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194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11-2612:21:58

    李隆基听到这里,他的刚刚才恢复了一丝红润的脸色,突然再次变成了一片煞白,他似乎已经预料到了战事的结局。他只是用那有些发愣的眼神,呆滞地看着边令诚。

    边令诚的心里突然有些发怵不安起来,他没有弄明白皇帝呆呆注视他的眼神究竟意味着什么,一种恐惧再次涌上心头。

    他见皇帝没有出声,就依然只有硬着头皮,故作镇静地继续讲述了下去:

    “突然,山上无数的滚木擂石,如冰雹般地砸下山来,我军官兵被阻塞在隘道上,一下子没有了任何的周转回旋的余地,根本就无法躲避。结果,我军死伤籍枕,遭到了叛军的重创。

    哥舒翰这时眼见大势不妙,才急令毡车在前面开路,试图冲破叛军的重围,但此时已经悔之晚矣!

    叛军好像已经预料到了我军的动向,他们当时的准备十分充分。叛军立即把数十辆已经点燃的草车推下了山谷,堵塞住了我军撤退的道路。

    很快地,烈焰熏天,烟尘蔽日。我军看不清叛军的目标,只知道胡乱地向两边山上放箭抵御。直到日落时分,我军的弩箭用尽,才发现根本就没伤到敌人的一根毫毛。

    叛军统帅崔乾祐,见我军遭受重挫,就命令他的精锐骑兵部队从我军的背后杀了出来,对我军前后夹击。

    我军虽然人多,但此时根本就已经发挥不出人多的威力了。我军乱作一团,互相践踏,只有溃败奔走,四散逃命。掉进黄河淹死的我军将士就有好几万人,绝望的号叫声惊天动地。

    黄河边上的官军将士,见叛军追来,都争先恐后地挤上运粮船逃命。由于超载,几百艘运粮船最后都沉入了黄河河底。剩余的官军将士只好把他们的军械捆绑在一起,以枪当桨,划着运粮船向黄河对岸逃生,有的人才侥幸活命。

    最终上岸的官兵,仅有十分之一二。

    我军为了抵御叛军,曾经在潼关城外挖有三条堑壕,均宽二丈,深一丈。

    战败以后,官军逃回的将士纷纷坠落其中,很快就填满了深沟。后面的人踏着他们的身体,才侥幸逃回了潼关城池。

    驻守城外的李承光的数万步卒保持还算完整,但眼见我军大势已去,也只好固垒自保,不敢反击叛军。

    哥舒翰那时见势不妙,也急忙从船上逃回了潼关城里。他紧急清点城里官军的人数,发现我二十万大军,除李承光的数万步卒外,仅仅只剩下了八千余人。

    哥舒翰元帅收拾残兵败将,下令李承光前来支援,准备重新守住潼关关口,想继续与叛军周旋。

    可是,那时崔乾祐叛军稍事休整以后,已经向我军直扑了过来,而李承光的数万步卒已经心胆俱裂,畏缩不前,久久没有踪影。

    不想这时,祸起萧墙。哥舒翰亲自提拔起来的而且最受他宠信的蕃将火拨归仁等人,眼见我军大势已去,就想投靠安禄山叛贼。

    他们派军围住了元帅哥舒翰,劫持了哥舒翰仓皇而去。火拨归仁亲自将哥舒翰的双脚绑在马腹之上,连同抓获的其他将领,一起押着向东而去,准备投降崔乾祐叛贼。”

    边令诚讲到这里,又偷偷地瞥了李隆基一眼,见皇上还是脸色铁青,愣愣地没有任何反应,边令诚越发忐忑不安起来。

    他始终没有自己所处的危险处境,所以想通过拼命表白自己的忠心,来讨得皇帝的欢心,以便让自己脱离杀头的命运:

    “当时,奴才正在召集和组织官军将士,希望能够夺回哥舒翰元帅,以及那几十名被火拨归仁等贼人抓获的官军将领。不想,叛军将领田乾真其时率领大队叛军气势汹汹地赶来攻击我军,逆贼火拔归仁就立即归顺了他。

    我见潼关已经完全失陷,没有了夺回的希望,眼见敌众我寡,京师长安可能很快就会岌岌可危。

    奴才这时考虑到,如果没有谁向皇上报信,皇上的安全就可能会受到叛军的威胁。

    于是,奴才急中生智,勇敢地抢夺了几匹快马,率领奴才的几个随从,急急忙忙,连夜连晚,马不停蹄地赶回京师,向皇上禀报,希望皇上速做准备。”

    边令诚诚惶诚恐地,提心吊胆地一口气讲完了潼关战事的全部经过。

    李隆基听到最后,已经是魂飞魄散。他的脸色一片死灰。他已经没有任何力气和精力去怪罪和责罚边令诚了。

    李隆基打起精神,有气无力地吩咐边令诚道:“爱卿,辛苦你了!事已至此,着急无益!你马上下去歇息喝水吧!喝完以后,你立即派人去通知太子,还有陈爱卿,国舅和高爱卿等人前来,朕有要事相商。”

    边令诚在心中窃喜,暗自庆幸。他匆匆忙忙地飞快奔了下去。边令诚明白,他已经暂时脱离了死亡的威胁。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