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天武化凡

正文 [VIP]第一百七十三章 传送阵(二)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天武化凡最新章节尽在

    >    第三卷 食气者,神明不死

    [

    感受那股可以轻易将自己摧毁的可怕威严,莫迪直接放弃了隐瞒之心,上前笑道:“陛下!我们宗派地处西极边缘,名为天武宗,虽是小门小户,可却是龙骨宗在西极的一颗铆钉,说白了,其贵国的性质相差不多的.”

    韩王听着,微微点头,似乎对于这个答案早有预料,随即沉吟了片刻,又道:“那么…你们这次前往龙骨宗的目的又是什么?”

    莫迪和林秀琪相视一笑,故意道:“回禀陛下!当然是拜入龙骨宗,成为其中的一员。”

    “哦!”

    韩王心中一凛,眼中露出了难以置信之色。

    龙骨宗,原本是中州地域最强大宗派之一,而如今更是晋升为超级宗派,其实力和威望远超以往,要想拜入这个宗派,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啊!可以这么说,从龙骨宗出来的每一个人,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杂役也完全值得他,屈尊相交,给予上卿的礼遇。而现在,眼前这两人,居然信誓旦旦地说要拜入此门,而且听这口气,似乎这事儿就如吃饭喝水一般简单,这可能吗?

    尽管心中疑惑重重,但是韩王依旧是放缓语气,柔和道:“加入龙骨宗,可是亿万人之中,也难得有一位啊!请恕本王无礼,不知二位……”

    莫迪听出他的怀疑,笑道:“事情其实很简单,我们宗派在西极,协助龙骨宗完成了一件大事,故而上宗便播下两个名额,准我二人拜入龙骨宗。若非如此,凭我二人的本事,要达成此愿的确很难!至于这件事情究竟是什么事,由于它属于高度机密,在下不便多谈…..”

    这段语焉不详的话一,,朝臣们又按耐不住了,纷纷议论开来,看情形虽然多者不信,但却已经不敢再出来反驳什么了。

    至此韩王心中终于有了决定。

    他脸上微微露笑,“二位,即是如此,这件事情本王便应下了。不知是否还有别的要求。”

    此话一出,金銮大殿之上,一片安静,几落针可闻。

    先前乱哄哄的朝臣公子们听出陛下计议已决,立刻选择了无条件服从,可见这韩王平素积威甚重,独断朝纲已成习惯,根本无人胆敢反抗。

    二人听着见着,心中大喜,事情似乎比他们料想的要顺利许多。

    林秀琪立刻躬身作揖:“多谢陛下美意,能够得到陛下的应许,我二人别无他求。”

    “哈哈…,那么劳烦二位在宫中多呆数日,待本王将一切事务安排妥当,就派人来通知二位。”

    莫迪和林秀琪,再三言谢,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韩王点了点头,似乎对二人的知情识趣很是满意,旋即挥手一招:“来人啊!带二位仙师下殿,安排慈心阁住下,好生伺候,不可怠慢了。”

    “吒!”

    依旧先前那位内侍太监自人群中走出,低沉着头,踏着细碎的步子,引着莫迪二人出了大殿,一直往西。

    二人离开之后,君王臣子都言语,各有所思,大殿之中气息一阵压抑。

    过了片刻,韩王自假寐之中转醒,眸子中有厉芒闪过,“好了!诸位爱卿,今次大劫虽然过去,但城中百姓罹难,实乃大韩百年未有之不幸。现今,此劫背后的凶徒尚未落网,城中一片狼藉,还有大量事务亟待诸位善后解决,诸位各自散去,严司其责,务必令王都在三日内恢复秩序。”

    “臣…遵旨!”

    “臣…遵旨!”

    十数人纷纷山呼领旨,缓缓告退。

    而就在绝大多数人退去之时,韩王眼中忽然闪过一道幽光,双拳攥地咯咯作响,心中似乎下了某种重大的决定,转身对一个内侍道:“你去!把于大人喊回来,就说本王有要事相商。”

    “是!”

    那个内侍赶紧应着,快步追了出去。可追出去没几步,就见前方一个头戴高山冠,身穿米黄色袍服,腰间佩着玄色绶带的中年男子,游离在群臣最后,步履徐徐,也不与其他人交流,仿佛鹤立鸡群一般,惹人注目。

    这人神情意趣都显得高古,那一缕及胸的长髯随着微风轻轻扬起,嘴角带着一丝高深莫测的笑容,正望着追上来的内侍,很有名士风范。

    内侍见着,心中一喜,这可不就是陛下令他传唤的于博文,于大人吗?

    此时于博文笑着朝他走来,大老远便道:“高公公,可是陛下寻我?”

    内侍清了清嗓子,尖声尖气地笑道:“不愧是于大人,果真是料事如神,什么都瞒不过你!请吧!”

