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53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2-2421:25:17

    4

    770年(大历五年),宰相元载与宦官首脑鱼朝恩由相互紧密勾结,逐渐发展到产生了矛盾冲突。

    鱼朝恩,本是泸州泸川(今四川泸县)人。李隆基当政时就入宫当太监。安禄山叛乱发生后,他就随皇帝李隆基出逃,侍奉太子李亨。鱼朝恩颇得皇帝父子二人的信用,历任三宫检责使、左监门卫将军,主管内侍省。

    当初,公元758年(乾元元年)九月二十一日,皇帝李亨曾经派遣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关内节度使王思礼等九大节度使,共集结步骑兵二十余万人,向安庆绪坚守的邺城大举进发,准备一举歼灭叛贼安庆绪。

    可令人费解的是,皇帝李亨并没有为这二十多万大军设置一个元帅,而只是设置了一个所谓的“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的职位,监督众军。而这重要的职位,就由这位皇帝宠信的宦官鱼朝恩担任。

    这个新鲜而别扭的头衔是皇帝李亨的一项发明。可是,这个发明后来却葬送了数万官军的性命。

    担任这个职务的人实际上就成了天子的特使,甚至可以取代元帅,主将的职能,也就拥有了统辖调遣九路大军的最高指挥权力。

    当时,正是十月,邺城的叛军刚刚被围。史思明那时亲率自己的十三万大军挥师南下,妄图挽救邺城被围的燕军……

    这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史思明出其不意打下了魏州(今河北大名)。史军前锋所屯驻的滏阳距邺城也仅仅六十里地。

    公元759年(乾元二年)正月初一,史思明杀掉安庆绪后,就在魏州自封为“大圣燕王”。这对李光弼等将领而言,不啻于是在对唐军,也是对他本人进行的示威和挑衅。

    于是,李光弼迫不及待地向监军鱼朝恩提议,分兵北上进攻史思明。就算不能取胜,只要与之相持,也足以解除唐军腹背受敌的危险。可鱼朝恩却断然加以拒绝。

    鱼朝恩当然要断然拒绝。一个堂堂的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全军的统帅,怎么能让麾下的一个节度使指手画脚呢?

    再说了,鱼朝恩坚持认为,被围的叛军很快就会被消灭。敌寡我众,胜负马上就立见分晓,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然而,那时的监军鱼朝恩并不知道,这场仿佛已经胜券在握的战役,最后,却很快地就因他的盲目自信而遭致了惨败。

    但遭受惨败的的鱼朝恩却并没有遭遇朝廷的任何处罚,他依然受到昏庸的皇帝的宠信。

    763年(代宗广德元年),吐蕃大军进犯京师,皇帝李豫出逃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西)。鱼朝恩因为保驾有功,再次被皇帝李豫任命为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并统率京师的神策军。

    后来,鱼朝恩又领国子监事,兼鸿胪、礼宾等使,掌握了更多的朝廷大权。

    从此,鱼朝恩更加乐于干预政事,慑服百官。他大权在握,也像当初李辅国一样,公开不把皇帝李豫放在眼里。他明目张胆地贪贿勒索,卖官鬻爵。他还在北军军营设置监狱,人称“地牢”,专门迫害无辜军民。

    因为久典禁兵,所以势倾朝野的宦官鱼朝恩日益骄横。每回奏事,皇帝李豫皆不得不应允。朝廷政事偶有不提前知会他的,鱼朝恩必疯狂地叫嚣:“陛下,天下事有不由我者也?!”

    皇帝李豫忍无可忍,他终于愤怒了。

    这时,宰相元载已经深切地了解到了皇上李豫对宦官鱼朝恩的愤恨。所以,他决定顺水推舟,帮助皇帝设计除掉鱼朝恩,并可以借机搬掉阻挡自己的这一块巨石。

    君臣两人一拍即合。

    所以,一贯与鱼朝恩不睦的宰相元载就趁机奏请皇帝秘密诛除鱼朝恩。

    就这样,元载开始以重金收买鱼朝恩的左右心腹,做除掉鱼朝恩的准备。

    万事俱备。

    三月十日那天是寒食节,元载与皇上李豫最后定计成功。他们借口与鱼朝恩商讨朝廷的机密大事,只单独留下了鱼朝恩一人。

    起先,鱼朝恩已经知道了一些风声,有所警惕。但他认为自己的禁军兵权在握,就连皇宫中,都有他自己安插的亲信。所以,他有恃无恐,根本就没有把皇帝与元载君臣的阴谋看在自己的眼里。

