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晚清神捕

正文 第461章 回乱的缘由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一进大门,迎面一座照壁,宽三丈许,高一丈许,两角还有栅门,千总官厅,分前衙后宅,以大门、大堂、二堂、三堂为中轴线,其它建筑都左右对称,内中参赞、书吏、值日官等官吏都在此办公,大堂五间七架,布置的很是威仪,

    李国楼带着副使鸿都、师爷饭大慧、魏涵宇、许岚、校官成昆、巴特尔、荀喜、范晔,还有医官王避震、义子李运开、随行的戈什哈一大帮人超过五十人來赴宴,赴宴的人里面甚至还有随军的兽医曹季芹,他这里沒有高官,唯一以朋友身份來游玩的人是进士朱定河,婉娘属于贴身丫鬟,上不了台面,这种场合沒有她的踪影,

    酒宴已经安排妥当,西花厅里摆了十桌酒席,四周地上放置几只炭盆,进门就要脱大衣,热气腾腾,李国楼的人占据五桌,大同总兵刘求正的人占据二桌,主人娘子关守将千总宋庆的人占据三桌,

    李国楼坐在刘求正与宋庆,看见少年刘光才要坐到大同军官一桌时,招手道:“刘光才过來坐,我叫我干儿子小石头陪你。.”

    一番布置,刘光才、李运开、鸿都、饭大慧、朱定河几人坐在主桌,

    其中以鸿都鸿运当头,过去只是大沽口炮台的一名军需官,只因长了一身肥膘被李国楼点名,浑浑噩噩,沒闹清所以然便当上押运副使,一路之上,除了车马劳顿,住宿与饮食过得去,沒有想象中啃干粮过日子,随身携带的一张大锅盔(干粮),到现在还放在马车里沒有尝过一口,今晚又是满桌的佳肴,二个大铜盆里堆满香气扑鼻的肥膘的猪肉蹄子,还有一个铜盆里盛满咖喱牛肉汤,那种刺鼻的香味,让满屋子的人直流口水,

    大清官场规矩多,都要先说一段官话,以遥祝皇上、两宫皇太后安康长寿开始,主客互相敬酒,繁文缛节一大推,但总有结束的时候,接下來沒有主之分,大家坐下來喝酒、打屁,

    娘子关的水磨面有玉米面、豆面、小麦面以及各种杂面,以味道香甜,享誉三晋,酒宴上面食少不了,吃起來有嚼劲,入口香甜,

    饭大慧做到师爷的责任,站起身,举杯道:“诸位,李大人酒量浅薄,不胜酒力,这一口闷的事,实在是勉为其难,还望恕罪,我这里先陪个不是,自罚三杯。”

    这是李国楼每次赴宴的开场白,至于效果如何,就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各显神通,

    这酒盅不大,饭大慧连干三杯酒,刚坐下來,还沒喘口气,不善言辞的大同总兵刘求正举起酒杯,说道:“李大人酒量尚可,三杯下肚脸色不改,來,老哥敬你一杯,感情深一口闷。”

    刘求正先干为敬,李国楼能说什么,人家官衔比他大,只有一口闷,这酒宴上的习惯是三杯为一轮,就是说刘求正还要敬酒二次,谁叫李国楼一行人要在娘子关休整,连推脱不喝酒的理由也找不出,故此今晚要趴在酒宴上了,谁都不会放过他,适才饭大慧的言词,沒有起到一点效果,该來的人,一个个上前來找李国楼碰杯,

    第二轮敬酒,李国楼稍许推脱一番,说道:“酒宴才开始,慢慢喝嘛,不急不急,刘镇台,我对大西北的战事很关心,邸报上近段时间沒写,不知这些天战事如何。”

    刘求正放下酒杯,脸色一如既往的严肃,缓缓道:“冬季大军不好开拔,回乱首领马文禄依然在肃州一带猖獗,楚军徐占彪因冬季调度困难,对的董志原展开围困,尚未有进展,李大人,左宗棠并不在兰州,而是在西安,如今兰州附近皆是回乱,左宗棠哪敢把总督行辕放在那里呢。”

    作为大同总兵刘求正沒机会参与平叛回乱,满腹牢骚,哪里会说左宗棠好话,因围剿西捻张宗禹有功,他才升任大同总兵不久,但谁会嫌弃功劳多呢,原本还和左宗棠在山西过去合作的刘求正,如今开口就直呼左宗棠名字,一点也不讲官场礼仪,

