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35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XX网站 www.xxx.com)(XX网站 www.xxx.com)(XX网站 www.xxx.com)    【百\|度\|搜\|經\|典\|小\|說\|更\|新\|最\|快】-2518:12:35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不顺的事情总是接踵而至。X X 网 站 w-w-w.-x-Xx.c-o-m。那福无双降,祸不单行的预言,总是那么的精准神奇。

    地方官吏按时给李泌送来了朝廷的邸报。李泌看后,更是焦急万分,越发难以入睡。他在自己的小屋中不停地走来走去,久久也不想**安歇。

    自乾元二年(759年)三月,邺城之战失利以后,官军与史思明叛军就进入了长期拉锯的状态,平叛战局一直没有大的起色和改观。

    首先,是朝廷在财政经济上出现了较大的困难,无法继续支持大规模的战争。

    自乾元元年(758年)七月,李亨发行宰相第五琦主持新铸的,一枚当十钱(后来又发行有两重轮边的大钱,一枚当旧钱五十枚)的大钱乾元重宝,并且与开元钱同时流通以来,全国各地就开始陷入了严重的物价飞涨状态,出现了“币轻物重”的现象。而且,财源之地江淮,因刘展的被逼叛乱也变得不再安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其次,由于朝廷的处置不当,各地节度使及其麾下将领们在平叛过程中,野心逐渐地萌发,膨胀了起来,叛乱频发,令朝廷不得安宁。

    第三,是朝廷对军队及其主帅的猜忌,放纵和使用不当,以致自毁长城,贻误战机。宦官李辅国鱼朝恩等人,更是在朝中独揽大权,大肆陷害忠良人士,弄得民怨沸腾。

    3

    太子詹事宦官李辅国,自李亨在灵武即位时,李辅国就因为能够为李亨出谋划策,而深受李亨的信任。X X 网 站 w-w-w.-x-Xx.c-o-m。他在就任元帅府的行军司马,掌握兵权后,更是经常侍奉在李亨的左右,深受李亨的宠幸。

    李亨当初流亡灵武时,还是皇太子,李辅国就担任太子宫总管,一直侍候在皇太子李亨的左右。

    李亨即位称帝以后,李辅国的权力更大了。他常常代表皇帝李亨,向文武百官宣布皇上的命令。全国各地呈递的文书奏章,国家重要的符契印章,皇帝玉玺,军中各项号令,甚至宫殿的钥匙,也全由李辅国负责掌握与管理。

    还都西京长安后,李辅国还受命兼管北衙的禁军,他的实力更加强盛。他不仅依然负责宣布诏敕诰命,李泌回山以后,李亨还把以前李泌负责的,四方来的文书奏疏,军中的印玺符契,宫门钥匙以及军队的号令集训等事,都全都委任他办理,他更是权倾天下,无人能及。

    就这样,李辅国天天住在皇宫里为他专门设置的署舍里,大权独揽。皇帝的诏书训令,必须经由他的签字才能发布,生效,成为政令;皇帝的指示,也要经由李辅国的转告才有效力;李亨所颁下的制敕,必须经过李辅国的画押签署,然后才能施行。裁决国事,无论大小,都全凭李辅国一句话决定。

    皇帝李亨乐得清闲自在,反而渐渐地成为了一个傀儡。

    宰相或政府机关发生紧急情况,宰相以及文武百官有急事需要马上奏报皇帝时,都要首先透过李辅国,通过李辅国的禀告和受旨才行。

    李辅国经常在银台门处理国家的政事。不管大小事情,都必须由李辅国口宣制敕,写好后,他才能够交给政府各部门的官员执行;等事情处理完毕,事情完结以后,官员们也是先向李辅国汇报,然后才向皇上奏报事情的结果,以及究竟是如何处理的。XX网站 www.xXx.com

