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998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女不韦

正文 有心结纳施伎俩,无意争辩显谋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文趣吧为您打造最舒适阅读环境,最及时的更新吕纬纬决定要私会魏无忌。

    与这位魏国公子也不是第一次见面了,上一回还是在三年前。以她有些拗傲的情性,原也不打算过于主动的上去套近乎。

    但如今,善结人脉者,袖长善舞也。

    与魏国这等世权宗室相结纳,除了能为生意带来利益外,更有可能助她完成报仇大计。

    魏无忌这天正在酒馆中与几名清客闲坐,一面执子对棋,一面有意无意的听着酒馆中的客人们语言来来往往。

    这家酒馆,规模在城中也只是普通不过。两层木砖结构的楼房,一楼大堂开放,中间有座稍高出地面的大平台,台上面对面的设了两张矮案。再沿着墙角一溜儿的列排着灯草绒做成的坐墩。团团的围着高台。

    二楼侧是清静多了,沿廊道设十数间雅房,站在走廊上,可清晰地俯瞰整个酒馆。

    这是一家普通不过的酒馆,供应饭菜以外,也提供茶、酒、书、棋、琴等各式相会,但来帮衬的客人却是以是以文学贤良、谋士辩者居多,偶尔也会有几个当地小官员出现。

    文人一旦聚集,除了讨论学术技术以外,更多的是批击时事,各抒己见。文人多为尖酸刻薄,说起话来也毫不留情面,一点顾忌也没有。

    幸好春秋战国时期文学术派百家鼎盛,当其时各国政治都还是相当开明的,并无限制什么禁词语言之类的敏感词,因此当众议论国主或批击当朝政都是很正常不过,甚至当面指着君主的鼻子大骂,也是常有的事。

    这帮文学士子,因为常常聚结于此间,慢慢地就成了惯常的集会,并逐渐发展到一些从外地而来的文学谋仕也不远而来。这间名叫良垸的酒馆也因此而扬名乡邻。

    魏无忌一边听着,一边对身边的舍人狐从疑说道:“人人都道邯郸锦繁英芸,如今看来,果然不错的,这普普通通的酒馆中也藏了不少良材啊。”

    狐从疑拈须而笑:“公子不远千里而来,何曾发现有合适的良臣?”

    魏无忌不说话,心想要找得有才干本事的良臣,那能是这等容易的事情。孟尝君不拘一格用人,良莠不齐以至误国祸民,就已经有了先例,我可不能重蹈覆辙了。

    此时见楼下中央的主台上走了两人,分别对案而坐。原来这主台就是为了人们口舌拆招,一较高下所用的。

    这两人正是各持一方观点,对论驳辩,说的是治国之根本。

    一人说要礼教化,使得百姓懂礼仪道德、个个都成为谦谦温和的君子从而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另一人则说应要以法治来管理国家,对民众实行刑法管束,这样治理国家才会井井有条条。

    两人维护自己观点,大力斥驳对方,一个说礼教过于陈旧,腐儒腾腾;一个说法治暴苛,不得人心。

    旁引述用,举例作证,语言往来渐渐激烈。

    狐从疑道:“礼教与法治,公子认为这两人如何?”

    魏无忌微笑的摇摇头,举杯送往唇边,忽然楼下传来一阵郎郎笑声,有人大声说道:“礼与法两者皆可兼得,何必争议,不过在下认为,应当以财富来治理国家才为首要。”

    此言一出,人人侧目。

    他放下酒杯,说道:“这说法倒新鲜。”

    见一少年自酒馆门外缓缓而入,见他眉色如黛,秀目流莹异彩,衣饰修洁优雅,令人一就不由的自生好感。

    魏无忌只觉得来人眼熟。

    听有人叫了一声:“啊哟,那可不是吕公子吗?啧啧,这人少年具英才,当辈同龄人中无出左右的人物了。”

    旁边有人附和道:“是啊,是啊,就是他捣弄的铁锅什么的,如今吕家可应大发了。那吕老爹都笑得合不拢嘴了。”

    原先那人道:“如果我有个这样的儿子,只怕就是在梦中睡着了,也要笑出声来。”

    狐从疑道:“他不就是四年前公子在新郑同一舍馆的濮阳吕布纬嘛,竟然在这里又是遇上了。”

    辩台上的两人被吕纬纬这么一打叉,都怒目而向,见她年轻青青$淫荡小说 http://www.Hxiaoshuo.net/duanpian/1.html的,虽然言出惊人,心中也不以为意。

    其他听客已是哄然作笑了:“我们在这里是讨论正经之事,跟你做生意的商人可没什么关系,莫要来捣乱了。”