    李国楼闻言大清军队正在围困董志原,大为兴奋,一拍桌子,挺身而起,大声喝道:“李字营兵发董志原,让那些兔崽子见识一下李字营发威的力量。”

    十张桌子的人皆是一惊,这哪是來押运军需品的使者,分明是來抢功劳的朝廷大员,饭大慧作为师爷,总要表明态度,瞅眼李国楼好似沒醉,这女儿红是黄酒,度数很低,干数杯酒应该沒事,急忙劝解道:“李大人,这样不好吧,公文上写明去兰州呀,我们改动目的地,怕是交不了差呀。”

    “哎,饭师爷沒事,本钦差有皇上的圣旨,有便宜行事之权,我有权做出决定。”李国楼有一道保命符,随身携带密旨,谁敢惹他,官事打到金銮殿上,自有人拉偏架,最多再给同治皇帝打一顿,乘着酒性把他的地位提升数级,又变回钦差大臣了,

    众人恍然,李国楼地位果然超凡,原本就不是什么押运使,钦差大臣的身份隐藏着,难怪这么嚣张跋扈,

    ******

    马文禄甘肃回民起义军领袖,本名马四,回族人,甘肃河州人,初为清甘州(张掖)提督索文部下小军官,1865年春,陕甘各地的回民起义此伏彼起,他在肃州(酒泉)领导回民起义,使肃州成为回民起义的一个基地,也是陕甘回乱势力最强的一支乱军,人数超过五万,

    马化龙宁夏金积堡人,另一支回民起义军领袖,经名拖必尔图拉,道号赛义德·束海达依(意为殉道者的领袖),同治二年举兵于宁夏金积堡,杀宁夏道台侯云登、知府吕际韶、知县赵长庚等,占据金积堡,

    马正和占据董志原地区自立,是回乱中势力最强的一支兵马,

    陕甘地区的回乱起因是由于太平天国起义而引发的连锁反应,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以后,长江中下游各省大部为太平军所控制,

    大清为筹集浩繁的军费,镇压太平天国及其影响下的各族人民起义,加紧了对包括西北地区在内的尚未遭受战争破坏的所谓“完善之区”的搜括,

    陕西除每月向京师解饷银数万两外,还要协济用兵各省的大量军饷,这些负担全部落到了陕西各族人民的头上,随着协饷的加重,正税不够供给,苛捐杂税相继繁兴,贪官污吏乘机敲榨勒索,草菅人命,在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下,人民群众无以为生,被迫聚众抗官、聚众抗粮的斗争,

    陕西是回民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主要分布在泾水和渭水流域),全省回族人口约百万,回汉各族杂居,但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不同,互相不通婚,有些地方甚至是回汉各筑一城,以回民地主阶级治理地方回民,执行地方土司政策,

    由于原驻陕西的清军多调赴外省与太平军、捻军作战,为了防止回民的造反,陕西当局命令各州县大力兴办团练,督办陕西团练大臣张芾,做过江西巡抚,因在九江镇压太平军失败被革职留任,1861年回省守制,

    1862年5月,进入陕西的太平军扶王陈得才部联合捻军直逼西安,

    蓝朝柱起义军也已由四川进入汉中,全陕震动,陕西巡抚瑛棨和团练大臣张芾慌忙调集各地团练往南山堵御太平军,

    太平军入陕,当年5月,训导赵权中所属团练中的数百名回勇,不愿和太平军作战,杀死带队官避居城外秦家村,将秦家村及附近回民村庄抢劫一空,又四处散发“陕西不留回民,天意灭回”的传帖,

    华州回民首先起义,渭河两岸的回民争相响应,未经旬日,各处回民俱行激变,从此,声势浩大的陕西回民起义迅速发展起來,

    面对迅速发展的回民起义,以巡抚瑛棨为首的陕西文武官员“筹剿无兵”,“不能不暂行抚慰”,派遣官绅分赴各地安抚,张芾等在临潼油坊街和回民谈判时,回民甚为气愤,将他押往仓头镇处死,

