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国,伤不起!》:三国第一神贴,你没见过的高手对决!(每日更新)

正文 第74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2-0112:11:32

    好生生的弟弟平白无故死了,公孙瓒身为一代豪杰,自然咽不下这口恶气,而他刚刚跟袁术结为盟友,也无法马上翻脸,否则他送给袁术的一千骑兵就打水漂了。

    既然无法跟袁术翻脸,但这口气还得出,公孙瓒一想,如果袁绍不派人去打孙坚,他弟弟公孙越就不会被袁术派去上战场,然后也不会死,这笔帐,说到底,还从袁绍那里出来的。

    于是公孙瓒悍然点起兵将,进驻磐河,拉开他与袁绍长达十年的幽冀战争。

    在进攻袁绍之前,公孙瓒还装模作样给汉献帝上了一份奏疏,上面列举了袁绍的“十大罪”,在疏中把袁绍的很多破落事抖个一干二净,什么召来董卓、不顾君父逃出洛阳、起兵时又不和袁隗商量导致袁隗一门被杀,什么夺韩馥的冀州等等,把袁绍写成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这个奏疏全文被《后汉书》收录。

    客观地说,公孙瓒所讲的袁绍的许多“罪恶”,也是客观事实,但是人无完人,包括曹操、刘备、孙坚,都有很多让人指责的地方,所以也谈不上什么人神共愤。

    话再说回来,就算袁绍再恶,与你公孙瓒有什么事呢?!

    你公孙瓒是司法部长还是国际宪兵呢?你有什么资格来管袁绍的破落事呢?

    2011-12-0112:15:03

    显然,公孙瓒起兵攻打袁绍,基本上就是公报私仇,弄篇檄文恶心袁绍而已。

    当然,公孙瓒起兵攻打袁绍,名义上是为弟弟报仇,但是显然还有一些他说不出口的原因。

    这个原因也不难找。

    想当初,袁绍在夺韩馥的时候,就派了写信给公孙瓒,邀公孙瓒一起攻打韩馥,然后瓜分冀州的。

    可是公孙瓒刚起兵,袁绍就三下五除二把冀州给夺了。

    任谁都能看出来,公孙瓒是被袁绍当猴耍了。

    对公孙瓒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当世豪杰来说,被人当猴耍的感觉肯定不好,所以这个仇他是早晚要报的,而他弟弟的死,正好给了他一个出兵的理由。

    更何况,公孙瓒已经逐渐在幽州架空了刘虞,未必不想染指冀州。

    “白马统帅”公孙瓒点起数万精兵,兵锋直指袁绍,现在,袁绍又面临了他一生之中第二个严重的考验。

    我这样说,是因为当时的形势对袁绍是极其不利的,具体分析下来有以下三点:

    1,袁绍刚刚夺了韩馥的冀州,恩信未立,内部还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他打赢了还好,一旦打输,原先韩馥的部下就会纷纷而起,导致袁绍的崩盘;

    2,如前文所述,公孙瓒不仅一直和强悍的游牧民族如乌桓、匈奴这些部落干架,还刚刚扫平三十万黄巾军,兵威甚盛,有不可抵挡之势;

    3,袁绍以前一直没打过硬仗,没有打大仗的经验,而且打过的小仗也是输多胜少。先前遇到董卓是不战而逃,后来诸侯会盟,他所属的王匡军被董卓打得一败涂地,加上他夺冀州也没有发生过大的战斗,所以袁绍对自己军队的战斗力很没有信心。

    在这种情况下,袁绍再一次害怕了,他为了保住冀州,忍痛把自己原先持有的勃海太守印绶让给公孙瓒的堂弟公孙范,把公孙范派到渤海,想通过此举来与公孙瓒言和。

    2011-12-0112:16:24

    当然,公孙范是公孙瓒的堂弟,他没学袁术和袁绍这对弟兄,而是一到渤海就率领兵马来帮助公孙瓒,形势对袁绍而言更加恶化。

    公孙瓒兵不血刃拿下袁绍的老窝渤海,这大大刺激了他灭掉袁绍的决心,就当时形势而言,公孙瓒如果顺利灭掉袁绍,自然名声大振,兵锋到达中原之后,天下形势仍未可知。

    为了一举削平袁绍实现霸业,公孙瓒很有气势地把自己的亲信任命为青州、冀州和兗州刺史,并安插诸郡太守县令,俨然把自己当成了北方的主人。

    就这样,袁绍的求和计划也被公孙瓒无情地粉碎了。

    袁绍此时,已经再无退路,再退,就要连好不容易的冀州也要丢掉,冀州一丢,那袁绍的天下霸业也就必然成空,这是袁绍无法容忍的底线。

    于是,为了生存,袁绍也不得已提兵北上,与公孙瓒展开了著名的“界桥之战”(注:界桥,古地名,大概在今河北南皮县与邺城一带)。

    这一战非常有名,而且意义重大。

    因为这场战争涉及到战争史的两个兵种的碰撞,即骑兵和步兵的作战。

    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骑兵对步兵而言,基本就是屠杀,所以少数民族的骑兵也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公孙瓒一直倚仗的,也就是他的“白马义从”骑兵方阵。

    按说这一仗的结果应该没有什么悬念,肯定是公孙瓒的骑兵方阵将袁绍的步兵屠杀殆尽。

    但事实正好相反,公孙瓒期望必胜的一战,居然打败了,他的骑兵方阵被袁绍新收服的大将麴义用步兵和弩兵破掉,而且阵斩了公孙瓒的大将严纲。

    之后公孙瓒的人马撤退,被麴义从界桥上一直打到公孙瓒大营。

    虽然乱军之中公孙瓒的骑兵也一度包围住袁绍,却因为袁绍的勇猛反抗而没能杀掉袁绍。

    于是此战就以公孙瓒完败而收场。

    一般来说,汉末三国之际主要有三大战役,即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

    在我看来,三大战役之下,此次的界桥之战的意义也非同凡响。

    原因很简单,如果界桥之战袁绍打败了,那么袁绍的名字就将从历史上抹去,也就没有了后来的官渡之战。

    说起来,袁绍取得界桥之战的胜利,其实相当偶然,关键的关键,在于袁绍拥有麴义这员难得的上将。

    整个界桥之战,就看到麴义在忙活,不仅以八百“先登死士”和数千弩兵克制住公孙瓒的骑兵冲锋,还一直打到公孙瓒的大营,以此战观之,麴义及其军队的战斗力,在汉末三国之际,几乎不亚于关羽、张飞这些世之名将。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