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197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1-3019:41:40

    第二回栖栖遑遑离京师茫然无计忧国事

    1

    深夜,驿站里没有一点灯火,到处一片漆黑。天上的月亮也躲进了浓云里,没有向栖栖遑遑的人们,再次施舍她的恩惠。

    疲累的皇家男女们,已经全然顾不上什么礼仪规矩,也顾不上讲究什么贵贱尊卑了。他们没有足够的被褥床铺,只好互相枕着对方的身体睡觉。

    幸好已经到了夏季,才不至于被冷死。

    李隆基见众人渐渐地安顿完毕,这才下旨清点随从的官员侍从。

    跟随出京的官员侍从大都已经逃亡,连饱受李隆基宠信,一向对李隆基十分亲近,且十分听话的宦官副总管袁思艺,也跟着别人叛离,不见了踪影。

    李隆基又恼又急,对如今众叛亲离的局面忧心如焚。他努力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告诫自己不要生气发怒。

    李隆基明白,由于自己的昏聩和失职,如今,自己身上已经集中了太多的不满和怨恨。他的举措稍有不慎,不可预料的非常事件,就随时可能发生。由此带来的损失,也许就将永远也难以挽回。

    无助地聆听着高力士、杨国忠等人的失望,甚至有些绝望的报告,李隆基只好无可奈何地下旨,让大家各自寻找地方先行歇息。

    2

    渐渐地传来了疲累的人们熟睡的声音。七十三岁高龄的李隆基,躺在侍从们临时铺就的床榻上,却辗转反侧,没有一点睡意。

    如今的形势变得是如此的混乱,如此的不可收拾,是李隆基始料未及的。展现在他面前的,则是岌岌可危的时局。

    半年来,时局的变化是如此的惊人,让人寝食难安。一系列失误的政治举措,使局势变得越发不可收拾。原以为安禄山的叛乱不过是疥癣之疾,想不到如今却酿成了心腹大祸。

    李隆基躺在侍从们临时紧急铺设的,还算柔软的榻上,不停地翻来覆去,却始终也无法安然入睡。他竟然把又疲又累,年迈体衰,在身边侍候的高力士多次惊醒。

    贵妃姐妹已经在驿站内休憩了,似乎进入了梦乡,没有了她们姐妹的焦虑无助的谈话声。

    李隆基虽然已经明显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大脑极度疲倦,劳累到了极点,但头脑中却依然是那么清醒。

    越是思考问题,他越是显得兴奋,越加难以入睡。李隆基觉得,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这么清醒过了。

    自从贵妃进宫以来,李隆基常常是一想起朝廷大事,就会感觉一种无形的沉重的压力。他常常会烦躁不安,心绪不宁。贵妃玉环总是纠缠在李隆基的心里。贵妃玉环的喜怒哀乐,总是影响左右着李隆基的情绪。

    越到老年,李隆基就越觉得,他对贵妃的依恋越深。似乎越发缺乏他年轻时对女人的那种自信心,那种征服一切的精神。

    只有当李隆基回到后宫的现实里,与贵妃玉环实实在在地呆在一起,他才会感到一些快乐,才会感到一些安心。

    李隆基千方百计想让自己的思维,避开那些烦恼的国事,去设想一些令人乐观,令人振奋的事情。他却总是难以控制他的思绪,身不由己地,他总会联想到如今的危难局势。

    李隆基知道,此刻是处处潜伏着危机。就是表面看似十分平静,匆匆忙忙的逃亡之路中,也是处处潜藏着危机,甚至可能是深渊,是陷阱。

    “朕不能再犯大的错误了,一出错,就将会葬送一切。不仅是朕的生命,还有朕的祖先留下的社稷,而且永无改正的机会。”李隆基在心中暗暗地叮嘱自己。

    本来这次,国舅杨国忠提出的御驾前往西蜀的主张,是得到了李隆基的同意的。但李隆基却隐隐预感到此行中,似乎会有什么祸事将会发生,而且,越往西走,那种不幸的预感越发强烈。

    李隆基明白,西蜀是国舅杨国忠的老根据地,驾幸西蜀这建议,多少是出于杨国忠的自私心理的考虑。

    李隆基却也以为,这样的安排是妥当的。一则可以避开安禄山锋锐的贼势;二则自己还可以像高祖刘邦当初那样,凭依富饶的西蜀,东山再起,使国家中兴。

    李隆基越想越兴奋。他预计,只要躲过了这命中注定的短暂的一劫,是完全可以重返京师长安,重振国威的。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