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28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2618:33:06

    7

    “却说平原郡太守颜真卿,虽然是一个儒臣,却是一个足智多谋之士。早在安禄山还没有发动叛乱之时,他就已经看出安禄山终究会图谋不轨的野心。因此,颜真卿遂提前做好了战备工作。”李泌继续讲到了河北的战局。

    “而安禄山却瞧不起颜真卿。当然就会为他的有眼无珠的轻视付出代价的。安禄山轻蔑地认为,颜真卿不过是一介书生,除了字写得好,能够写一些文章之外,根本就没有多大的才能。与自己久战沙场的将领们相比,他既文韬武略,也没有战斗经验,根本就不值一提,所以他没有特别注意颜真卿的备军动向。

    等到安禄山起兵谋反的消息传来以后,封常清这个敏感的老军人,立即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他马上给颜真卿发去了公文,让颜真卿率领平原和博平二郡的七千军队,前去守卫黄河渡口,防备叛军的偷袭。

    颜真卿接到封常清的公文之后,立即马不停蹄地派遣平原司兵李平,从小路出发前去向朝廷告急,并禀告叛军的实际情形。

    封常清看过颜真卿的书信以后,立即写信给颜真卿,令颜真卿一定坚守住城池。封常清并传檄文数十函与颜真卿,要他加紧防备,不要给叛军以可乘之机。

    颜真卿见信后,立即晓喻诸郡做好准备。就这样,颜真卿开始正式起兵,领兵抵抗安禄山叛贼的军队。

    捷报频传,平原郡太守颜真卿与常山郡太守颜杲卿兄弟两人,东西联兵抗敌,一举杀死了安禄山手下的勇将李钦凑、高邈等人,叛军大将何千年也被官军活捉了,唐军很快就重新打开了土门。

    叛军失利,唐军的士气更盛。不久,安禄山叛军好不容易得到的河北十七郡又先后回归了唐朝廷的阵营。

    其时,安禄山正志得意满地率领大军准备前去进攻潼关。当安禄山行至新安时,突然听说河北的形势吃紧,不由得大惊失色。他担心自己的后路被截,马上率领部分精锐的军队返回洛阳坐镇。

    安禄山非常清楚平原郡、常山郡等郡的重要性。他紧急命令蔡希德率领万余人回军,增援河北,务必剿灭常山郡的官军。

    常山郡的守将颜杲卿,字昕,长安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他和颜真卿同为颜师古的五代孙,颜之推的六代孙。他的父亲颜元孙,著有《干禄字书》,曾经担任濠州刺史。

    安禄山当初任范阳户曹参军时,颜杲卿曾是安禄山的部下。

    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二月初,安禄山率领叛军直至常山郡,颜杲卿时任太守。颜杲卿兵力单薄,自知无法与安禄山的数十万大军抗衡,遂暗生一计,决定巧妙地与叛军周旋。

    安禄山见颜杲卿并没有逃走,大生意外,加之颜杲卿曾经是自己的部下,遂以为颜杲卿有意归顺自己,就当众赐予了太守颜杲卿,长史袁履谦一件锦袍,命令颜杲卿继任原职。

    安禄山还派自己的干儿子李钦凑率领七千军队驻扎在土门(井陉关),一来把守西进要道,一来监视颜杲卿的行动。然后,才率领大军西进。

    颜杲卿就和儿子颜季明坚守常山(河北正定县西南)郡。不久,颜杲卿秘密地与长史袁履谦,真定令贾深,内丘令张通幽歃血为盟,誓死抵抗叛军,叛军被蒙在了鼓里。

    那时,堂弟平原太守颜真卿,在杀死了叛将段子光以后,就能派人约见颜杲卿,一道行动,打击叛军。

    颜杲卿接到堂弟密信,欣喜万分。当晚,他就派人进入李钦凑的军中,以商议年终劳军为名,将李钦凑骗入常山郡中。

    李钦凑上当,进入城池。宴会上,颜杲卿一声号令,李钦凑等将领都被捉住杀掉,沉尸滹沱河。

    所以,颜杲卿与兄弟颜真卿一道坚守平原(山东陵县),设计诱杀了安禄山的部将李钦凑,擒获高邈、何千年等人。

    颜真卿等人声称皇帝已经派荣王为河北兵马大元帅,统领三十万大军,出井陉关,平息叛乱,还派郭仲邕率领一队骑兵,在马尾上拴上一些树枝,大道上不停地来回奔跑,造成千军万马进军之势。

