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285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W.DSNT|-2509:58:33

    十一月九日凌晨,安禄山出蓟城南门,再次检阅了自己的军队,并举行誓师,以讨伐杨国忠为名。

    为了使自己的进军名正言顺,安禄山还下令高尚,严庄等人,大量制作檄文告示,布告天下。

    出发前,安禄山在军中张榜宣扬说:

    ‘诸位,有何异议,务必向本帅告知。若有煽动军人者,斩及三族!’

    誓师完毕,安禄山很快就挥师南下,他乘着铁甲战车,‘步骑精锐,烟尘千里,鼓噪震地。’

    这就是安禄山恶贼反叛时的情形,虽然有人竭力反对,但人微力薄,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李泌分析道。

    “早在反叛前,安禄山就已命其将领何千年、高邈等率二十名奚族骑兵,以献**生手为名,于十一月十日抵达了太原城下。

    北京(唐以太原为北京)副留守杨光翙不明真相,出城迎接安禄山的将领,被何千年等人劫持而去。

    杨光翙很快就被押送到了安禄山军中。见了杨光翙,安禄山怒不可遏,当着众将,大声地责备杨光翙依附奸相杨国忠,并下令立即斩首示众。

    那时,太原守将及东受降城的将领,这时才先后上报安禄山叛乱的确切消息。

    太上皇这时才确认安禄山是真的反叛了。他这才匆忙地部署军队平叛。

    太上皇先命特进毕思琛赴东都,金吾将军程千里立即赶赴河东,各自招募数万人以抵御安禄山叛军;接着,他又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赴东都募兵,加强东都洛阳的守备。

    过了几天,太上皇下旨处死安禄山的长子安庆宗,妻子荣义郡主,罢免了安思顺的朔方节度使的职务。

    太上皇又任命荣王李琬、金吾大将军高仙芝分别为正、副元帅,率数万军队出潼关东征。皇上还在各地新设了一些节度使、防御使,以阻止安禄山叛军的进军。

    然而,安禄山那时已经迅速率十五万大军全力南下,攻城略地,势不可挡,形势非常危急。

    天下太平日子很久了,以致黎民百姓都不识兵革。当天下吏民,突然听到安禄山在范阳起兵的消息以后,不少官吏吓得魂飞魄散,弃城四逃。百姓也是惊慌失措,四散逃离。

    叛军所过的州县,有的望风瓦解,有的开城出降。一路之上,安禄山叛军所向披靡,进兵十分迅速。至十二月三日,安禄山叛军,已经迅速抵达了河南道灵昌郡(今河南滑县)的黄河北岸。

    第二天,安禄山的叛军就渡过了冰冻的黄河,进入河南道境内。很快,安禄山就指挥自己的叛军,开始进攻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郡。

    河南道节度使张介然,那时刚刚上任不几天。守城兵士未经沙场,一听到叛军的号角和鼓噪之声,就吓得“授甲不得,气已夺矣。”

    故叛军一到,河南道守军立刻就土崩瓦解。节度使张介然被俘,兵士归降安禄山叛军的有近万人。

    安禄山这时已经看见了河南道张贴的悬赏购其首的榜文,又听说自己的长子安庆宗,已经被朝廷诛杀,历时怒火攻心。

    安禄山遂进行了血腥的报复。节度使张介然及上万降卒,接连倒在叛军的屠刀之下,“流血如川”。实在是人间一大惨景。

    安禄山乘胜西进荥阳(今河南荥阳)。荥阳郡太守崔无波登城拒战,但守城兵士一听见叛军的鼓角声,纷纷“自坠如雨”。太守崔无波及官将‘尽为贼所虏’。

    安禄山杀了太守崔无波以后,就留下其将领武令珣坚守荥阳,命令田承嗣、安忠志、张孝忠为前锋,兵锋指向洛阳城。

    洛阳的守将-范阳、平卢节度使封常清闻听叛军前锋来袭,立即开始迎敌的准备。封常清下令,立即拆毁洛阳北边黄河之上的河阳桥(在今河南孟州西南),以阻止叛军从北面进攻洛阳,然后,封常清派兵进军虎牢(今河南荣阳汜水镇西)镇守。

    封常清虽奋力抵抗,但其兵士都是新召募的佣人或商贩,根本未经战斗训练。而且,因为封常清无钱向守卫盔甲库的将领行贿,将士们竟然没有得到完整牢固的铠甲。封常清无可奈何,无计可施。

    经叛军田承嗣、安忠志、张孝忠的铁骑一冲,洛阳守将范阳、平卢节度使封常清的守军,立即七零八落,溃不成军。封常清三战败北,见洛阳再也无法坚守,只得丢弃洛阳,西奔陕郡,与高仙芝退守潼关。

    安禄山见洛阳陷落,信心倍增。他马上命令其将领崔乾祐屯兵陕城,窥视潼关。而那时,弘农、临汝、濮阳、济阳和云中等郡,也相继沦陷于叛军之手。形势对朝廷越发不利。

    安禄山从范阳起兵,一直长驱直入,根本没有遭遇什么强敌的抵抗,至十二月十三日,他就攻占了东都洛阳,仅用了三十五天时间。

    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安禄山就控制了河北大部分郡县,河南部分郡县也望风归降。因而,安禄山非常得意,越发顾盼自雄,自以为是。

    当时,朝廷从各道征集的兵马,都尚未赶到长安,京师的守备十分空虚,如果安禄山乘胜追击,京师长安定会很快陷落。

    然而,安禄山进入洛阳以后,就开始被轻而易举得到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公开抛弃了当初勤王诛贼的誓言,露出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开始匆匆忙忙地做着登基称帝的准备。这时,安禄山的将士们才终于看清了安禄山的真实意图,有人开始对安禄山心生叛意。

    叛军对官军的攻势此时也减弱了,这才给了朝廷以喘息和反击的机会。

    朝廷的各道援兵渐渐地云集长安,加强了潼关的守备。

    至德元载(756年)的正月一日,安禄山于洛阳自称‘雄武皇帝’,国号‘大燕’,改元圣武元年。

    安禄山设置了丞相等朝官,开始进行统治。他封其子安庆绪为晋王,安庆和为郑王,达奚珣为左相,张通儒为右相,严庄为御史大夫,高尚为中书侍郎,安禄山的赦书制敕多出高尚之手。定洛阳为首都,以范阳为东都。

    登基以后,安禄山就命令将领史思明、蔡希德等攻略河北各地。

    所谓板荡识忠臣,陛下啊,这句话用在颜真卿,颜杲卿兄弟身上,实在是恰如其分。”李泌歇了一会,评论道。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