    吕纬纬微笑着,举步缓慢地走近大厅中央:“一个国家的根本就是老百姓和民众,所谓的治理国家其实只需要为老百姓谋足够财富,让其过让安稳踏实的生活就可以了。粮廪足,知廉耻,百姓安稳富足了,民心安定了自然就会有时间思考、讲究礼仪道德的规范,懂了礼仪道德后,自然就会知法守矩。

    民众富裕,也就是国家富裕,国家富裕就能装备最好的战马和武器来保护自己不受外来入侵,民众亦更加会齐心协力为保家园而去赶走敌人。”

    众人一听,亦觉有些道理。也有人不服的,拍着桌子轰轰乱叫。要知那时的读书人都耻于说利说钱,他们当中都是读了十数年甚至几十年书的中年人,见眼前少年宣扬财富之论,与自己多年来常惯的思想不合,不由都纷纷叫嚷维护起来。于是馆主便命人再搬了一张矮案上台,请吕纬纬登台与两位对辩。

    魏无忌对狐从疑道:“这孩子早几年前就已是不俗,看他如今在邯郸城所行所方,可见传名绝非偶然。”

    狐从疑道:“公子说得很是。这样具大才略的少年,只要耐心等得几年,可着实了不得了。平原君早几年前就开始他很是留意上了。”

    一怔,“你从哪处获来的消息?”

    “那年,我在新郑遇见了一个叫赵平田人,据我所知,他是公子胜的义子……”狐从疑附近他耳后,轻轻的说了几句话,魏无忌眼皮跳了跳,沉吟道:“有这等传言?也不知是真是假。”叹了一声:“如此说来,赵胜用心用事,是比我强多了。”

    “公子何出此言,我们只要把握时机,还是有机会的。如今郡主嫁在赵府,就等于将一枚耳朵摆在了公子胜身旁,何愁掌握不了先机呢。”

    两人说话间,吕纬纬一人舌战群儒,已是大获全胜。两名对台的文士被驳得哑口无言,灰溜溜的下了台。

    吕纬纬站在高台之上,团团作揖:“小子冒味,叨扰了储位雅兴了。”

    馆子命人送上一罐子黄酒,以作胜利者的奖赏。

    吕哥子捧着酒罐,得意洋洋。

    便在此时,听到有人叫道:“吕公子,可曾还认得在老朽不?”

    吕纬纬记性甚好,眼波略去就认出是魏无忌的心腹谋仕狐从疑,赶紧上前作揖:“原来是狐老先生。多年没见风采依然,吕布纬岂能忘怀。”

    “公子还记得老朽,幸斋幸斋。”狐从疑邀请了她过来相坐。

    吕纬纬早就知道魏无忌在此间,既是有心要上来结纳的,那里再推辞,当即欣然而往。

    双方作揖落座,魏无忌说道:“数年前与君曾有一席谈,深得我心,只因后来事务匆忙,惜乎不能尽兴,实在是我生平憾事之一啊。不想今日有幸得再逢公子,实在是难得之极的机会啊。”

    两人既然都是一番旧识,也就省去了许多的客气说话。

    吕纬纬说道:“这几年我家中遇上大变故,人与事物皆非,所以那几年也不敢叨扰公子。”

    “我听说那年濮阳大火,不知吕公子家中的这场变故有关?”

    “正是”吕纬纬肃然作答:“当年家业几被大火贻尽,家慈及几位亲上亦因此而不幸离逝。”

    “哎呀”狐从疑皱眉啧顿:“那几年我随信陵君周游列国,只略听闻一二,却不知原来竟就是公子府上。如今再伤及往事,恕罪,恕罪。”

    “狐从先生何为之罪,其罪所受应该是那犯下罪行的人。可惜却是让他妄法而退,实在教人气难平下。”

    魏无忌望着吕纬纬:“遇上这样的事,确实令人生气,吕公子,你那仇家可曾寻着了?”

    吕纬纬心想:魏国与卫如此近邻,我就不信你不知道卫荥一家因罪而逃入魏国的事。只不过,既然你的下属说你周游列国,可见你也是不再过问魏国政事,卫家之事,就没必要跟你再说。

    话题一转,随即转向了他这次来赵送亲之事。

    魏无忌说:“我这位妹妹啊,虽说年轻尚小,可兹事略识大体,总算不辱及家门。我们兄妹一向感情较好,如今嫁个好夫婿,我说什么都要亲自来送一送她。”

    “郡主出身侯门王族,自然是知书识礼,端娴品德。平原君位高权重,才学品俊,温雅可亲。与贵门相配再登对不过了。”

    魏无忌微笑:“赵胜与我交情已过十载,他的为人品性如何我再清楚不过了,所以才这样放心的将妹妹托负给他。”

    “呵呵,可贵郡主这一嫁,不知羡刹了邯郸城中多少千金小姐呢。”

    魏无忌哈哈大笑:“公子胜绝色风流,别说邯郸城了,就连在咱魏国的大粱也大大的有名啊。”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更新最快及时阅读请登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