    短短几天,博陵,文安,上谷,乐安等河北十七郡群起响应,一下子扭转了战局。

    因此,本年天宝十五年(756年)正月初,安禄山部下史思明的叛军回军围攻常山郡,决心一定要攻下城池。史思明屡次派人说服颜杲卿,要他归降安禄山,没有结果。颜杲卿反而历数安禄山掀起叛乱,分裂国家之罪,建议史思明认清形势,弃暗投明。

    史思明默然不语,遂下令军队大举进攻。正月初九,常山郡城池被史思明所破。史思明终于抓到了颜杲卿和他的儿子颜季明。

    闻听常山郡攻下的消息,安禄山很是高兴,他一向欣赏颜杲卿的才干和品德,因此想借此逼迫颜杲卿投降。但颜杲卿并不肯屈服,还大骂安禄山。安禄山恼羞成怒,下令处死了颜季明。

    史思明知道安禄山很欣赏颜杲卿,就把他押到洛阳,交给安禄山处置。

    宴会上,安禄山见到颜杲卿,依然想收服他,就责问颜杲卿为什么背叛他,要他归顺自己:‘杲卿啊,你以前担任范阳户曹,是孤上奏皇帝,才任命你为判官,后又担任光禄,太常二丞,摄理常山郡太守之职,孤厚待你如此,为什么要背叛孤呢?’

    颜杲卿义正词严地反驳他道:

    ‘我世为唐臣,蒙受朝廷的大恩,常守忠义,虽然蒙受你的恩德,但怎么能够同你这样一个牧羊羯奴一同叛乱,一道反叛朝廷呢?阁下世受朝廷的大恩,从一个牧羊小卒,荣升节度使高位,应该尽忠报国才是。天子对你恩宠备至,有什么辜负你的,你怎么会做出谋反悖逆之事呢?’

    安禄山无言以对,但还是继续劝诱,希望颜杲卿能够归顺他。颜杲卿不为所动,继续大骂不止。

    安禄山再也忍受不了心中的愤怒,他勃然大怒,命令立即割掉颜杲卿的舌头。颜杲卿受着断舌的剧痛,被绑在洛阳天津桥(中桥南头从西第二柱)的柱子上,砍断胳膊,肢解他。颜杲卿仍大骂不止,直至气绝。安禄山左右将士,都为之动容,震骇不已。

    安禄山杀害了常山郡太守颜杲卿以后,河北各郡又相继陷落到了安禄山的手里。

    至德元载(756年)二月,李光弼、郭子仪先后出兵井陉,大败叛军,斩敌四万人,‘于是河北十余郡皆杀贼守将而降。渔阳路再绝,贼往来者皆轻骑窃过,多为官军所获。将士家在渔阳者无不摇心。’

    安禄山命将领张通晤和杨朝宗向东攻城略地。

    东平太守嗣吴王李祗、济南太守李随起兵抗拒。单父县尉贾贲率吏民杀张通晤,真源令张巡守雍丘,与叛将令狐潮、李怀仙等数万叛军浴血奋战,巧妙周旋,阻止叛军南下江淮。

    安禄山命其将武令珣等,率兵南下攻略南阳各郡。南阳节度使鲁炅、虢王李巨扼守南阳,屡败叛军,使叛军不得南下江汉。

    五月,安禄山西进潼关受阻。东路叛军杀不过雍丘,南路叛军又兵阻南阳,北路也几乎断绝。除了老巢范阳之外,只不过局限于河南西部一隅之地,一时陷入困境。

    形势对朝廷平叛极为有利。如果朝廷能够把握住机会,就不会有今天的变局了。”李泌总结道。

    李泌又喝了一口水,思路清晰地讲了下去。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