    李辅国还特地设置察事(秘密警察)数十人,专门对他负责,暗中让他们打听民间或者官吏们的秘密事情,然后再进行审讯。

    李辅国命他们暗中四处调查,专门搜寻文武百官及百姓的隐情和秘密。一旦收集到手,有关单位就会遵照李辅国的命令,立即秘密逮捕,严加审讯。

    如果要追查什么案子,朝廷各部门都不敢加以拒绝。政府官员,无人胆敢抗拒李辅国的命令。

    审判案件,也全凭李辅国个人的好恶,完全把朝廷的法律、法令弃如敝帚,随意判重判轻,没有章法规矩。

    关在御史台与大理寺内的重刑犯人,有的还没有审讯完毕,李辅国心情高兴了,就直接追到银台门,一下子下令把这些人全部放掉。

    御史台、中书省、门下省三司以及府、县审理案件,都要先报告李辅国,听候他的指示,随他的意思而判。他经常声称这是皇上的制敕,必须按照命令实行,没有人敢于违抗。

    宦官不敢直呼李辅国的官名,都亲切地称他为“五郎”。

    宰相李揆是崤山以东地区的名门望族,见了李辅国也要行子弟礼,称他为“五父”。

    李岘做宰相以后,试图改变这种局面,分割李辅国的权力。

    他在李亨的面前叩头,论说皇上的制敕都应该由中书省发出,并陈述了李辅国专权乱政的很多事例,李亨因此有些醒悟,称赞李岘为人正直。

    李辅国受到制约以后,做事收敛了一些,也多有所改变,罢掉了那些察事。李辅国为了发泄对他制约的不满,就赌气请求辞让元帅府行军司马一职,请求回归本官为太子詹事,李亨不答应。

    李亨为此特地下制说:“近年来,因为军国大事繁忙,有时让人宣布口敕处理政事。从今以后,各种索取以及棍打发配囚犯之事,全部停止。如果不是由中书省所宣布的敕命,都不能施行。朝野内外的一切事务,各归主管部门办理。

    英武军的虞侯及禁军六军的各使、各司,近来为了竞争,有时就各自追踪犯人。从今以后,一切案件都要首先经过御史台与京兆府的处理。如果台、府官员处理判决不公平,允许写状上奏。

    各种刑律除了十恶、杀人、奸、盗、伪造罪外,其余的过烦过多的条款,全部删除。并委托中书省、门下省与法官详细确定以后再上奏告知。”

    李辅国的权力一下子被剥夺很多,因此十分忌恨李岘。

    那时,凤翔管马厩的押官因为抢劫,被天兴县尉谢夷甫抓住杀掉。押官的妻子认为丈夫冤枉,就为他的丈夫诉冤。

    李辅国原本是飞龙马厩养马小儿出身,偏向马坊的押官,认为是冤狱。于是,他就用皇帝的旨意,命令监察御史孙蓥审问,结果证明,罪犯犯罪事实确凿,不是冤案。

    李辅国不满意,又让御史中丞崔伯阳、刑部侍郎李晔、大理卿权献再次审问,结论与孙蓥相同。

    押官的妻子还不服,继续上诉。李辅国就又派遣他的亲信,侍御史太平人毛若虚前去审问。

    毛若虚本是小人,灵巧而邪恶,他了解李辅国想要什么。他就按照李辅国的意图,归罪于谢夷甫,说他滥杀无辜。

    御史中丞崔伯阳十分愤怒,就把毛若虚叫来质问他,想上奏弹劾他。

    毛若虚恶人先告状,自己先跑到李亨那里。李亨把毛若虚藏在帘子后面,庇护他。

    不久,崔伯阳来到,向李亨上书弹劾说:“毛若虚依附宦官,审理案件不公平。”

    李亨听后,十分愤怒,他大发雷霆,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崔伯阳喝斥出去。

    于是,李亨下旨贬崔伯阳为高要县尉,大理卿权献为桂阳县尉,刑部侍郎李晔与凤翔尹严向,也都被贬到岭南做县尉。监察御史孙蓥被削除名籍,终身流放到播州。

    吏部尚书、同平章事(宰相)李岘上奏李亨,说崔伯阳无罪,处理太重,而李亨认为李岘与崔伯阳等人结党营私。

    五月十六日,贬李岘为蜀州刺史。

    右散骑常侍韩择木入朝应对,晋见李亨。李亨对他说:“李岘想要专权,希望大权独揽,朕很不满意。现在已被贬为蜀州刺史,朕还觉得用法太过宽大。”

    韩择木坦率地回答说:“陛下啊,李岘只是说话直言不讳而已,并不是专权。陛下如果能够宽大地处理,只能够增加陛下的圣德。”李亨置之不理。

    不久,毛若虚就被李亨任命为御史中丞,威震朝廷。李辅国暗暗高兴。朝中正直的大臣,无不垂头丧气。

    监军鱼朝恩,最厌恶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他打算趁郭子仪河阳之败,对郭子仪落井下石。他立即向李亨进谗言,打小报告,诬告郭子仪桀骜不驯,图谋造反。

    李辅国也趁机煽风点火,火上浇油。李亨默认。

    4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