访孙策的,即周瑜很可能是孙策的小弟,然后因为周瑜的邀请,孙策才把家搬到周瑜的老家舒城。

    但是这个记述与《三国志》的记述有时间差,因为《三国志》的说法是孙策先把家搬到舒城,才有机会认识当地的俊杰周瑜。

    因为《江表传》大多有歌颂吴国的成分,所以我认为《三国志》的说法要更客观一些。

    孙策和周瑜的交结,我们还要注意一个问题。

    那就是孙策通过和周瑜这样书香世家的子弟交往,可以洗白他是武人之后的身份,因为孙坚在世时虽然战功显赫,但声望一直不高,向来以“武人”自居,否则也不会巴巴地跟在袁术后面混。

    从孙策在15、16岁就知道与士族子弟周瑜为伍的情况来看,孙策已经有意识地摆脱单一的“武人”身份,我想在周瑜的影响下,孙策的文化水平应该是要高过乃父孙坚的。

    上几年因为扩招的问题,导致了二十年前尊贵的大学生成为“毕业即失业”、“硕士像根草、本科不如狗”的社会现象,新闻上动不动就爆出北大清华的大学生在街上卖肉卖西瓜,再加上现在的拜金狂热,很多人提出读书无用论,上大学还不如到工地提泥兜,说不定还能提出来个阿杜。

    这是时代的悲哀,也是80后整体的悲哀,更是国家的悲哀,我想说的是,不尊重知识,早晚是会吃苦头的,不信的人就穿越去问孙坚和刘备对此的看法吧。

    闲话略过。

    其实孙策和周瑜交往的时间并不算长,孙坚在公元190年起事时孙策才将家迁往舒城,孙坚公元191年就战死了,然后孙策就把孙坚的遗体送往曲阿(今江苏丹阳)埋葬。

    在处理好孙坚的后事之后,孙策渡江,居留在江都(今江苏扬州),结纳豪俊之士,待养成羽翼,为父报仇。

    但是孙策一家没能在江都呆太久,因为在江都北面,有一个大豪不大欢迎孙策。

    这个人是徐州牧陶谦。

    从这个记载来看,陶谦虽然打仗不大行,但是看人的眼光还很独到,虽然任用的笮融给他制造了很大麻烦,但后来的事情证明,笮融还真不是一般人。

    而他遗嘱将徐州交给刘备,最终刘备成就了三分鼎立,而他很忌讳的孙策也最终开创东南基业。

    为什么刘备和孙策都是让陶谦刮目相看的人,而陶谦对刘备和孙策的态度却截然不同呢?

    2011-12-2809:58:02

    这个事情还出在袁术身上。

    《三国志·吴书·吕范传》记载:徐州牧陶谦谓范为袁氏觇候,讽县掠考范,范亲客健儿篡取以归。

    从这则记载来看,陶谦主要是担心孙策受袁术的指使来踩点,为袁术以后攻打徐州作准备。

    不管孙坚和袁术闹过什么矛盾,至少在外人眼里看来,孙坚袁术是一体的,而孙策又是孙坚的长子,袁术又自领“徐州伯”,吞并徐州的野心昭然若揭,所以陶谦不得不防。

    在孙坚死后,孙坚的部将各有归属,当时一直跟着孙策的主要有两人:即后来东吴名将吕范和一个不太知名的孙河。《三国志·吴书·吕范传》记载:时唯范与孙河常从策,跋涉辛苦,危难不避,策亦亲戚待之,每与升堂,饮宴于太妃前。

    陶谦虽然警惕孙策,但碍于孙坚的大名还没先对孙策下手,而是派人把吕范抓了起来刑讯逼供,用吕范作借口向孙策开刀。

    好在吕范的手下还有一帮吴越剑客,竟然能到县衙大牢里劫狱把吕范给救了出来。

    吕范虽然救了出来,但扬州显然已经呆不下去了,既然陶谦不欢迎,孙策也没有好办法,只好再次搬家。

    但是连陶谦这样的谦谦君子都不欢迎,他又能去投靠谁呢?

    孙策想来想去,终于下了一个决心:分家。

    据史书记载,孙策受到陶谦的威胁后,为了避免以后的麻烦,他再次渡江,把母亲和幼弟安置到孙坚的安葬之地江苏丹阳居住,而他带着吕范和孙河去投奔时任丹杨太守的舅舅吴景。

    在写孙策早年经历的时候,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的,反正我是觉得挺辛酸的,以孙策的少年壮志,承乃父孙坚之虎威,虽然与周瑜这样的世家子弟交接,又有吕范、孙河这样的铁杆小弟,可是先搬家至安徽舒城,然后又搬到江苏丹阳,又搬到长江以北的扬州,再从扬州把母弟搬到丹阳,然后自己率兄弟到安徽去投靠舅舅吴景,短短数年间,他竟然已经搬了四次家,而且上要与袁术、陶谦这些老狐狸打交道,下要照顾母亲幼弟,还要统率一帮江湖弟兄,我想孙策这几年过得一定异常辛苦。

    东西飘荡,辗转江湖,寄人篱下,饱尝辛酸,虽然孙策是天纵英雄,其早年的辛苦冷暖又有谁知晓呢?!

    但也正是这样险恶的江湖环境,才锻炼出孙策远异于同龄人的早熟和智慧,在他带着吕范和孙河去投靠舅舅吴景的时候,他手下的江湖小弟竟然已多达数百人,孙策,已经渐渐成一只要看别人眼色的小公鸡成长为一头凶猛的欲择人而噬的猛禽。

    其实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孙策之所以能在乱世中脱颖而出,其实凭仗的并不仅仅是乃父孙坚的威名。

    孙坚再牛那也是过去的事情,落魄凤凰不如鸡,更别提已经死去的凤凰了。

    事实上孙策能迅速起事,那是另有筹码。

    欲知孙策筹码为何,且看下文分解。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