    于博文哈哈一笑,笑容中带着一股子高傲,旋即袖袍一甩,就大步朝着大殿的西南方向而去。

    而旁边的内侍居然也丝毫没有出声指正,微微一笑,便跟了上去。

    大殿的西南方向,一路直走,隔着数座偏殿,却正是御书房的位置,在这里,韩王每天批阅奏章,阅览各部上陈文书,偶尔和宰执重臣商议国家大计。

    可以说,凡是能够出入这里的,都是大韩的股肱之臣,是朝廷不可或缺的大才,安邦定国之能,文韬武略之才,礼绝百僚。

    于博文远远看着那青色的琉璃瓦将愈见炽烈的阳光反照过来,心中难掩一丝激动。十三年了,整整十三年了。

    十三年前的中秋,他于博文从一名西府宰执被外判到了地处韩国西陲的苦寒之地,西凉州。此后十三年,蛰伏西陲,受尽苦楚,历经常人难以想象的波折,几度他甚至心生自绝的念头,然而最终还是挺了过来。

    现在,他回来了,凭借着无可争议的功勋重新回到了这个国家最高的舞台。而这一次的他,去粗存精,饱受历练,再也不会像昔日那般容易倒下,就算是君王的意志,他也要一并扭转。

    十三年的苦心孤诣,令他明白了许多道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然而做官不是光服侍君王就可以的,朝堂不是江湖,却又远甚于江湖。这里的刀光剑影无声无息,这里的战争没有硝烟,而作为党争的失败者,当时的他只能远离权力的核心,这是代价,一个永远值得铭记和警醒的代价。

    通过这个代价,他深刻地发现:要想走得远就永远不能相信任何人,敌人、朋友,甚至自己。还有,这世间没有任何人是不能被利用的,包括那高坐龙椅之上的万盛君主。

    青瓦依旧,故人何在?

    曾经的对手们,我于博文回来了。

    此刻,他笑眯着眼,一步步地朝着御书房而去,步子悠然,仿佛闲庭信步。

    其身后的侍人,看着他的背影,却似乎看到了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一般,压抑的喘不过气来。身为宫内太监管事,他伺候过娘娘、太后以及韩王,见过的权势人物更是不计其数,但就这一刻,往昔这些人给他的压迫,全都不及此人万一。

    一念及此,他浑身手脚冰凉,脊背愈加佝偻,恨不得塌缩到前者的阴影之中一般。

    于博文径直向前,叩开了御书房的漆红杉木大门。

    吱呀一声响起,炎阳的光辉透过大门照射进去,照亮了整个御书房。屋内,身穿冕服的韩王负手而立,背对着他,露出一副孑然的姿态。

    “你来了!”

    “臣于博文,叩见吾皇,万安!”

    韩王欣然转身,“平生吧!你果然还记得和本王的约定,来到了御书房!”

    起身整理了一下袍子,于博文却道:“十三年前,臣从这里得到了一纸贬谪文书,从那一天去,为臣就发誓,总有一天,臣一定堂堂正正的回来,重新得到陛下的认可,为陛下效死!所以,臣要回,就必回这里。除此之外,唯有一死而已。”

    听着这赤胆忠烈兼且豪迈之言,韩王头部扬起,龙颜大悦,鹰隼的目光中绽放出两道炽烈的毫光,整个人的脊骨撑高了数节,显得无比挺拔威武,连呼吸也一下子便的强劲有力,仿佛一息之间回到了当年,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时代。

    “自古能臣贤君相合,乃是国家振兴之兆!于博文,你真是本王苦等的股肱之臣啊!”

    “皇上谬赞了!十三年来,臣无时无刻不再想着如何为陛下、为江山社稷出力,臣有许多话要和陛下诉说啊!”

    看着于博文感激涕零的样子,韩王不禁感叹:“国有重臣,是寡人之福、社稷之福啊!”

    可接下来,他顿了顿,又道:“这些事情你可以先放一放,眼下寡人却有一事,要与你商议。”

    于博文低沉着头,恰好将眼神中闪过的一缕幽光掩饰过去,“陛下!请说,你可以绝对信任微臣。”

    韩王听着微微点头,只是一想到接下来要说的话,他的脸色却是隐隐泛出铁青之色,心中波涛汹涌,难以平复,“你…还记得昔日的孝贤皇后吗?”

    于博文浑身一震,故意做出一副惊骇之色,眼神更是一阵闪烁,仿佛在回忆着陈年旧事一般。

    韩王见他这幅模样,微微苦笑,“看来,你也听过那个传闻吧?”

    于博文听着,满目惶恐,跌跪地上,“臣罪该万死!”

    “起来吧!”韩王心中发苦,“朕的过失,岂能归咎于你们?不错,当年宫内流传的孝贤皇后病死一事的确是假的,皇后是被太后赐死,理由便是怀疑其不贞。”

    听着这话,于博文脸色愈加难看,冷汗淋漓,作为臣子听到这等可怖的消息,还是皇帝亲口相告,这不是等于把他往死路上逼吗?

    可这时,韩王却轻轻地拍了拍于博文的肩膀,宽慰道:“你放心,朕既然允许你知道,就不会因为这个治你的罪。”可他没有发现,就在他说这话的瞬间,于博文的眼中却是闪过一丝阴郁的戏谑,整个人说不出的狰狞。

    天武化凡最新章节尽在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