    回民起义的烽火迅速遍及八百里秦川,起义队伍扩大至二十余万,当时陕西回军主要首领除任武、洪兴、赫明堂外,还有马正和、马四元、白彦虎、马生彦、禹得彦、余彦禄、孙玉宝、二河州等,其中有的是富甲一方的地主、商人和阿訇等上层分子,起义军的领导权掌握在他们手中,

    陕西回民起义的迅速发展,严重威胁到清王朝在西北的统治,清廷急令荆州将军多隆阿率军入陕,1863年1月中,多隆阿率部由河南入陕,连同胜保诸部,共有兵二万余人,

    9月初,多隆阿到达西安,施展招抚伎俩,派人到回民起义军中诱降,利用西安城中的回绅频繁的在回民军首领中进行招抚活动,孙玉宝等向清军投降,

    白彦虎、马生彦、禹得彦、余彦禄率部向西北经醴泉、乾州退至邠州,其后,回民起义军大部退至陇东的董志原,其他回民军也在赫明堂等率领下,经武功、郿县、凤翔、陇州进入甘肃东部地区,从此,陕甘回民起义的中心由陕西转到甘肃,

    大清统治者惊呼:“现在甘肃之平凉、静宁、隆德、安定,省南之巩昌、秦州、伏羌、清水,省北之宁夏、平罗、灵州、固原,莫不揭竿而起,蜂屯蚁聚,滋蔓难图,绵延地方数千里”,

    多隆阿准备由秦度陇,镇压甘肃回民起义,他为了解除西征时的后顾之忧,企图迅速攻下由蓝朝柱起义军固守的陕西盩厔,3月30日,多隆阿在亲自指挥攻城时为起义军击伤头部,不久死去,清军丧失了主帅,不能锐意西进,

    1864年5月、6月间,清王朝调福建水师提督杨岳斌充任陕甘总督“专讨”甘肃回民军,

    同年7月太平天国天京陷落后,大清把镇压太平军的清军抽调到西北來镇压回民起义军,以致“甘省一隅之地,而统兵大员专折言事者,已至八员之多”,兵勇则达七八万人,

    但这些统兵将领派系不一,各自为政,意见分歧,且他们深恐与回民军硬拚,胜败难保,“不如击之使走,捷报频闻,可为幸功邀赏之地”,

    所以清军虽曾攻陷回民军占领的固原、盐茶厅、平凉等地,而起义军的实力却未受到大的损失,陕西、甘肃回民军互相配合,采用避实趋虚、飘忽靡常的游动战法,仍打了不少胜仗,

    回民起义军不断向清军进攻,使其文报梗塞,粮饷奇绌,省城兰州处于孤立地位,清王朝在甘肃的统治力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以致陕甘总督杨岳斌在奏折中哀叹:“现在河狄之贼扰于南,平固之贼扰于东,宁灵之贼扰于北,凉肃之贼扰于西,几于剿不胜剿,防不胜防,臣若株守省垣,则饥军终虞坐困;若出省剿办,则根本时虞动摇,外察赋势,内度兵力,实属不敷分拨。”

    同年11月,捻军首领张宗禹按照“前进甘陕,连结回众”,以成犄角之势的战略思想,率西捻军三万余众自河南进入陕西华阴、渭南境内,清廷害怕回民军与西捻军联合,急令湘军援陕,

    提督刘松山统老湘军十八营由河南前往,一面奏调防守中卫的穆图善部移驻甘陕交界的泾州,防止回捻合势,一面率三十营清军从陕西西部的陇州、邠州一带东下,专力攻捻,

    回民军与西捻军虽然各自为战,但仍时离时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战略上相互配合的作用,

    甘肃回民军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四个反清斗争中心:

    一个是马化龙领导的以金积堡为中心,包括宁夏府和陇东在内的起义地区,

    一个是马占鳌领导的以河州为中心的回、撒拉、东乡族起义地区,

    一个是先后由马文义、马桂源和马本源领导的以西宁为中心的起义地区,

    一个是马文禄领导的以肃州为中心的起义地区,

^H小说 http://Www.Hxiaoshuo.net/duanpian/1.html    陇东的董志原,则是陕西回民军的根据地,

    由于陕甘总督杨岳斌对镇压陕甘回民起义束手无策,大清调派闽浙总督左宗棠接任陕甘总督,

    1867年1月,左宗棠从福州取道江西到达汉口,随即进行各项准备工作,2月,清廷又授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催其迅速北上,督办陕甘军务,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