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山人宰相李泌传奇》解密大宰相的丰功伟绩,传奇人生!

正文 第11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2011-01-0319:06:03

    第四回逃灵武李亨登基下颖阳李泌奉诏(2)

    5

    756年7月,颖阳到灵武的驿路上。

    一位三十四岁的壮年男子,骑着老马,身背宝剑,顺着驿路缓缓前行。

    老马羸弱困顿。它懒懒地行进着,还不时啃着路边的青草。

    马主人很纵容它,任由它凭着自己的意愿或快或慢地行进。马主人默默沉思,只管思索自己的事情。

    那汉子装束简洁,朴素,极像一个游方道士,又有些像赶考的书生。他的情绪起伏不定,忽而亢奋,忽而沉寂,心中似乎有着强烈的忧思。

    他的行李简单,只有一个包裹,里面是一些衣物和银两。主人把他们都斜背在肩上。马背上还驮着一些干粮,书籍,仿佛远行的样子。

    那背着的宝剑与那汉子斯文,儒雅的打扮极不相称。但乱世之中,作为防身之用也不足为奇。

    突然,马主人大声吟诵起诗句来,引起了惶惶逃亡的路人的注意。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路人不由得停步赞叹起来。

    其实,唐王朝是一个诗的国度,上至王公贵族,下至普通百姓,人们对诗歌都有很高的欣赏和鉴赏水平。这首杨炯的《从军行》可说早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那时,唐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潼关失守,使国家的形势急剧恶化。京师长安,洛阳也被叛军占领,叛军气势汹汹,谣言四处传播。

    路上到处都是逃难的人群。旅途上还不时出现,官军的散兵游勇,以及土匪强盗劫夺妇孺,路人财务粮食的情形。

    那汉子就在这样的混乱局势下独独向北,与人众背向而行。

    他就是李泌。接到太子的召唤到灵武与太子相聚。

    2011-01-0413:27:22

    6

    李泌与太子李亨相识,相交,已经很久很久了。太子比李泌大十一岁。

    少年时,生长在长安的李泌就与太子李亨相识。

    那时,李亨(初名李嗣升,后改名李玙)还没有被立为太子,他是皇帝李隆基的第三个儿子。后来,他被父皇李隆基封为忠王。

    皇帝李隆基很看重早慧的李泌,就叫李泌与李亨认识,李泌就与李亨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后来,李亨被立为太子,李泌也已长大成人。

    7

    李亨的母亲杨氏出身于弘农华阴(今属陕西)杨家,为关陇地区名门望族。

    杨氏的曾祖父杨士达曾经在隋代任门下省纳言(宰相),父亲杨知庆以祖荫为官。武则天的生母就是杨士达的女儿。若从武则天的母亲这里算起来,杨氏要比李隆基还高了一辈。

    公元710年(景云元年)八月,与杨氏成婚前几天,李隆基刚被册立为太子。不久,杨氏怀孕。

    可是,由于当时李隆基与姑姑长公主太平公主关系紧张,所以李隆基十分担心太平公主会借题发挥,说自己耽于女色,难当大任,而行废立。

    当初,隋文帝太子杨勇就因宠爱貌美的昭训云氏,被母亲独孤皇后认为难以隆兴基业,结果被废;太宗时太子李承乾喜好声色,因特别宠爱一位太常乐人,招致太宗皇帝大怒,也终被废黜。

    正由于这种原因,李隆基内心焦虑,便让属下秘密弄来一些堕胎药,打算将这一小生命扼杀于母腹之中。但李隆基思来想去,最终没有施行。

    李亨出生以后,就不能够与生母杨氏生活在一起。因为杨氏仅是太子姬妾,而太子妃则是后来做了玄宗皇后的王氏。

    在等级森严的宫廷中,太子妃(正妻)的地位要比其他姬妾优越得多。

    此时的太子妃王氏一直没有生养,而杨氏自觉班次在王妃之下,不敢独享为人母的喜悦。

    于是,王氏便把李亨接到自己身边,对他百倍呵护,极为疼爱,“慈甚所生”。

    715年(开元三年)正月,李亨的二哥李嗣谦(即李瑛)被册立为皇太子。

    第二年正月,李亨被拜为安西大都护,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蕃大使,各设副使,他所任职事只系遥领,并不出阁就职。这一年,李亨才6岁。

    李亨初明世事,就已显得与众不同。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是英姿卓然。史书上说他:“聪明强记,属辞典丽,耳目之所听览,不复遗忘。”。

    更难能可贵者,李亨“仁爱英悟,得之天然”,他没有放纵过人的天赋,也没有锋芒毕露,从不让人感到他有什么威胁。

    开元初的十几年,李亨只是很安静地在宫中读书。父皇李隆基特意为诸王子选派了师傅教其学业,李泌就是在那时与李亨相识相知。李亨有幸以贺知章、潘肃、吕向、皇甫彬等名士为侍读,他的文化知识与素养提高很快。

    725年(开元十三年)十一月,李隆基在泰山行封禅大典。归来后,他在安国寺东附苑城修建了一处巨大的宅院,号称“十王宅”。李隆基把业已长大成人的皇子们都安置在十王宅中,诸王分院而居,由宦官担任监院使,负责管理诸王的日常活动。

    李亨被封为忠王,居于十王宅中时,已是英姿翩翩的15岁少年。

    李亨在十王宅中一直生活了13年,直到公元738年(开元二十六年)六月被立为皇太子。这是太子瑛被废以后,李隆基经过斟酌,接受高力士等的建议才做出的决定。

    立李亨为皇太子的制书是在开元二十六年(738)六月三日颁布的,举行册礼是在七月二日。韦氏也在七月十二日被册为太子妃。

    从被推上政治前台,立为太子的那一刻起,李亨就被显而易见的政治威胁所包围。

    威胁首先来自于宰相李林甫。

    在开元末年之后的李林甫以及后来的杨国忠等宰相成员,成为对太子威胁最大的政治势力。

    在李林甫与太子之间的较量与斗争中,父皇李隆基的内心世界是颇值得探秘的。

    李隆基几乎不出面遏制或阻拦宰相李林甫对太子李亨的轮番冲击。这说明,李隆基也是不情愿看到太子李亨的羽翼丰满、势力扩张,威胁自己的地位。

    对于李亨来说,成长在一个太平盛世,充当一位富有巨大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帝王的继承人,很难说是什么幸事。也许,在李亨的心里,会不时泛起几丝淡淡的悲哀。

    不过,在开元,天宝之交的七八个年头里,身为皇太子的李亨尽管心情会有些抑郁,但这却是他此后一生政治生活道路上最为安定的一个时期。

    这期间,来自宰相李林甫方面的种种打击还没有能够严重到危及其太子的地位,朝廷之上对册立皇太子之事也暂时减少了议论与猜测。

    李隆基对于在十王宅中成长起来的皇三子李亨的政治资本颇为知悉,因此对他也没有什么不放心。

    李隆基也不愿再如当年那样,一日废弃三子那样,剥夺李亨的继承权。至少在天宝四载(745)年底之前,李亨伴着帝国的辉煌度过了一段颇为难得的舒心岁月。

    天宝五载(746年),对于太子李亨来说,真可谓多灾多难的年头。

    这一年,太子李亨相对安宁的生活被彻底打破。

    从此,在他的生活中,以往的平静与安谧已是可望而不可复求了。

    .</b>,,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