    结果,鱼朝恩中计,后来就被皇帝李豫下旨秘密逮捕,绞死。

    随即,皇帝下诏罢免鱼朝恩的“观军容使”一职。为了掩人耳目,皇帝李豫还对外宣称鱼朝恩是受诏当日不满意皇帝的任命,才自缢身亡的。

    同时,皇帝李豫为了安抚禁军的军心,就加授鱼朝恩的部下分别担任鱼朝恩原来的官职。

    可谁曾想到,皇帝李豫刚刚摆平了这个弄权自专、不可一世的奴才鱼朝恩,而自诩除恶有功的宰相元载又复坐大,更加地目中无人。

    自此以后,元载越发洋洋得意。他自以为功高盖世,而如今无人可以制约自己,遂骄横傲慢,不可一世。

    从此,他结党营私、卖官鬻爵的气焰,更加地猖獗。并且,其丑恶蛮横的嘴脸与鱼朝恩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皇上李豫虽然内心深为厌恶,但又忌惮他与宦官的勾结十分紧密,只有隐忍在心。

    2011-02-2513:01:34

    5

    这时,宰相元载对李泌深受皇帝李豫的宠信,也嫉妒不安。他决心利用皇帝李豫的猜忌心理来达到排斥李泌的目的。

    11月,元载秘密地上疏皇帝李豫指控李泌居心叵测:

    “陛下啊,臣要为了我们大唐王朝的安宁,大公无私,舍生忘死,来告发李泌。希陛下立即加紧加以处理!

    臣亲眼所见,李泌时常跟自己的亲戚朋友在禁军的北营欢宴。他试图拉拢和掌控禁军,其心难测。

    从前,他跟叛贼鱼朝恩的感情深厚和睦。臣恐怕他早就知道鱼朝恩的阴谋,而没有及时地向皇上反映,意图心怀两端,欺骗皇上,图谋不轨。

    臣更担心的是,他会煽动和利用禁军将士,反叛作乱,那样就会直接威胁皇上的安宁。

    臣冒死上奏,希陛下垂听!”

    见元载指斥李泌,李豫心里非常不快。他立即下旨把宰相元载叫到皇宫中,亲自给他解释:

    “爱卿啊,朕十分感谢爱卿的忠心耿耿!请爱卿不要犹疑!

    禁军将士,曾经是李泌的旧部。所以,朕特意叫他去大营探视看望他的亲戚朋友,代表朕去慰劳,以安定军心。

    诛杀叛贼鱼朝恩,李泌也参与这个计划,他曾与朕多次秘密磋商这个问题。对他,爱卿你不必怀疑!”

    听见皇上不住地为李泌解说,元载对李泌的嫉恨之心更加的强烈,更加欲除之而后快。元载更加明白了李泌在皇上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他深知,要想独揽朝廷大权,必须依靠宦官的力量,挤走李泌,架空皇上才行。

    而要驱走李泌,最好的方法就是充分利用皇上李豫的猜忌心理。

    于是,元载没有死心,他立即召集自己的同党商议,商量运用新的对策对付李泌。最后,他决定用不断散布小报告,不断弹劾,散布谣言等方式,来离间皇帝李豫对李泌的信任。

    元载的计谋最终有了显著的效果。

    皇帝李豫本就有些是非不明,如今,他被元载不断的报告,弹劾,谣言,弄得头脑昏昏。他迅速地改变自己对李泌一贯支持的立场。他实在也找不到究竟如何应对元载咄咄逼人的气势,保住李泌的措施。

    6

    不久,江西道观察使魏少游上疏皇上,请求朝廷派辅佐官员协助自己。

    那时,李豫已经被元载的小报告弄得焦头烂额。

    于是,李豫只好把李泌招进皇宫,与李泌秘密交流,商量对策:

    “先生啊,朕真是对不起你!你也知道如今朝中的险恶形势。老实说,元载那狗贼权势熏天,朕也对他有所忌惮,无能为力!朕只好委曲求全,一味地抹稀泥。

    先生知道,现在元载与朕的宫中奴才勾结得十分紧密。他是权势熏天,咄咄逼人,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元载那狗贼的个性,先生必定尽知。那狗贼嫌你在朝中碍事,他是绝不会轻易放过你的。朕也不能因为一力地维护你,保护你,而违背那狗贼的意思。

    所以,当今之计,朕打算暂时委屈一下先生。让先生你暂时出去,避避他的风头。

    朕如今打算先把你寄存到魏少游那里。先生,你说如何呢?

    让朕羽翼丰满,一旦下定决心,安排好一切,选择最佳的时机,准备铲除元载之后,朕再通知先生。那时,你再回京。”

    李泌微微一笑,问道:“陛下,您日后相召,未识以何为信呢?”

    李豫沉吟了片刻,脸上的神色渐渐地舒展了起来。他狡黠地一笑道:“以银为信,望卿切记在心!

    先生你在外地,既可保证你的安全,朕也多了一个外援,令元载多了一层顾忌。朕希望他能够有所收敛,有所忌惮。

    朕决定马上任命你为江西道判官,让魏少游好好地接待你!”李豫无可奈何地发布了诏令。

    就这样,大历五年(770年)冬季,李豫让李泌出任江南西道观察判官。他还不放心,就召见江西观察使魏少游,一再嘱意他,要对李泌“善待之”。魏少游连连点头答应。

    不久,李豫又改拜李泌为检校郎中充江南西道判官。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