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星海

正文 自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人类,一个永远充满了好奇心的种族。</p>

    </p>

    早在还没有历史记录的史前时代,我们的先民们就满怀着敬畏从自己简陋居所的狭小洞口仰望了一次又一次的电闪雷鸣,一如大家所熟知的那样,从这自然巨威所留下的残局之中,有人发现了一种后来被称作“氧化还原反应”的痕迹。当时被各种生存危机所环绕的祖先可没有经过如今那般的推理论证,他们将其命名为“火”然后直接用其烧烤食物、照亮黑暗、驱走野兽,然后建立起了一个建立在“燃烧”之上的&#25991明。就某种意义而言,直到21世纪的今天,人类最先进的核子反应堆也没有脱离“燃烧”的范畴。</p>

    </p>

    一万年前的火光照亮了一个个几平方米的洞穴和一队队夜晚出猎的勇士。</p>

    </p>

    一万年后的核能驱动了一座座上千平方公里的城市和一艘艘数万吨级的钢铁巨舰。</p>

    </p>

    剑与犁,同样的材料。</p>

    </p>

    人类的好奇心沿着似乎冥冥中属于自己的科技树一路飞奔,但生存和毁灭,却总是一个问题。</p>

    </p>

    如我们的历史所记载的那样,在依赖燃烧ATP支撑&#25991明的年代,牲畜的驯化帮助蒙古骑兵横扫欧亚大陆,而弓弩这种能量脉冲发生器的出现,使得在那个信息和机动条件极为有限的年代竟也出现了1500英国长弓手屠杀30000法国重骑兵的非接触作战典范;尔后能量密度更高的火药取代了ATP用于打击,动力更强的煤、汽油和柴油用于机动,而前两者所驱动的工业化又造就了装甲用于格挡,如果算上后来的信息化,到此时,从技术上讲,人类作战所需的各个技术要素都已经不必再由生物体内的ATP来驱动了。</p>

    </p>

    而在这种眼花缭乱螺旋上升的技术更替中,人类战争机器的总体形态却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右手长剑、左手盾牌的士兵,而且看上去似乎也将一直总体上保持着这么一副各方面平衡发展的态势继续发展下去。</p>

    </p>

    直到一种颠覆性的存在横空出世。</p>

    </p>

    自古以来,武器威力不足的困扰一直驱动着各大&#25991明的武器研发人员们疯狂地提升着各种作战平台的体量,经过一场总持续时间6年不到的二战,代表性主力舰的满载排水量由3万吨左右提升到了7万吨以上,作战飞机的航速由300公里每小时左右逐步提升到了接近音速,而相比一战时威名赫赫的210毫米“巴黎大炮”,800毫米口径的“多拉”将战争意志下的技术疯狂发挥到了极致,不过,在广岛长崎的两朵蘑菇云面前,这一切全都成了可以忽略的小把戏。</p>

    </p>

    某件一只脚踏进太空时代的攻击性武器提前好几个时代出现在了机械化时代的战场上,这样看似近乎“穿越”的神奇事件却是实实在在发生在了我们的历史当中,它的影响在随后的冷战中借着思维的惯性延伸到了战术领域。而直到今天,我们每个人都仍然生活在这种“穿越事件”所带来的副作用中。</p>

    </p>

    人类的战争机器从此失去了平衡,如果像此前所述的那样,一国武装的形态是一名左手盾牌右手长剑的士兵,那么对现在任何一个有核国家的武装而言,左手还是盾牌,而右手却换成了12.7毫米的大口径机枪,这下问题大了。</p>

    </p>

    因为左手的盾牌在大口径机枪面前比纸糊的强不了多少,所以干脆扔掉(于是我们可以看到现代除陆军以外的绝大多数先进装备都不再把装甲防护当成一个很重要的指标);不得不扔掉盾牌后所有人都只好时刻紧盯对手的动作,一有异动马上一边疯狂躲闪一边往死里回击。</p>

    </p>

    而这样没有阻尼的正反馈系统往往是极度危险的。</p>

    </p>

    好奇心驱使着人类向前探索,不断进步,但也许当年为快速结束战争而发明核弹的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这种东东会在以后造就出一个攻守失衡的世界,全人类的生死存亡都不得不悬在这种以数百万吨TNT当量造就的恐怖而紧张的静不稳定状态当中,巨型地球飞船上60亿船员历经千百年所造就的物质与精神&#25991明竟要仰赖于少数人的道德与伦理水准作为飞行控制系统才不至于在下一秒钟失控坠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对所谓“高度&#25991明”的极度嘲弄。</p>

    </p>

    而准确的说,人类发展到今天,这种数百万吨TNT的大威力炸弹还远非毁灭威胁的全部,基因武器、网络炸弹、地球物理武器等不断出现的破坏性技术,都可能对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造成惨重的创伤。</p>

    </p>

    更进一步,甚至不需要战争与武器,人类产业肌体成长中产生的各种毒素:生态破坏、社会失调、金融动荡、重大事故……许多在先前看来影响轻微的负面事件如今却足以造成不亚于小规模战争的破坏效果,甚至有些地域狭窄的国家因为这个产业布局的技术问题而完全失去了战略纵深,成为了一块高度发达却高度脆弱的薄板玻璃。</p>

    </p>

    好奇心是无辜的,人类历史不允许开倒车,但是随着人类力量的逐步强大,自我毁灭的几率也在逐渐上升,而为了让“上帝的发笑”不至于某一天因为失去对象戛然而止,一个巨大的课题已经摆在了每个地球人类的面前。</p>

    </p>

    我们&#25991明的光芒不应当来自于这种脆弱的玻璃,而应当来自于坚强的钻石。</p>

    </p>

    这是一个关系重大的任务,而支撑人类完成这一任务的,同样是我们的好奇心。</p>

    </p>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二战之后长达60年的时间内,几乎再也没有真正革命性的重大技术突破出现在我们这个星球上了,IT产业的摩尔定律虽然足以显示其发展的迅猛,但是这种量变仅仅是对人类现有力量的一种改良,并没有真正改变人类对能量的应用方式,而毫不取巧的后者,才是真正以质变提升人类绝对力量,开拓新领域的先声。</p>

    </p>

    这种沉默,不会太久的。</p>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